士人的歸趣
第四章 士人的歸趣
《楚辭·遠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由士大夫文人寫的游仙作品,其開門見山就有“悲時俗之迫隘兮,愿輕舉而遠游”之句,末結(jié)以“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鮮明地揭示了神仙追求的動機與目的。它似乎是一個宣言,拉開了歷代士人游仙的幕簾。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社會對人的壓力實在太重,君主專制,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戕害也實在太深,有時遇上昏君無道,奸臣當國,連生命都難以保全。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士人們往往一邊懷揣達則兼濟天下的志向,一邊注意為自己留下窮則獨善其身的退路,在汲汲于問世的同時,更用心尋找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神仙世界正為他們展現(xiàn)了這樣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那里既沒有專制的沉悶,無須為全身全名而忍氣吞聲;也沒有禮教的壓抑,不必為盡忠盡孝而俯首帖耳。于是,他們紛紛選擇游仙作為超越的途徑,追求對社會現(xiàn)實的超越,在神仙般的逍遙中隨心所欲,縱情放任,讓精神自由地飛翔飛升;追求對個體生命的超越,隱逸林泉,閉門修道,回歸自然而與道同體。由此以仙風道骨的韻質(zhì),張揚自我,笑傲世俗,使一己人生充滿了脫凡超圣的情趣。雖然,最終也都未能成仙,但通過游仙,多少獲得了一點自由、自在和自我,在虛幻的神仙世界中,體嘗到了自己的些許期待和理想。如果說,帝王追求神仙長生,最終付出了荒唐的代價,向人呈示了中國游仙文化負面效應(yīng)的話,那么士人的游仙,則多少體現(xiàn)了它的一些正面影響,而這正面影響也正是其精神真髓之所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