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匯率的標價方法和種類

        匯率的標價方法和種類

        時間:2023-11-24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shù)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此種關系正好與直接標價法下的情形相反。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都是針對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之間的關系而言的。相對于某個國家或某個外匯市場而言,本幣以外其他各種貨幣之間的比價則無法用直接或間接標價法來表示。這種非本幣之間以美元作為匯價標準的標價方法被稱為“美元標價法”。

        第二節(jié) 匯率的標價方法和種類

        一、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又稱外匯匯價,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即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折算比率。也就是,在兩國貨幣之間,用一國貨幣所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相對價格。

        當一種商品參與國際交換時,就需將該種商品以本國貨幣所表示的價格折算成以外國貨幣所表示的價格,這樣就產(chǎn)生了兩種貨幣之間的折算。外匯作為可以在國際上自由兌換、自由買賣的資產(chǎn),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在國際匯兌中兩種貨幣之間是可以相互表示對方價格的,這種用一種貨幣所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就是匯率,或者說匯率就是外匯這種特殊商品的“特殊價格”。這里,本幣和外幣都具有同樣的表示對方貨幣價格的功能,也就是說,外匯匯率具有雙向特征:既可用本幣表示外幣的價格,也可以用外幣表示本幣的價格。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應先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準,由于確定的標準不同,于是便產(chǎn)生了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法。

        二、匯率的標價方法

        (一)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個外幣單位或100個、10000個、100000個外幣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shù)額的本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例如,我國2003年5月15日公布的外匯牌價中,每100美元兌換人民幣827.69元,這一標價方法就是直接標價法。

        國際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除英國和美國以外)都采取直接標價法。美國長期以來也一直采用直接標價法,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元在國際支付和國際儲備中逐漸取得統(tǒng)治地位,為了與國際外匯市場上對美元的標價一致,美國從1978年9月1日起,除對英鎊繼續(xù)使用直接標價法以外,對其他貨幣一律改用間接標價法公布匯價。

        (二)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shù)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英國一直使用間接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shù)額固定不變,匯率的高低或漲跌都以相對的本國貨幣數(shù)額的變化來表示。一定單位以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越多,說明本國貨幣的幣值越低,而外國貨幣的幣值越高。反之則本國貨幣幣值越高,而外國貨幣幣值越低。同理,一定單位以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增多,說明外幣匯率上漲,即外國貨幣幣值上升,或本國貨幣幣值下降。反之則外國貨幣幣值下降,或本國貨幣幣值上升。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shù)額固定不變,匯率的高低或漲跌都以相對的外國貨幣數(shù)額的變化來表示。此種關系正好與直接標價法下的情形相反。

        由于直接標價法下匯率漲跌的含義和間接標價法下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說明其匯率漲跌時,必須明確來源于哪個外匯市場,即采用哪種標價法,以免混淆。

        (三)美元標價法(U.S.Dollar Quotation)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都是針對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之間的關系而言的。相對于某個國家或某個外匯市場而言,本幣以外其他各種貨幣之間的比價則無法用直接或間接標價法來表示。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特別是歐洲貨幣市場興起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之間外匯交易量迅速增長,為便于國際外匯業(yè)務交易,銀行間的報價都以美元為標準來表示各國貨幣的價格,至今已成習慣。例如,從瑞士蘇黎世向日本銀行詢問日元的匯率,東京經(jīng)營外匯銀行的報價,不是直接報瑞士法郎對日元的匯率,而是報美元對日元的匯率。這種非本幣之間以美元作為匯價標準的標價方法被稱為“美元標價法”。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國際銀行所公布的外匯牌價,都是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則通過各自對美元的匯率套算,作為報價的基礎。

        三、匯率的種類

        外匯匯率的種類很多,有各種不同的劃分方法,特別是在實際業(yè)務中,分類更加復雜,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從匯率制定的角度,分為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由于外國貨幣種類繁多,而且各國貨幣制度不盡相同,因而在制定匯率時,本國貨幣不能對所有外國貨幣都單獨制定匯率,而只能選擇某一貨幣為關鍵貨幣,并制定出本幣對關鍵貨幣的匯率,這一匯率就稱為基本匯率(Basic Rate),它是確定本幣與其他外幣之間的匯率的基礎。作為關鍵貨幣,應具備以下特點:①在本國國際收支中使用最多;②在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最大;③可以自由兌換且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目前大多數(shù)國家都把美元當做關鍵貨幣,把本幣對美元的匯率稱為基本匯率。

        實際上,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都與美元有一個兌換率。正因為如此,其他任何兩種無直接兌換關系的貨幣都可以通過美元計算出它們之間的兌換比率,這種計算出來的匯率,被稱做套算匯率(Cross Rate)。簡言之,套算匯率是指兩種貨幣通過各自對第三種貨幣的匯率而算得的匯率。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各國在制定基本匯率后,本幣對其他外幣的匯率就可通過基本匯率套算出來;二是由于世界外匯市場上主要是按美元標價法公布匯率的,美元以外的其他任何兩種無直接兌換關系的貨幣必須通過其各自與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套算匯率的具體套算方法可分為兩種情況,簡述如下:

        1.兩種匯率的中心貨幣相同時,采用交叉相除法。

        [例3-1]USD1=HKD7.7972/7.8012

             USD1=JPY109.5100/109.9100

        求HKD/JPY=?

        img13

        [例3-2]USD/CHF=1.4860/1.4870

             USD/JPY=100.00/100.10

        求CHF/JPY=?

        CHF/JPY=100÷1.4870/100.10÷1.4860=67.2495/67.3620

        [例3-3]AUD/USD=0.7350/0.7360

             NZD/USD=0.6030/0.6040

        求AUD/NZD=?

        AUD/NZD=0.7350÷0.6040/0.7360÷0.6030=1.2169/1.2206

        [例3-4]GBP/USD=2.2530/2.2540

             CAD/USD=0.8950/0.8953

        求GBP/CAD=?

        GBP/CAD=2.2530÷0.8953/2.2540÷0.8950=2.5164/2.5184

        [例3-5]USD1=CNY8.2700/8.2710

             USD1=HKD7.8000/7.8010

        求HKD1=CNY?

        CNY1=HKD7.8000÷8.2710/7.8010÷8.2700

        HKD1=CNY8.2700÷7.8010/8.2710÷7.8000=1.0601/1.0604

        2.兩種匯率的中心貨幣不同時,采用同邊相乘法。

        [例3-6]USD1=HKD7.7972/7.8012

             GBP1=USD1.7678/1.7724

        求GBP/HKD=?

        GBP/HKD=7.7972×1.7678/7.8012×1.7724=13.7839/13.8268

        [例3-7]USD/HKD=8.1120/8.1130

             GBP/USD=2.2530/2.2540

        求GBP/HKD=?

        GBP/HKD=2.2530×8.1120/2.2540×8.1130=18.2763/18.2767

        [例3-8]USD/CHF=1.4860/1.4870

             GBP/USD=1.5400/1.5410

        求GBP/CHF=?

        GBP/CHF=1.5400×1.4860/1.5410×1.4870=2.2884/2.2915

        [例3-9]USD1=CNY8.2700/8.2710

             GBP1=USD1.7800/1.7810

        求GBP1=CNY?

        GBP1=8.2700×1.7800/8.2710×1.7810=14.7206/14.7307

        (二)從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分為買入?yún)R率、賣出匯率和中間匯率

        買入?yún)R率(Buying Rate)或買價是外匯銀行從客戶手中買進外匯時所采用的匯率。賣出匯率(Selling Rate)或賣價是外匯銀行賣給客戶外匯時所采用的匯率。

        外匯銀行作為從事貨幣、信用業(yè)務的中間商人,其盈利主要體現(xiàn)在買入與賣出的差價上;換句話說,外匯賣出價高于買入價的部分是銀行買賣外匯的毛收益,包括外匯買賣的手續(xù)費、保險費、利息和利潤等。

        外匯的買價、賣價盡管都是從外匯銀行交易的角度來說的,但標價方法不同,買價和賣價的位置也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數(shù)值的大小與外匯價值的高低呈正相關關系,因此,買價在前,賣價在后。如我國的外匯牌價中: USD1=RMB8.2645-8.2893,“8.2645”代表我國銀行買入外匯時采用的匯價,“8.2893”代表我國銀行賣出美元外匯時所采用的匯價。相反,在間接標價法下,第一個數(shù)字是賣價,第二個數(shù)字才是買價。這里,有幾點值得注意:(1)買入或賣出都是站在報價銀行的立場來說的,而不是站在進出口商或詢價銀行的角度。(2)按國際慣例,外匯交易在報價時通常可只報出小數(shù),其中的大數(shù)可以省略不報,在交易成交后再確定全部的匯率。(3)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差額,是銀行買賣外匯的收益。

        [例3-10]紐約市場USD/FRF=12.3215-12.3225,如果客戶用1USD買FRF,應使用什么價格?如果客戶賣1FRF買USD,應使用什么價格?

        分析:首先,判斷此標價為間接標價法,前者是銀行賣出外幣的價格,后者是銀行買入外幣的價格。因此,第一問答案為12.3215;第二問答案為1/ 12.3225。

        [例3-11]已知我國某公司向德國客戶出口商品,我方原定價格是5000美元/件,某日外匯市場美元對馬克的匯率為:即期USD1=DEM1.6640-1.6650,3個月差價為203-205點,現(xiàn)德國客戶向我方詢價,要求用馬克報價。(1)如果是即期付款,我方應報價多少馬克?(2)如果是3個月遠期付款,應報價多少馬克?

        解:(1)5000×1.6650=8325(馬克/件)

          (2)遠期USD1=DEM1.6843-1.6855

            5000×1.6855=8428(馬克/件)

        中間匯率(Middle Rate)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算術平均數(shù),即中間價=(買入價+賣出價)/2。媒體通常報道的是中間價。中間匯率不是外匯買賣的執(zhí)行價格,它通常只用于媒體和統(tǒng)計報表對外報道匯率消息以及匯率的綜合分析。

        此外,銀行在對外掛牌公布匯率時,還另注明外幣現(xiàn)鈔匯率(BankNotes Rate),這主要是針對一些對外匯實行管制的國家。由于外幣現(xiàn)鈔在本國不能流通,需要把它們運至國外才能使用,在運輸現(xiàn)鈔的過程中需要花費一定的保險費、運費,所以銀行購買外幣現(xiàn)鈔的價格要略低于購買外匯票據(jù)的價格,而賣出外幣現(xiàn)鈔的價格一般和外匯賣出價相同。

        (三)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Fixed Rate)是指一國貨幣同另一國貨幣的匯率保持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限制在一定幅度以內(nèi)。固定匯率是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下各國貨幣匯率安排的主要形式。在金本位制下,貨幣的含金量是決定匯率的基礎,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在這種制度下,各國貨幣的匯率變動幅度很小,基本上是固定的,故稱固定匯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下,由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外匯匯率的波動幅度被規(guī)定在一定的界限以內(nèi)(上下1%),因而也是一種固定匯率。

        浮動匯率(Floating Rate)指一個國家不規(guī)定本國貨幣的固定比價,也沒有任何匯率波動幅度的上下限,而是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由波動,浮動匯率是自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崩潰以來各國匯率安排的主要形式,但是各國所實行的浮動匯率在具體內(nèi)容上還是有區(qū)別的:按一國政府是否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分為管理浮動(Managed Floating)和自由浮動(Free Floating)兩種;按一國貨幣價值是否與其他國家保持某種特殊聯(lián)系分為單獨浮動(Independent Floating)、聯(lián)合浮動(Joint Floating)和釘住浮動(Pegged Floating)三種。

        (四)按外匯管制情況不同,分為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官方匯率(Official Rate)又稱法定匯率,是指一國外匯管理當局規(guī)定并予以公布的匯率。在外匯管制較嚴的國家,官方匯率就是實際使用的匯率,一切外匯收支、買賣均按官方匯率進行。官方匯率中有的是單一匯率,也有的是多種匯率。

        市場匯率(Market Rate)是指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市場匯率隨外匯的供求變化而波動,同時也受一國外匯管理當局干預外匯市場的影響。在外匯管制較松或不施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如果公布官方匯率的話,此時的官方匯率只起基準匯率的作用,市場匯率才是該國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時實際使用的匯率。

        (五)按外匯市場開市和收市的不同,分為開盤匯率和收盤匯率

        開盤匯率(Opening Rate)也稱開盤價,是指外匯市場在每個營業(yè)日剛開始時,進行首批外匯買賣的匯率。

        收盤匯率(Closing Rate)也稱收盤價,是指外匯市場在每個營業(yè)日即將結(jié)束時,最后一批外匯買賣的匯率。

        開盤匯率和收盤匯率大致反映著本營業(yè)日內(nèi)外匯市場匯率變化的趨勢。在信息傳遞日益發(fā)達的今天,世界各外匯市場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各大外匯市場的匯率呈現(xiàn)出相互影響的態(tài)勢。

        (六)按外匯交易支付工具和付款時間的不同,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電匯匯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T/TRate)是指以電報、電傳等解付方式買賣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即銀行賣出外匯后,立即用電報、電傳等方式通知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付款給收款人,此種情況下所使用的匯率即為電匯匯率。一般說來,電匯匯率較其他匯率高,這主要是因為銀行賣出外匯后用電匯方式付款,使實際付款時間縮短,銀行不能利用匯款資金以及國際電報、電傳收費較高。為了避免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現(xiàn)在進出口商一般在貿(mào)易合同中均規(guī)定交付貨款時采用電匯方式,銀行同業(yè)間的外匯或資金劃撥,更是使用電匯方式。外匯市場所公布的匯率也多為電匯匯率。

        信匯匯率(Mail Transfer Rate,M/TRate)是指以信函解付方式買賣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在信匯方式下,匯出的外匯只有在外匯憑證郵寄到國外后,對方銀行才能在委托付款行的存款賬戶內(nèi)支用,故委托匯出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nèi)利用客戶的外匯資金。因此,信匯匯率一般低于電匯匯率。信匯方式通常在中國香港和東南亞地區(qū)用于鄰近國家或地區(qū)之間的交易。

        票匯匯率(Demand Draft Rate,D/D Rate)是指銀行買賣外匯票據(jù)時所使用的匯率。由于票據(jù)從售出到付款有一段間隔時間,票匯匯率自然也就比電匯匯率低。票匯匯率又可分為即期票匯匯率和遠期票匯匯率,即期票匯匯率差不多與信匯匯率持平;遠期票匯匯率是以即期票匯率為基礎,扣除票據(jù)遠期付款的貼現(xiàn)利息后所得出的匯率,且遠期票據(jù)的付款期限越長,匯率越低。

        (七)按外匯交割期限不同,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即期匯率(Spot Rate)指買賣雙方成交后,于當時或兩個工作日之內(nèi)進行外匯交割時所采用的匯率;而遠期匯率(Forward Rate)是指買賣雙方成交后,在約定的日期辦理交割時采用的匯率。例如:某日倫敦外匯市場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如表3-1所示。

        表3-1    某日倫敦外匯市場英鎊兌美元的匯率(直接標價法)

        img14

        這種直接標價法通常用于銀行對客戶的報價。在銀行同業(yè)交易中,瑞士、日本等國也采用這種方法。該種方法一目了然,但也有其缺陷,如改動比較費事。因此在銀行同業(yè)間往往采用另一種方法,即遠期差價報價方法。

        遠期差價報價方法,又稱掉期率(Swap Rate)或點數(shù)匯率(Points Rate)報價方法,是指不直接公布遠期匯率,而只報出即期匯率和各期的遠期差價,然后再根據(jù)即期匯率和遠期差價來計算遠期匯率,它是一種間接標價法。某一時點上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匯率差稱為掉期率或遠期價差,這種遠期價差又可分為升水和貼水兩種。升水(Premium)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高,或期匯比現(xiàn)匯貴;貼水(Discount)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低,或期匯比現(xiàn)匯賤。還有一種情況叫平價(Atpar),表示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相同。升貼水的幅度一般用點數(shù)來表示。

        如某日倫敦外匯市場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如表3-2所示。

        表3-2     某日倫敦外匯市場英鎊兌美元的匯率(間接標價法)

        img15

        用遠期差價或掉期率來表示遠期匯率的方法簡明扼要。因為雖然在即期匯率變動的同時,遠期匯率也進行著相應變動,但通常遠期差價比較穩(wěn)定,用遠期差價或掉期率報價比直接標價法要省事。由于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不同,升水和貼水的表示方法也就不一樣。現(xiàn)舉例說明如下。

        [例3-12]巴黎外匯市場。

               USD1=FRF5.1000直接標價法

        三個月升水500點    0.0500   +

               USD1=FRF5.1500

        六個月貼水450點    0.0450   -

               USD1=FRF5.0550

        [例3-13]倫敦外匯市場。

               GBP1=USD1.5500間接標價法

        一個月升水300點    0.0300  ?。?/p>

               GBP1=USD1.5200

        二個月貼水400點    0.0400   +

               GBP1=USD1.5900

        通過以上舉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標價法下,根據(jù)即期匯率和遠期差價計算遠期匯率的方法不一樣,可歸納為:

        直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點數(shù)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貼水點數(shù)

        間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點數(shù)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貼水點數(shù)

        銀行公布升貼水點數(shù)時,不必直接說明這是升水還是貼水。根據(jù)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外匯買賣成交后交割的期限越遠風險越大,銀行的兌換收益也就要求越高。因此,遠期外匯的買賣差價總是大于即期外匯的買賣差價。根據(jù)這一原則,按照遠期點數(shù)的排列關系,即可判斷出這是升水還是貼水。直接標價法下,遠期點數(shù)按“小/大”排列則為升水,按“大/小”排列則為貼水;間接標價法下剛好相反,按“小/大”排列為貼水,按“大∕小”排列則為升水。

        在根據(jù)即期匯率和遠期差價計算遠期匯率時,不論何種標價法,我們都可以歸納為:當遠期點數(shù)按“小/大”排列時,遠期匯率=即期匯率+遠期匯率;當遠期點數(shù)按“大/小”排列時,遠期匯率=即期匯率-遠期匯率?,F(xiàn)在舉例說明如下。

        [例3-14]香港外匯市場。

                 USD1=HKD7.7800-7.8020直接標價法

        一個月升水30-50點    0.0030-0.0050    +

                 USD1=HKD7.7830-7.8070

        三個月貼水45-20點    0.0045-0.0020   ?。?/p>

                 USD1=HKD7.7755-7.8000

        [例3-15]紐約外匯市場。

                 USD1=FRF7.2220-7.2240間接標價法

        六個月升水200-140點   0.0200-0.0140   ?。?/p>

                 USD1=FRF7.2020-7.2100

        九個月貼水100-150點   0.0100-0.0150    +

                 USD1=FRF7.2320-7.2390

        [例3-16]巴黎外匯市場。

                 USD1=DEM1.8410-1.8420

        三個月差價200-300點   0.0200-0.0300    +

                 USD1=DEM1.8610-1.8720

        六個月差價300-100點   0.0300-0.0100   ?。?/p>

                 USD1=DEM1.8110-1.8320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