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女方初次見男方家長給紅包嗎

        女方初次見男方家長給紅包嗎

        時間:2023-03-21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在辦“雙喜婚”之前,女方過門到男方的這個程序,當地稱為“小結婚”,那么,一般意義上的婚禮就叫做“大結婚”。“小結婚”指的是不舉辦婚禮,女方直接到男方家去。在“小結婚”和“雙喜婚”之間的時間間隔有長有短,長的有八九年,甚至更長;短的也有一二年。男方家定下“雙喜婚”日期后,要提前通知女方家,讓女方家有時間準備置辦嫁妝。
        雙喜婚_僵化的田野:從雙喜婚到恐懼

        當地的雙喜婚是指過門時采用小結婚的形式,當生小孩滿月后(一般指男孩,如果生的是女孩,不請客辦酒席或即使請客也不隆重)就辦酒席,一方面慶祝小孩滿月,一方面女方家才送嫁妝,并在男方家舉行婚禮的一般程序。

        1.小結婚

        當地人告訴我,按照古老的結婚方式,就是結一次婚,結婚就是結婚,結婚以后生了小孩,第一胎(特別是男孩,女孩一般不請客)也要請客,這叫“滿月酒”?,F(xiàn)在大部分不結婚(指一般意義上的婚禮),而是辦“雙喜婚”。在辦“雙喜婚”之前,女方過門到男方的這個程序,當地稱為“小結婚”,那么,一般意義上的婚禮就叫做“大結婚”。“小結婚”指的是不舉辦婚禮,女方直接到男方家去。這一般又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請算命先生選好日子過門。算命先生會要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雙方生辰八字不能相互沖突,這是“合八字”。然后選擇黃道吉日,在這天,女方到男方家。選擇了一個好日子,象征著未來更順利地生兒育女,多生小孩。有些家庭特別重視選日子,像條件比較好的家庭,特別是幾代單傳的家庭,更重視選日子。

        要是不請算命先生,雙方父母也不懂看日子,就選大年三十那天過門,這是第二種情況。在這兩種情況下,過門時女方會有陪嫁者前去,人數不多,主要是兄弟姐妹或隔房(FBC)的兄弟姐妹,但其中一定要有一位父親的兄弟的愛人(FBW)或兄弟的愛人(BW),對這位送親人有特殊的要求,要求此人一定要兒女雙全,“有兒無女不行,有女無兒也不行,無兒無女更不行”。若在父親的兄弟的愛人(FBW)或兄弟的愛人(BW)中沒有符合這種要求的人,就要在本家族中找這樣的人。送親人數一般在5~6人,其中女方父母都不去。男方家也沒有親戚到場祝賀,只有男方的朋友(主要是男方的堂兄弟姐妹和同寨子的同齡人)買一些鞭炮來放,以示祝賀。在這一天,男方家大方一點或經濟條件好一點,也會殺雞殺鴨招待,至少也會是酒肉相待,但場面并不隆重,大概二十來人的規(guī)模,也不算作請客。這一天,女方家里什么也不辦,冷冷清清的。

        第三種情況是父母反對這門親事,而女兒又執(zhí)意要嫁?!艾F(xiàn)在是新時代,兩個年輕人自己愿意,父母同不同意都無所謂”,如果女兒征求不到父母的同意,便與男方約好時間(一般是趕場日),直接來到男方家。女方來了以后,男方父母也不好反對,即使反對也只能悄悄對兒子一個人說。一般會對兒子說你們雙方是否真心實意,是否已經考慮成熟了,不要今天結婚,明天離婚,讓同寨子的人笑話。一是不要違背國家政策,要達到婚齡;二是自己還年輕,是否已經考慮成熟,婚姻是一輩子的事,不可兒戲,雙方一定要考慮清楚。如果雙方表示意志已定,沒有問題,那么第二天,父親本人或委托他的親戚或他認識的女方的親戚,帶著酒、肉、煙去女方家,通報女方的父母“你的女兒到我家了”,算是報喜。若女方父母同意或至少不反對的話,就會收下禮物,但女方家并不表態(tài),即使心里同意,口中也不說。然后女方的母親會立刻跟報喜的人到男方家把女兒帶回去?!耙驗榕畠菏撬阶赃^來的,家族會覺得沒面子,不光彩?!痹诮优畠夯厝r,女兒會悄悄跟男方約好日子,在哪天(主要是趕集日)哪個地方約會。這時女兒會再次悄悄來到男方家。然后母親又來把女兒帶回。這樣一來一往,少則一次,最多三次,以維護女方面子,也表示女兒珍貴,不肯輕易嫁人。母親把女兒接回來后,男方要去女方家求?!澳闳绻?,我會把她當自己女兒看待。”如果女方并不同意,便不收禮物,但也會到男方家來接女兒,若女兒不肯回,則可能導致不認這個女兒了:“你不要回娘家了?!比竷赫陀羞@樣一個例子。女兒到男方家后,女方家長不同意,女兒又不肯回,父親便宣布斷絕父女關系,不要這個女兒了。甚至女兒生了小孩后也不讓女兒回娘家。后來,一直等到父親過世,女兒結婚也有十多年后,女兒才得以回娘家探望。一般情況下,女兒有了小孩后,大多數女方父母即使原來反對,到這時候也只好同意。

        2.女方置辦嫁妝

        當地人這樣告訴我:“以前男方家大概送女方家2000元的費用就夠了,報答女方父母的養(yǎng)女之恩。以后打什么嫁妝,由女方父母自己打?,F(xiàn)在男方給七八千元,有些家庭比較富裕的就給得更多,沒有定數。男方送女方的錢,女方父母幫忙存起來,以后女兒有孩子了,要辦喜事了,女方母親把錢取出來,置辦嫁妝。如棉被,背小孩的那些日用品,都是女方父母自己辦,家具大部分也是由女方自己準備。一個媽養(yǎng)的兄弟姐妹一起商量誰送什么,不包括棉被。其余的親戚送什么不管。將來我的女兒出嫁,我搞兩三床好的棉被,不然送太多劃不來。舅舅、表弟、姨媽、姑媽都送。比較親的才送棉被。舅舅有錢的話,就送貴一點,比如:席夢思、沙發(fā)、摩托車、冰箱。我姐姐的第二個女兒送到(出嫁到)米陀,我送的席夢思,外面的親戚就不管了。我女兒出嫁,你要還禮過來,要大致相當。如果我太窮了,買不起,你也不能怪我?!?/p>

        在“小結婚”和“雙喜婚”之間的時間間隔有長有短,長的有八九年,甚至更長;短的也有一二年。在這段時期,凡遇農忙季節(jié),一般男方都要去女方家?guī)兔?,犁田、插秧、打谷等無所不幫;逢年過節(jié),男方照例要帶上一份禮物去女方家,比如清明節(jié)一般是帶粑粑,重陽節(jié)一般是帶兩只肥大的鴨子(湘西苗族歷來有養(yǎng)鴨子的習慣,每年到這個季節(jié),大群大群的鴨子都上市販賣,因此這段時期送的禮物多為鴨子),過年(湘西苗族一般也過春節(jié))時送的禮物一般為年粑、豬腿之類。

        男方家定下“雙喜婚”日期后,要提前通知女方家,讓女方家有時間準備置辦嫁妝。從前述可以知道,男方要送現(xiàn)金給女方,當地俗稱“折嫁妝錢”。在訪談中,大部分人都認為,女方家最終所送嫁妝的實際價值大大超過男方所送的禮錢。在實際例子中,嫁妝的多少,當依女方的財力和男方家所送禮金而定,一般富裕人家多送“全堂嫁妝”,經濟條件不濟的家庭就酌情少送些。送“全堂嫁妝”的一般是把男方的內房(臥室)、火塘房、堂屋所應有的家具擺設都要置辦齊全。過去苗家內房一般有兩門大柜一對、小花柜一對、箱子兩口、凳子兩個及梳妝臺一個;火塘房一般有碗柜一個、小方桌一張,堂屋中一般有小木椅子八張、睡柜(裝糧食用)兩個,富裕之家打的睡柜特別大。家具打好后,一般漆成大紅色,俗稱“滿堂紅”。各式家具上常雕鑿龍鳳、花草等圖案,工藝精湛。

        近幾年,置辦家具有些變化:以前,基本上是請木匠師傅到家里來打制,而現(xiàn)在很多都是直接在市場上買組合家具;以前送的屬于火塘房和堂屋的家具(如碗柜、小方桌、睡柜)現(xiàn)在基本不送;以前,在所送家具中沒有床,認為床應由男方家自備,而現(xiàn)在也有了席夢思的出現(xiàn),并且一般是由舅舅來送。

        女方父母除打制家具外,還得請彈花匠彈棉被。這彈花匠做好的第一床棉被稱“正被”,即供新婚之夜所用的喜被。除“正被”外,女方父母一般還需再準備兩床棉被,一床給新娘備用,一床送給男方父母。此外,女方宗族里的叔叔伯伯及姑姑、舅娘等,也都要贈送一床棉被。這樣,女方父母一般送給女兒的棉被共十二床?,F(xiàn)在雖然大多數并不請彈花匠來家彈棉被,而是從市場上購買,但也會區(qū)分出一床“正被”。此外,衣服、褲子、布鞋,也是需要置辦的。

        嫁妝里另一項開支較大的便是金銀首飾,特別是苗家人最喜愛的銀首飾,這也是“雙喜婚”前必須準備好的禮物之一。富裕之家女兒出嫁時,僅銀首飾就有幾十種,重量達二三十斤,一般家庭也有5~8件,重約一斤。這些首飾有帽、鳳冠、耳環(huán)、戒指、項圈、手鐲、帶鏈等,其中以耳環(huán)、戒指、手鐲、項圈最為常見,為婚嫁時必不可少之物。

        此外,為新生兒準備禮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舉辦過的“雙喜婚”的人家,都能看到小孩子騎的小自行車,這絕大部分都是女方家當嫁妝送過來的。還有背小孩用的小棉被、花帶,女方也會送一二套。當地婦女在做事或帶著小孩外出時,習慣把小孩子背在背上,首先是用花帶在孩子背部上下、交叉縛一遍,再用棉被包住。她們背小孩子能做到既讓小孩盡量舒展,又不影響到自己的行動。

        3.男方迎嫁妝

        “雙喜婚”那天,首先要有迎親隊伍由男方家出發(fā),出發(fā)時間一般由男女雙方家庭距離遠近來定。距離很遠的可以提前一天到女方家,距離近的可以“雙喜婚”當天從男方家出發(fā)?!半p喜婚”的前后,女方家不辦酒席,如果迎親隊伍提前一天到,則只給男方家迎親人、本家宗族及路程較遠的前來送禮的親朋好友們供一頓晚餐和夜宵。晚餐時,傳統(tǒng)的方法是開一“長席”來招待遠方客人和幾位家族中人?,F(xiàn)在一般都改用圓桌,八人一席。晚上主人一般會放幾盤苗歌磁帶,到夜深時再吃碗甜酒或米飯當夜宵。場面并不像辦喜事那么隆重,要不是這家人堂屋里擺滿各式各樣嶄新的家具和花花綠綠的被子、皮箱之類嫁妝的話,你也很難看出這家女兒明天就辦“雙喜婚”了。當地的解釋是,熱鬧場面主要是在男方家那邊,女方家沒有必要舉行隆重的場面。

        迎親隊伍里主要有:

        引親爺,也叫男方主管。他是迎親隊伍中最重要的人物,整個接親隊伍由他主持,所有禮儀由他應對,代表男家處理一切大小事務。能擔當此重任的一般是身體健康,心性豁達善良,且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中壯年男子。這位男子一般也是男方家的家族中人,有的就是男方的叔叔或伯伯。嗩吶師二人,負責奏樂?;鹋谑侄耍撠熓┓疟夼谥?。抬嫁妝爺多人,人數一般與嫁妝件數相對應,既要把全部嫁妝抬完,又不能有人空手,而且數目要求是雙數,不能是單數。

        迎親客人到齊后,女方家將要送給女兒的全堂嫁妝擺在屋前坪場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十二床嶄新的被子,這些被子要一床一床的重新折過?!罢郾荒铩币x公婆齊全,兒女滿堂,身體健康,只結過一次婚的能說善唱的中年婦女擔任。在女方家她是“折被娘”,而到男方家后,她就是“開被娘”了。新被要折成四方形,折好后用紅繡帶十字交叉捆好,然后交給女方叔伯母放在“寶杠”(一種用木方做成的四方形的木框架,多漆以紅色,一般用來抬被子,抬時需要兩人)內。“折被娘”每折一床,就由女方母親將預先準備好的吉祥物放在被子內,比如紅蛋、粽子等。若“折被娘”會唱苗歌,要邊折邊唱,或者請專門的歌師來唱,也有些就干脆沒有唱歌這一環(huán)節(jié)了。

        “送親客”除了“開被娘”還有女方的哥嫂和五六位宗族兄弟。一切準備就緒后,引親爺走在前面,雙方禮炮齊響,迎親、送親隊伍便在鞭炮、嗩吶聲中出發(fā)了。由于湘西苗族地處山區(qū),以前運送貨物多靠肩挑手提,沒有修盤山公路前,即使有車也無法通行。女方家的嫁妝都是整理成方便抬的形狀,如果男女雙方家庭距離太遠,又通了公路的話就可以租車。車一般開到男方家村口,然后把嫁妝一件一件抬著去男方家。另外,在送嫁妝隊伍中,還有一批特殊的“送嫁妝客”,他們是新娘母親、宗族叔伯姑母、舅母等宗族近親,這是送親客中的重要部分,在接下來的婚慶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樣,迎親、送親隊伍數十人,在羊腸山路上,魚貫而行,顯得頗有聲勢。

        《鳳凰廳志》載:“嫁之日無轎馬鼓吹之迎,無合包花燭之禮。其新娘步行,自拿雨傘,兄弟負籠盛木枕被裙之物,親屬送至夫家?!边@描述的是以前的大婚禮情形,到現(xiàn)在“兄弟負籠盛木枕被裙之物,親屬送至夫家”這句話對雙喜婚來說,還是適用的。

        迎親隊伍一般在下午來到男方家寨頭,火炮手鳴炮報信,嗩吶師也將嗩吶吹得格外熱鬧、歡快而悠揚。我觀察到的一場“雙喜婚”是辦雙喜的年輕夫婦兩人在寨頭迎接這支迎親隊伍。隊伍來到男方家后,嫁妝直接抬進堂屋。由新娘的同胞兄弟來整理家具和床鋪,但“合歡床”則是由迎親娘來鋪。新娘家所贈送的新被,由“折被娘”(到了男家改稱“開被娘”)來一一打開,取出夾帶禮物送給男方公婆和親友。把被子一床床的重疊在衣柜上,且將被面朝外,以向客人們展示新娘挑花繡朵的高超技藝和新娘家所送嫁妝之豐厚。每打開一床被子,開被娘要與男方陪唱歌手對唱“開被歌”。男方歌手極力夸贊女方嫁妝的豐厚、貴重和美麗,而女方的開被娘卻要盡量謙虛地說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能同別人相比。

        整理完嫁妝便開席吃晚飯了。女方過來的親戚為正客,酒席上免不了一番觥籌交錯,你來我往。酒足飯飽之后,基本上已經天黑。這時候便開始唱苗歌。最少也要唱一個晚上,隆重的要唱三個晚上。對歌的形式一般是以女方歌手為一方,男方歌手為一方,對歌內容非常廣泛,遠自天地形成,人類產生,原始婚配,民族遷徙及各種神話傳說,其中,苗族《古老話》中的許多傳說故事被廣為傳唱。內容包括平日的農事、節(jié)氣及正在舉行的這樁婚事,其內容又可分為“開場歌”、“頌親歌”、“比才歌”、“上古歌”等。在凌純聲、芮逸夫的調查報告中,就有專門的章節(jié)記錄在湘西苗族收集到的歌謠。

        對歌的開場形式一般有兩種:一是男方歌手“啟唱”,女方歌手“答唱”;二是女方歌手“放歌”,男方歌手“回歌”。我觀察到的這場“雙喜”是由男方歌手起唱,內容是感謝送親客的一路辛苦,感謝岳父母的慷慨大方,送了很多又貴重又漂亮的嫁妝。女方歌手則謙虛地說自己家窮,嫁女就是“賣女”,有墊的無蓋的,有米柜無衣柜,并頌揚主人的熱情招待。在歌唱中,雙方歌師都要把紅媒大人(現(xiàn)在很多雙喜婚沒有媒人,但歌中仍然唱)歌頌一番,歌頌他(她)們跋山涉水不辭勞苦為新人奔波的精神,肯定媒人牽線搭橋、成就百年姻緣的作用與辛勞,贊賞他(她)們能使娘家聽了笑哈哈,婆家聽了樂悠悠,姑娘聽了喜滋滋,后生聽了醉迷迷的高超手段與口才。其他如唱引親娘、唱背親哥、唱送親女等。雙方歌手唱至深夜,雙方以歌互相推崇,實為互相開玩笑,比賽聰明才智,不愛聽歌者也可猜謎語,講故事,通宵達旦。

        4.親言姻語

        第二天吃過早飯之后,會舉行一個說“親言姻語”的儀式。在凌純聲、芮逸夫的調查報告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到了三朝吃過早飯之后,在正屋間排大桌一張,請男女兩家能說話的年老男婦,圍桌而坐,先將女家送來的東西,依次報數目。先報岳丈家送女婿衣服鞋帽全套,來客各送新郎褲料一件,以及女家送男家尊長之物,一一報明。再報男家回女家的錢物,如女家陪錢八十吊,則男家回五十吊,富有之家,此錢多留給新娘,不帶回去。送褲的客人,各回錢一吊或兩吊,陪新娘的女儐相亦送錢一二吊,又送女家豬腿一只,謝媒人豬頭一個。報送彩禮的時候,圍桌而坐的男女,有的說,有的唱,男女互答。”[9]苗族學者石啟貴在嫁娶婚姻這一節(jié)也有這樣的記載:“并奉行‘話說婚姻’儀式,苗謂之“鋪都秋”(Pud dud qub)。設大桌兩張于堂屋中,亦有設在地樓上方者,苗稱“芮不”(roix bul)。桌上擺肉酒醬碟,請媒人、證人及主客雙方之族長,圍桌上座。取所贈之物品綢緞布料與婿者,一一陳列桌上。女之家族姻親來者,每家亦送褲料一件與新郎。女方對男家翁姑、兄弟妯娌等,每人亦送褲料一件,族人若當客飯一餐,亦送布褲料一條。媒人褲料,照常一件,乃成例也。送畢,男家看女家禮物多少,酌量付錢,總莫相虧,以稍多為宜。對其家族送褲料者,均要酌量付錢。做媒人者,見十有一,為其常規(guī)。贈送禮品畢,當場對歌,互相道謝,收拾散席開早飯?!?sup>[10]

        我觀察到的過程則有一些差別:在“雙喜婚”的最后一天上午,吃過早飯后,會在男方家正屋的正中央擺一張桌子,桌子正對著房子的中柱。在桌子上擺有一個豬頭,豬頭稍微靠后;在豬頭的兩側各擺放一碗酒和一碗肉,在豬頭前面擺上一升米,用當地的升子(一種裝米的容器)裝著,米上插三支香,香也正對著正門中央,在盛米的升子上放了兩個紅包。圍著桌子,面向門口,擺了幾張椅子,這些椅子成半環(huán)形。準備就緒后就把香點上,請會說話的或者歌師做雙方代表,雙方家族的主要成員分坐兩旁,客人坐左邊,主人坐右邊。

        首先是由主人家的代表講話,他先從桌子唱起,說很久很久以前做桌子的樹木原本長在昆侖山上,樹枝太大,一直長到長安,影響到了皇帝,于是皇帝請張?zhí)鞄熑タ硺洌瑯涓杀阕龀闪俗雷?。然后唱道為什么桌上擺兩碗酒?這是換姓酒。女兒在出嫁前是你家的女,出嫁后就是我家的婆了。這兩碗酒要主客對換,表示今天新娘名不改,但姓換了,原來她是姓,現(xiàn)在她就是我家的婆了,今后你家里有喜事再過去,她就是客人了。

        接下來,他首先感謝媒人(很多“雙喜婚”根本沒有媒人,但這種場合就算請個假媒人也要請)。唱道:今天這婚姻成功,是經過媒人的千辛萬苦,冒著早春的嚴寒、夏天的酷暑,磨破了好幾雙鞋襪,今天這里禮輕,只是聊表心意。坐在那里的媒人有兩人,男方一位,女方一位。有時候不一定是真正的媒人,有些沒有媒人,有些當時有媒人,但辦“雙喜婚”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不一定還能找到當時的媒人。送給媒人的有一雙布鞋,一雙襪子,一段褲子布料(約5尺)。

        然后感謝女方父母親,唱道:養(yǎng)兒不容易,想起母親十月懷胎的痛苦,很小的時候在媽媽的懷里跳來跳去;辣的苦的,媽媽吃了,甜的你吐出來喂小孩;對自己小孩的關照也無法比;今天女兒報你的恩,根據原來的傳統(tǒng),給點恩惠,買個水果糖甜甜口。送給女方父母的是現(xiàn)金,具體多少并不報。

        接下來謝(母)送舅舅、姨媽、姑姑等。

        還要送哥哥或者弟弟。唱道:留下了哥哥在家里照顧老人;女人的骨頭,天生的好像燕子一樣要南北兩家,長大后要嫁出去,從下房那天起,女孩就是這個命;這次送親,我們到這里來,給哥哥的錢我們來拿,錢我也不數到底有多少,以后大家會知道有多少,回去后,買一部車子,走姊妹家的時候也不要走路了,汽車飛地地在路上跑。

        還有女方家過來的所有還沒學會走路的小孩,他們都是背過來的:根據男方家條件送2元、5元或更多。

        這些都是送錢,也都是由女方代表全部接受。女方代表也要唱歌,感謝男方家這兩天來的熱情款待,并要代表女方送男方親屬東西,以棉被為主。

        先送男方的父母,感謝男方父母,辛辛苦苦把兒子撫養(yǎng)成人,郎是半邊子,今后也就是我的兒子了,送一床棉被略表心意。

        然后也要送男方家的哥哥弟弟,送的是一床毯子。到你家里后,你就當親兄妹看待,以后早出晚歸、有重擔就靠你了。

        男方家的堂兄堂弟,共送了三床毯子。這一次我們送親過來,也辛苦了你們,讓你們破費了(指排家飯)。

        女方回贈男方父母:你送給我,已經是我的了,現(xiàn)在我積少成多,我要回贈你,明后年再添貴子,我們還要過來,你們也要雞肉相待,辦得要比這次更好、更豐盛。

        女方再送給雙方的講話、唱歌代表,代表唱道:這個話要人講,這個歌要人唱,這話也不容易講,這歌也不容易唱,這個話很珍貴,這個歌也很稀少,我們講的這些話、唱的這些歌也是通過學的,我們學這些話、這些歌也是要花本錢的?,F(xiàn)在他們給我們酬謝,你拿你的,我收我的。接下來,這兩個歌師燒紙敬他們各自的師父。再接下來又唱歌。

        男方:感謝送親人,你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這里,辛苦了。

        女方:感謝熱情招待。

        唱歌時,換姓酒會被大家分著喝掉。

        最后,女方送親客要回去了,雙方還要唱分離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