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況
塘邊村[61]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zhèn)下轄村,是明清時期的群落式民居。距離縣城約30km。村內的古民居群,展現(xiàn)了明清建筑風格,池塘星羅棋布,古村綠意盎然,一派江南水鄉(xiāng)風光。2003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塘邊村被列為省首批“歷史文化古村”。而后于2012年與2014年先后被評為“中國傳統(tǒng)村落”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保護內容
塘邊村村俗文化主要包括其源起及其農商文化發(fā)展史、宗族文化、傳統(tǒng)生活生產工藝及習俗,如節(jié)日活動、酒文化(圖4-27)等方面。具體保護以下幾個方面:①文脈及傳說。塘邊人耕讀立基,崇商重文。村莊呈繞塘而建的“圓形”格局,并非環(huán)境限制,而是與傳統(tǒng)農商文化相關。②宗族祠堂文化。塘邊村的古民居群,每個群落一側均建祠堂(圖4-28)。如文明坊的滋德堂、八棟屋的致美堂等。在古代宗族社會,祠堂是陳列祖宗牌位、子孫祭祀先祖之所。由于群落中民居間距不超過2米,巷道狹窄,娶親嫁女進不去花轎,老人過世抬不出靈柩,所以祠堂還是各家辦紅白喜事的公共場所。③塘邊酒文化。酒文化是塘邊村的特色之一。塘邊人熱情豪爽,大方好客,家中常有賓客來訪,同時也愛串門,酒桌飯局不少。平時有酒,逢年過節(jié)更要鬧酒。樹民所蒸水酒主要為立冬所制冬酒,按釀造季節(jié)不同還有桃花酒、秋季紅等。
3)保護措施
對村俗文化運用文字、錄像、網絡等方式進行記錄并以多種形式予以保存;利用空置古民居進行展示、宣傳,提高居民認知度和保護意識,幫助傳統(tǒng)習俗的傳承。目前塘邊人中年輕一代十有八九在外求學,勤勉讀書的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也是宣傳保護傳承的基礎,加深年輕一代對家鄉(xiāng)的認知和情感有助于未來的文化傳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