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塔布克的描述
繼而我們抵塔布克,這是先知穆罕默德征戰(zhàn)過的地方[160],當(dāng)?shù)赜幸蝗?,原來水源不旺。自從穆罕默德住下,并用泉水作小凈后,泉水才旺盛起來,直至今日,這都是沾他的福呀!沙姆朝覲團習(xí)慣上每至塔布克站時,都拿起武器,弓上弦,刀出鞘,沖向旅站,并用刀槍砍刺棗椰樹干。他們說:“先知穆罕默德就是這樣進駐的。”朝覲團浩浩蕩蕩的隊伍停駐在泉水附近,大家可以暢飲一頓,并在此停留四天,以便人員休息,駱駝飲水,并備足飲水渡過歐倆和塔布克之間那可怕的沙漠。水夫們居住在泉水附近,準(zhǔn)備下像大槽一樣的水牛皮水池,儲滿水供駱駝飲用,供人用水袋或陶瓶裝水。一般長官、要人都備有專用水池,以備飲駱駝和其他用途。一般人則與水夫協(xié)商,付給一定的迪爾汗,才能取水、飲駱駝和把水裝入水袋、陶瓶等。我們不久出發(fā),為了免遭沙漠的危害,晝夜兼程前進,沙漠中途是吳赫祖爾川谷,那里熱得像一座火獄。在一些年代里由于當(dāng)?shù)毓纹馃嵩锒撅L(fēng),朝覲者遭受苦難,以致淡水?dāng)嘟^,淡水一口,金幣千枚,結(jié)果是買水者與賣水者都同歸于盡,此種情況被記錄在川谷中的石頭上。朝覲團停駐在穆安祖姆池邊,這是一大水池,系由艾優(yōu)卜的孩子,穆安祖姆素丹修建,池內(nèi)積聚雨水,無雨時就干枯見底。
朝覲團從塔布克出發(fā)后的第五天行至黑知爾井,即賽莫德人的故鄉(xiāng)。井水很多,人們雖口渴,但都不汲用,這是仿效先知穆罕默德的事例,當(dāng)他征討塔布克途經(jīng)此地時,策駝加鞭,趕路前進,下令不許汲水飲用。賽莫德人的村落是就紅色巖石山上開鑿而成,洞口有一鑿成的門檻,初看之下像是新近鑿成的。洞內(nèi)有枯骨。先知撒里哈的停駝場就在那里的兩山之間。兩山之間還殘存著清真寺的頹垣斷壁,人們多在里面做禮拜。黑知爾與歐倆之間近半日程,歐倆是一大村莊,有棗椰樹林,有不竭的泉水。朝覲者在此地停息四天,以便制備干糧,洗滌衣衫,把笨重什物寄存在當(dāng)?shù)?,只攜帶夠用的食物。當(dāng)?shù)厝酥覍嵖煽?。沙姆境?nèi)的基督教徒只能到此,不得越此前進。朝覲者在此可以購買干糧等。后來朝覲團從歐倆出發(fā),翌日到達所謂歐塔斯川谷,這里炎熱異常,每刮起熱燥毒風(fēng)會使人畜死亡。有一年朝覲團遇上了毒風(fēng),多數(shù)人都遇難,幸免者只少數(shù)而已!那一年被稱作賈里格長官年。我們從此出發(fā)至胡定葉停息,此地是一個沙下有潛水之區(qū),挖掘即可得水,但水味苦澀。第三日朝覲團便停駐在圣城麥地那的郊外。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