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湖漁歌
聞說連湖七十二,
滄波深處聚魚多。
不知罷釣何村宿,
一棹青蘋矣欠乃歌。
這是清代乾隆年間田霖的一首詩作?!斑B湖漁歌”舊時是朔方八景之一。據(jù)《寧夏府志·名勝》記載:“唐渠東畔,多潴水為湖,俗以其相連屬,曰連湖,亦曰蓮湖。在邵剛、李俊二堡間者最大,回環(huán)數(shù)十里,不生葭菼,而水深多魚。澄泓一碧,山光倒影,遠樹層匝。時有輕舠出沒煙波中,過者淼然動江鄉(xiāng)之思?!标P于連湖有一個美妙的傳說:據(jù)說在很久的時候,賀蘭山東麓的一大片草原,樹木茂盛,牛羊成群,湖泊很多,百姓安居樂業(yè),就連天上的神仙也很羨慕,想下凡逛一逛。一天,瑤池的七十二個仙女私下商議準備下凡看一看,剛走出瑤池,碰上王母。當王母得知仙女們要下凡的事,頓時大怒,當空的烈日,使水井干涸,莊稼旱死,黃風忽然大作,王母一甩手把仙女們打下凡來。無奈之下,她們只好分頭去找水。先是大姐在邵剛一帶找到了晶亮的湖水,后來,姊妹們相繼都找到了一片湖水。她們高興得跳到湖里去洗澡,當走到湖心時,水深過頂,只聽到咕咚咕咚的響聲之后,姊妹們便都不見了身影。不大一會兒工夫,湖中盛開了朵朵蓮花,光彩奪目。據(jù)說,寧夏河西的七十二連湖就是這樣得名的。
1949年以前,這一帶“東靠李俊堡,南靠馬站堡,西靠瞿靖堡,北靠邵剛、玉泉堡”,湖泊相連,最大的湖泊有老鸛湖、連湖等,水汪汪一片。當?shù)厝诵写诤?,以打魚為生,清人王三杰有詩:
澄波渺渺平湖里,
一曲漁歌隔煙水。
浮鷗作伴自相親,
山翠撲人真可喜。
有時罷釣不系船,
便枕漁蓑清晝眠。
哪知塞北江南地,
總是蘆花明月天。
▲連湖漁歌
新中國建立以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1954年8月,成立國營連湖農(nóng)場。由于大搞水利建設,開溝排水,修渠灌溉,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排灌系統(tǒng),湖泊不復見,灘洼變良田。如今的自治區(qū)屬國營連湖農(nóng)場,占地面積30平方公里,糧食總產(chǎn)1400多萬公斤,經(jīng)濟作物2000畝,果園1650畝。還有糧油加工、麥芽、食品、冶煉等場辦工業(yè)企業(yè),寧夏農(nóng)墾集團連湖酒廠生產(chǎn)的“古峽宴”,酒香味醇,暢銷自治區(qū)內(nèi)外。場內(nèi)有中學1所,小學4所,幼兒園8所,職工醫(yī)院1所。場部每天有定點班車往返于小壩、吳忠、銀川之間?,F(xiàn)在的國營連湖農(nóng)場,稻麥飄香,瓜果豐碩。新開挖的魚池,阡陌相連,人們有的弄網(wǎng)于池上,有的垂釣于水中,既是勞作,又是休閑,別有一番情趣。置身其中,此情此景,正如楊潤詩中所描繪的:
平湖如鏡水清涵,
山翠天光蕩蔚藍。
雪點低空翔鷺凈,
銀刀映日躍魚憨。
桃花春遠團紅塢,
香閣秋澄出赭龕。
幾聽鳴榔歸唱晚,
浮家有客夢江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