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山光影
2012年2月
1
過年前去了趟勐海。
接近目的地的時候正午已過,因要先過南糯山,于是我們臨時改變行程,欣然前往南糯山。
天氣不是很晴朗,太陽也只是時隱時現(xiàn),并不朗照。山路不險,只是曲折,彎曲曲的,看不到頭。一路上疏光密影,明明暗暗的,倒是好看得緊。
沿途不乏蒼天古木,有的獨木成林,有的華蓋鋪張,葉子在冬天落盡,露出無數(shù)精干的樹枝。樹身斑駁在光影里,根系龐大且粗壯,數(shù)不清的藤蔓枝條依附著寄生其上,凹凸地猙獰著——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象。
春意來得早,冬天未盡,粉色的野櫻花已經(jīng)綴滿了枝頭,沿途都能看到它開出的一抹柔媚,綻出的幾分妖嬈。
俯瞰茶園,遠眺村莊。
櫻花,茶園,一紅一綠煞是好看。綠色的葉子在太陽下反出油亮的光,使得粉紅的花有了一種通透的暖暖的質(zhì)感。再加上依山而建,扎在密林里的隱約可見的村莊,更是渾然天成,一片祥和,真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覺了。
2
又過了幾個彎,樹干又密了幾許,卻是走到了背陰的坡面,不見陽光了。
路旁高低蓊郁的叢林樹木,沒有了斑駁的影,雜亂地交錯,卻是有了久違的親切。
這漫山遍野綠著的是茶。
不是頭一次見茶林,但依舊震撼。
成群成片地生在路邊,向四周無限蔓延。放眼,一整山的綠;細看,一整山的茶。規(guī)模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停車 ,走進茶林,是落滿枯葉的陡坡,新新舊舊的枯葉混雜在一起,疊了很厚一層。腳落上去是軟軟的,總讓人覺得走不踏實,生怕哪一腳沒踩穩(wěn),就會沿著陡坡滾到看不見的山腳去。
葉是綠的,沒有新芽,是冷冷的綠,不帶光,陰陰的。整片山林都只是陰冷的色調(diào)。
茶樹不高,只是延出很多枝干,雜亂無章。與它們一同的還有其他樹種,灌木,喬木,不搭調(diào)卻很和諧,就像它們天生就該在一起一樣。
古茶樹都給我的印象很統(tǒng)一——張狂,滄桑。
張狂指的是樹枝,毫無規(guī)律地舒張,延展成無法想象的形狀,兀自地生長,自顧自地安逸。安閑過度叫做安逸,安逸過了頭便只留下個張狂的感覺。
滄桑指的是樹干,談不上有多粗壯,卻顯得很結(jié)實,像是把千年的歲月全部積壓進去了,密實得不留半點縫隙,滿枝丫不知名的寄生物,灰白斑紋刻在上了年歲的樹干,盡顯滄桑。
滄桑配上張狂,倒是顯得很神秘,在不見陽光的日子透出些陰森。
離了茶林,望出窗去,入眼的是村寨的人家的屋頂,再遠一些——是背了陽的很高的很好看的寨門,門兩側(cè)立著的是用樹根雕成的男人和女人,門上掛著竹片編成的竹笆,細打聽,那叫“竜巴”,原始而野性,與這一山的古茶林一樣,散出同樣野性的馨香。
也難怪,它們都守護這茶林上千年,靈魂早已相融在了一起。
3
回程,斜陽。
向陽的山面,柔和的光影照在茶林中,暖黃的柔柔的色調(diào),灑在厚厚的葉上,陽光磨去了茶林原有的陰氣,讓它越發(fā)討人喜愛起來。
殘陽不是如血的顏色,而是一片金紅,反射出七彩的光,亮了眼,舒了心。
實在是舍不得錯過如此美景,于是用相機記錄這景物光影。
柔光靚影,總是令人歡心的。
這斜陽殘光點綴出的南糯山,成了我此路最喜歡的影像。
細想,這夕照千變?nèi)f化,但似乎與南糯山的每片茶葉如膠似漆,穿越光年的距離養(yǎng)著這無盡的綠。陽光與綠葉的共鳴,是生命之韻,我聽到了,所以我欣喜。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