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救張瀾、羅隆墓的閻錦文
這是30多年前的事了。
有一天,浦熙修同志帶了一個陌生人來到《文匯報》的北京辦事處。只見此人膀大腰圓,高個子,身穿整潔的藏青色毛料中山裝,年紀40歲上下。浦熙修當時是《文匯報》駐京辦事處主任,我是《文匯報》駐京記者。她介紹說,客人名叫閻錦文,是天津大中華橡膠廠的副總經(jīng)理。攀談之下,他的普通話中夾雜著上??谝?,且出言較粗俗。我暗自奇怪:這樣的人是我從熙修同志的交往中第一次看到的。她大概看出了我的惶惑神情,便說:“老閻是張表老和羅努生的客人,他這次從天津來北京,是特地看望表老和羅努生的。”
張表老即張瀾,字表方,他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羅努生即羅隆基,當時任政務委員兼森林工業(yè)部長,也是民盟中央領導成員。閻錦文何以成為張羅兩位的客人,就不免使我費解。浦熙修又補充了一句:“老閻還是張表老和羅努生的救命恩人哩!”我一聽,益發(fā)感到不可思議了。
原來,閻錦文年輕時就在上海灘廝混,先參加幫會,后又參加“軍統(tǒng)”,他的靠山是上海警備司令楊虎。楊虎也倚為心腹。上海解放前,他是警備司令部第三大隊隊副,軍統(tǒng)行動組的骨干。
1947年春,國共和談破裂。年底,南京國民黨政府宣布中國民主同盟為“非法團體”,并迫令其解散。民盟中央常委沈鈞儒等避居香港,民盟中委兼宣傳部長羅隆基和主席張瀾因病先后住進虹橋療養(yǎng)院治病。上海解放前夕,閻錦文秉承特務頭子、上海警察局長毛森的旨意,帶領六名特務來到虹橋療養(yǎng)院監(jiān)視張、羅。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楊虎起義了。根據(jù)地下黨指示,他必須設法營救張瀾、羅隆基脫險。楊虎就把這一重要任務交給閻錦文。按照毛森的布置,閻錦文負責把張、羅從虹橋療養(yǎng)院綁架出來送到吳淞口指定地點,由守候在那里的特務接應,把兩人裝進麻袋沉入水中。楊虎則安排閻錦文把兩人接出醫(yī)院,負責護送到環(huán)龍路(今南昌路)楊虎住處。
1949年5月24日晚,上海正處于黑暗與黎明交替的時刻,閻錦文選擇了向人民靠攏和立功贖罪的光明大道,把張瀾、羅隆基接出虹橋療養(yǎng)院。當小汽車通過層層崗哨時,多次受到反動軍警的攔阻和盤問:“那年紀大的是你什么人?”“是我舅父。”“那一個呢?”“是我表哥。”閻錦文有護身符,警備部的官銜和特務證件幫了他的大忙。幾個小時以后,天亮了,上海解放了。
聽完閻錦文的談話,我說:“在毛森和楊虎的指示之間,你選擇得好,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僅救了人,也救了自己?!闭f到這里,羅隆基公館來了電話,請他去吃午飯。浦熙修說,閻錦文每次到京,張表老也一定設家宴招待。表老留客吃飯,一般由家人接待。但是閻錦文來,每次留飯,表老一定親自作陪,這可以說是殊榮了。
1986年9月19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