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與盜賊
據(jù)筆者考據(jù),舊社會的盜賊專門偷當(dāng)官的,為什么?因為當(dāng)官的被盜以后,“不能說明巨額財產(chǎn)的來源”,所以,都不敢報案。如此一來,貪官們壯了賊膽,盜賊越偷越上癮,越偷越想偷,越偷越會偷,越偷越敢偷,不偷白不偷,白偷誰不偷。盜賊“業(yè)”成為一個“專業(yè)”水平很高的行當(dāng),發(fā)展十分迅猛。到了清朝晚期,妓女“從業(yè)人員”至少100萬,吸毒者200萬,盜賊達(dá)到300萬。這對當(dāng)時只有3億人口的清政府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社會問題,曾先后進行過幾次肅貪勵政活動,均無果而終。道理不言自明,總根子就是當(dāng)朝皇帝、重臣和大太監(jiān)。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他們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貪官,一批又一批貪官又成就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盜賊。盜賊偷了貪官,實質(zhì)是賊偷賊,區(qū)別僅僅在于:盜賊是江湖大盜;大貪官是竊國大盜。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表面上看來,貪官沒有公開去偷、去搶、去奪,實際上貪官甚于盜賊。他們利用“公權(quán)力”偷了所有人,搶了所有人,喝了所有人的血,奪了所有人的財。因為所有人都是納稅人,包括剛出生的嬰兒也必須繳納“人頭稅”!
這是究其本質(zhì)而言,如果做點具體分析,歷朝歷代都有一些政聲好、為官清廉的人。除了人們耳熟能詳?shù)陌?、海瑞等人外,腐敗透頂?shù)那宄灿胁簧偾骞?,號稱天下第一清官的張清格就是其中之一。他從知府升任督撫,為了杜絕給他送禮者,寫了史稱中國第一《禁止饋送檄》,高懸堂上: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
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但是,最令人敬服的是鄭板橋。他不但一肩明月,兩袖清風(fēng),而且敢于從容不迫地同盜賊面對面地進行智斗。
鄭板橋是清乾隆元年的進士,但大器晚成,年屆50才當(dāng)上七品芝麻官,先后在河南范縣和山東濰縣(今濰坊市)做過12年的知縣,為體恤民瘼,私自開倉濟貧,被朝廷罷官。62歲卸甲歸田,回到家鄉(xiāng)興化縣(今江蘇省揚州市附近)。
鄭板橋回到家鄉(xiāng)的第一天晚上,就被盜賊跟蹤,破窗而入,前來光顧。
似睡非睡的鄭板橋,定睛細(xì)瞧,嚇了一跳:眼前這位五大三粗的“大塊頭”盜賊,如果角力,自己不是盜賊的對手。計上心頭:于是他佯做睡眠,狠狠打了兩聲“呼嚕”,然后,自言自語賦詩兩句:
細(xì)雨蒙蒙夜沉沉,
梁上君子來光臨。
盜賊一聽這“歡迎詞”,便知道這位落魄的官員有學(xué)問,便默不作聲地致了“答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今天晚上,你歡迎我,我也偷你,你不歡迎我,我也偷你。我要讓你看看我的好手段。
他把鄭家的東西翻個底朝上。然而,他失望了,一無所獲,自知錯投府第,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轉(zhuǎn)身溜之大吉。這時,鄭板橋又連打兩聲鼾,又賦詩兩句:
腹中詩書藏千卷,
家里金銀半文無。
盜賊心想:夢里吐真言呀!你滿腹經(jīng)綸我偷不來,半文金銀得不到,我還愣在這干什么,趕快另擇去所。
這時,鄭板橋又打了兩聲“呼嚕”,又賦兩句:
出門休驚黃尾犬,
跳墻莫損蘭花盆。
鄭板橋酷愛梅、蘭、竹、菊。這“四君子”他寫了一輩子,畫了一輩子,是享譽全國的“揚州八怪”中的骨干人物。家中的蘭花、黃尾犬是價值連城的心肝寶貝,因此,不得不對盜賊嚴(yán)加警告。
盜賊聽后有點煩:這老頭子好啰嗦,你的蘭花就是一棵草,白給也不要;你的黃尾犬見了壞人就咬,十個盜賊九個怕狗,我豈敢驚動它!今天,我從哪里來,還從哪里走。說罷,就直奔東窗走去。
這時,鄭板橋感到有必要挽留一下盜賊,以便給他一個特別提示。他趕緊打了兩聲鼾,高聲賦詩兩句:
天寒不得披衣送,
趁著夜黑奔豪門。
盜賊心想,不必穿衣送客,我現(xiàn)在就去偷大貪官!
這段有趣的故事,對貪官與清吏,應(yīng)各有所悟才好。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