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百科知識 ?論文啊,論文!

        論文啊,論文!

        時間:2023-03-14 百科知識 版權反饋
        【摘要】:論文令人信服地證明,在使用電腦之前,一部大詞典要做到體例上的絕對統(tǒng)一以及杜絕一切錯誤,那是不可能的;討論到詞典編者的共性和個性時,還得涉獵傳記;為了增加學術的“含金量”,以文字說明問題后,猶感不足,非制表繪圖不可。某甲的一番高論,必然會引出某乙、某丙等一連串以微識萌、以近論遠的信息發(fā)散,非要論文作者旁搜遠紹不可??傊瑢懻撐牡拇_是件苦事。
        論文啊,論文!_余墨二集

        論文啊,論文!

        友人搜索哈佛學生論文文題,發(fā)現(xiàn)許多“小題大做”的例子,譬如其中一篇專論《莎劇中死于舞臺的人物是怎么跑到后臺去的》。我并未把文章找來一讀,友人也沒有。據(jù)我所知,莎劇演出時若有角色死去,一般都是陳尸舞臺,非等一場一幕結束不可,不像中國舊戲里那樣,一路踉踉蹌蹌跌進后臺,用上表意手法。讀到過這樣一則趣聞:《奧賽羅》里的摩爾人殺了苔斯塔蒙娜,之后還有至少25分鐘的戲,苔女只好靜靜躺著“假死”等戲演完,有的女演員閑得無聊,竟有在舞臺上呼呼睡去的。朱麗葉假死被乳媼發(fā)現(xiàn)后引得家人大亂,至少也要“睡”過100多行的戲文;后在墓地,還要靜候羅密歐跟派里斯伯爵決斗、羅密歐自盡,還陽過來雙雙殉情之后,又要等親王上臺當著這對“死鴛鴦”,苦口婆心,明法審令地說上一大通,使羅朱兩家修好之后,才得終場,最后解脫回到后臺?!稘h姆雷特》劇終前,臺上有四具“尸體”,其中母后倒地時間最長,離劇終也有差不多100行臺詞之隔?!短┨厮埂ぐ驳侣迥峥λ埂芬栏鞣N版本場景分割不同,劇終時臺上應有四至六具“尸體”,提示文字明白告訴演員,全劇演完“抬尸而下”(Exeunt[with the bodies])……如何把這么具體而微的一個技術性細節(jié),敷衍成幾萬字的博士論文,我想非高人馴手不能為。除了上文提到的各種事實,論文肯定還要望今參古,比興希臘古劇,討論“三一律”,再一路說到伊麗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時代英國的劇場構成,演出習俗,觀眾組成和趣味等等,說不定還得摻入一些理論元素,比較斯多葛派和基督教的生死觀什么的,以增加學術“含金量”。但是從文題推想,怎么說都只能是以材料、信息羅列和展示為主的作品。這篇論文的下場如何不詳。不過從作者的偏善之巧,也可看出他/她并不是不懂命篇經(jīng)略的“傻博士”。若問這樣的文章于經(jīng)國濟世何益,我說就作者嚴格訓練輯思能力,從此世間多一智人,難道不也是貢獻嗎?

        最近,一位弟子寫論文,比較深入地從史學角度和英語詞典編纂發(fā)展沿革的結合上,為《牛津大詞典》定位,堆砌他辛苦發(fā)掘的實例多多,說明這部英語世界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如何艱難誕生,在微觀結構的各個方面如何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編者們?nèi)绾螝椌邞],代代傳承,又或多或少打上個人的印記。作者的視界從英倫到歐洲大陸,復過大洋伸展到北美,從比較各版的不同,觀察英國殖民歷史的演變。作者用上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細化分析詞典引例來源重心的變化和轉移,以改變一般讀者印象主義的成見。論文令人信服地證明,在使用電腦之前,一部大詞典要做到體例上的絕對統(tǒng)一以及杜絕一切錯誤,那是不可能的;討論到詞典編者的共性和個性時,還得涉獵傳記;為了增加學術的“含金量”,以文字說明問題后,猶感不足,非制表繪圖不可。

        還有的弟子寫論文,習慣成自然,在文獻檢索方面花去大塊大塊的時間和極多極多的精力,就付出而論,幾乎成了論文寫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這文獻檢索的事,或稱信息攝入(input),說穿了,是沒有底的。某甲的一番高論,必然會引出某乙、某丙等一連串以微識萌、以近論遠的信息發(fā)散,非要論文作者旁搜遠紹不可。正如唐代王勃所言:“天下之理,不可窮也。”時限概念強的作者,或者說分寸感強的人,會替自己預設一個倒計時的框架,信息盡可無限輻射,搜集和攝取則必須有限,以便為信息產(chǎn)出(output)即寫作,留出充裕的時間,如此也才可能做到行文“繁略殊形,隱顯異術,抑引隨時,變通適會”(劉勰《文心雕龍》語),并且不時修改從input引出的觀感和理念。我們有些青年學子寫論文不到最后一分鐘不交卷,常常就是因為知識儲備不足,“攝入”忘情,到得“產(chǎn)出”環(huán)節(jié),在時間方面便捉襟見肘了。

        總之,寫論文的確是件苦事?,F(xiàn)今中國社會不少人看不起博士,認為學位都是混得的。我不否認忽悠分子的存在(而且不少),也知道有的學校兼辦“文憑工廠”而胡亂出售(“售”與“授”恰好同音)學位,社會上更有長盛不衰的“辦證”行業(yè)。但從我本人指導的學生角度,我倒也要替他們說句公道話:請譏諷“傻博士”的敏慧人,不許抄襲,都來獨力寫篇十萬字的論文試試如何?須知,西方早期初行哲學博士制度時,那些學子的特權可不得了。誰在旁邊玩游戲吵得博士分心,誰毗鄰學校建造高樓遮蔽陽光,博士都可勒令制止;甚至教書20年即可享受與伯爵同樣的待遇,且從此不得再給這些人物戴上鐐銬下獄(詳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威廉·克拉克著《學術魅力與研究型大學之起源》一書187頁)。我寫這篇小文自然不是為博士們爭什么特權,而且明知再怎么爭也是白搭。我只是想替博士群落中真正向學之士說幾句話,并呼吁社會各界親智而非反智而已。

        (原載2008年12月21日《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