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洞溝村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它坐落在長白縣與臨江市接壤的地方。虎洞溝小學現(xiàn)有3名老師,18名學生,一個學前班和一個一年級。今年44歲的金永七是這所小學的負責人,也是一年級的班主任。金老師并沒有因為教學設施簡陋,教學環(huán)境艱苦而喪失工作熱情,教師們在他的帶領下始終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
有這樣一段山路,1個小時,10公里,有這樣一個人,每天堅持護送孩子們行走在山路間,風雨無阻,默默堅守。24年陪伴著孩子們艱難跋涉,把一個又一個山里娃送出了大山?!褪腔⒍礈洗逍W金永七老師。
虎洞溝村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它坐落在長白縣與臨江市接壤的地方?;⒍礈闲W現(xiàn)有3名老師,18名學生,一個學前班和一個一年級。今年44歲的金永七是這所小學的負責人,也是一年級的班主任。金老師并沒有因為教學設施簡陋,教學環(huán)境艱苦而喪失工作熱情,教師們在金永七老師帶領下始終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
1988年,剛剛高中畢業(yè)的金永七作為一名代課老師來到了這里,那一年他20歲,當時學校沒水沒電,夜晚漆黑一片……他也曾一度彷徨,也曾一度退縮。然而面對每天步行一兩個小時來上學的學生,望著鄉(xiāng)親們祈求的目光和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留在這里。
1993年,金老師考上了白山師范學校民師,成為一名真正的鄉(xiāng)村教師,也是在那一年他和師范同學陸成榮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1996年陸老師放棄了在鎮(zhèn)中心校工作的機會,也來到了虎洞溝小學,婚后為了方便教學,他們把家安在了學校附近。近幾年,由于學齡兒童逐年減少,這期間一些老師先后離開了這里,直到今天,虎洞溝小學先后送走了6名鄉(xiāng)村教師,然而金老師和他的愛人卻一直堅守在這里。
就連金永七夫婦自己也記不清,究竟是從哪一刻起,這所小學、這群孩子深深地住進了他們心里。他們只記得,學校沒有教學器材,他用細樹枝親手做了兩條教鞭;沒有卡片上語文課,他就用煙盒自制的卡片教孩子們寫字;沒有取暖設備,他親自動手修葺了一個火爐,燒柴火給孩子們?nèi)∨?/p>
由于地處山區(qū),交通閉塞,虎洞溝小學所有的孩子都只能步行上學。而家住得遠的孩子,甚至每天需要步行1個多小時才能上學,每天中午孩子們只能是趴在書桌上睡午覺,金老師也在這個時間,備課、批改作業(yè)。放學后專門護送孩子們回家是金老師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在彎曲的山路上,金老師走在孩子們身后,小心翼翼地護送著,就像那座默默無語的大山。冬天是最難熬的,十幾里山路走個來回,回到家里,手腳都是凍僵的,妻子看見眼里,疼在心里。
看著丈夫把全部的愛傾注給了山里娃,妻子默默地和他站在一起,她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音樂老師,也是孩子們的保姆媽媽,孩子們的吃喝拉撒全都由她負責。學校中午的“大鍋飯”,從沒讓一個孩子餓過肚子,沒讓孩子們吃過一口涼飯。
在貧瘠的小山村里,金老師為孩子們耕耘出一片理想的沃土,現(xiàn)在一年級的9個孩子已經(jīng)會自己拼拼音了,會自己讀課文了,會自己用手指小棒計算加減法了,會寫出漂亮的字了……他們從不會到會,這一點一滴的進步,金老師都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每周一,他和孩子們一道唱國歌,升國旗,給孩子們談理想。
大連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師范大學、長春大學……這條路走出了山里孩子的夢,這條路灑下了金老師的桃李芬芳,24年的堅守,金永七夫婦像大山一樣守護著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希望……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