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類與糊涂動物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明)馮夢龍
莊周是戰(zhàn)國時著名哲學家,有一天他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他感到非??鞓罚迫蛔缘?,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莊周。過一會兒,他醒來了,對自己還是莊周感到十分驚奇疑惑。他認真地想了又想,仍然無法知曉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我們推開紗窗,鳥兒總是輕快地飛翔。
我們俯視池塘,魚兒總是自由地游弋。
我們走進動物園,熊貓、鹿、駱駝、野牛、野馬、虎、豹、熊、鴕鳥、火烈鳥……或是懶洋洋地躺在地上,或是三五成群地玩耍嬉戲,或是在各自的地盤上悠閑地踱步。
動物的閑情逸致真是羨煞人啊。
難怪莊周希望自己變成一只無憂無慮的蝴蝶,于是李商隱感嘆“莊周曉夢迷蝴蝶,藍田日暖玉生煙”。
動物專家分析認為,自然界的動物除了忍受饑渴,面臨生存挑戰(zhàn),承受人類和天敵帶來的身體痛苦,大部分活著的時間,都是快樂的。偉大的詩人杜甫,對此體會最為深刻,他筆下的動物都是何等的快樂?。骸傲暨B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快樂對于動物來說往往很簡單也很直接??纯次覀兊膶櫸铮活D美餐,一個舒適的小窩,甚至是我們對它不經意的愛撫,都會讓它們快樂無比。
顯而易見,動物的快樂來自想得少、不想,或者說是根本就不會想,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遵循著自然的法則,按照自己的天性活著。
佛教經常說,做人做不好,來世要做動物。但到底是人幸福還是動物幸福?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人比動物活的尊貴,卻比動物活得累。動物活的相當簡單,它不必去想未來的目標,也不必去想生命的意義,空氣、食物即是它們的意義,因而它們的眼里心里裝著的都是幸福。
有心才會累,無心者無所知累。如果動物們也開始想房子、想車子、想票子、想位子,動物們肯定也不會比人類幸福。
動物需要呼吸空氣、需要水、需要進食、需要御寒、需要睡眠、需要運動、需要性、需要安全。人是從動物中進化出來的一個種類,所以人也不例外,在這些維持生命存在的基本需要上,人和動物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本來動物和人的需要是類似的,但隨著人腦的進化,人類需要的產生逐漸出現了與動物完全不同的一些特點,使得我們人類的生活比動物擁有越來越多的可供享受幸福的東西,而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面卻比動物更加痛苦,擁有的多,未必是擁有更多的幸福。
人類在謀求生存的實踐中,發(fā)現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著的能夠增加“幸?!钡氖挛?,從而產生對這些事物的新需要。正是這些新需要,直接影響著人類生活的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雨果說過,“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
動物任何時候都絕對地服從自然法則,把自己的需要永遠停留在維持基本生存需要的水平上,對自然法則規(guī)定的基本需要以外的其他需要從來都“不越雷池半步”。
人類是感情最豐富的一種動物,他們愛幻想、要自由、渴望幸福、享受快樂,一如綻放的原始魅力沖擊著世界、心靈和大腦。人類也是感情最脆弱的一種動物,他們怕受挫、怕歧視、恐懼失敗、逃避現實,一如被利器鉗住了脖子一樣,即使發(fā)出低沉的嘶吼也要沖破生命的枷鎖。
人類有自己的意志,這是人和動物的重要區(qū)別,于是人類想說什么做什么可以憑著自己的喜好或需要去做,并為自己的私心隨心所欲地去改變自然,改變身邊的事實。翻云覆雨,舉手翻天,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為馬,利欲熏心。
人類有智慧,這似乎是我們脫離動物界的起點??墒?,人類的足跡從來就沒走出過不斷解決問題又不斷引起問題、不斷抗擊災難又不斷制造災難的死循環(huán)。無論承認與否,每個人骨子里都有一種邪惡,這種邪惡便是妒忌和貪婪。
平安是?!呒蚜铡z
人類的命運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把石頭推上山頂,滾下來,再推上去,反復折騰,周而復始,永無了局。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生存狀況似乎比動物更加不堪。
毋庸置疑,人類比動物聰明,人類會思考,人類有智慧,人類改變了地球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文明,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思想和文化成就,但實際上我們只是站直了身子的猴子,而不是墜落紅塵的天使。
人類活著本來只是求生、覓食、繁衍后代,卻慢慢被“唯我獨尊”、“貪得無厭”占據生活的重心,讓我們如此身心疲憊。
事實上,人類謀求幸福并沒有錯。但是如果一個人獲得了幸福、健康、才能、財富、快樂、權勢等,卻放棄了對真、善、美的追求,那么他就會墮落成為動物。雖然人類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動物還善良,但人類中兇惡的人比最兇惡的動物還兇惡。
鳥兒振翅高飛,在天空中盤旋不已,因為它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于飛翔。
魚兒只有3秒的記憶,游過的地方,在3秒后不曾憶起,在同一個地方游過從不厭煩。
像動物一樣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煩惱。清醒的人太過較真,煩惱無處不在;而糊涂的人,不知如何計較,雖然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人生的大境界。
莊周夢為蝴蝶,是莊周之幸也;如果蝴蝶夢為莊周,那是蝴蝶之不幸也。
智慧之光:人類是占有欲最強的動物,但又是“幸?!敝笖底畹偷膭游铩V挥腥祟愒跁r時關注自己的生命價值,而時間證明這價值多半都是禍害;其他動物則只管活命,不問價值,但最終恰恰實現了它們的生命價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