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床應用的祛痰類藥物主要指可以特異性改變黏液的黏彈性、并可促進其清除的促黏液活性藥物,可分為以下幾種。
(1)惡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藥
該類藥物有高滲生理鹽水、氯化銨、愈創(chuàng)甘油醚。它們通過刺激胃黏膜和肺迷走反射,促進支氣管腺體分泌增加而使黏稠的痰液稀釋,使之易于咳出。
(2)降低黏液黏稠度的化痰藥
該類藥物有乙酰半胱氨酸、厄多司坦。它們主要作用于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使痰液中的黏多糖纖維裂解,痰液黏稠度降低,痰易于咳出。
(3)黏液調節(jié)劑
該類藥物以羧甲司坦為代表。它作用于氣管和支氣管的黏液細胞,使分泌物黏滯性降低,痰液變稀而易咯出。
(4)黏液動力促進劑
該類藥物以桃金娘油、支氣管擴張藥、氨溴索為代表。其機制為促進支氣管黏膜上皮的黏液纖毛運轉,促使分泌物排出體外。
有些咳嗽患者,為了早點止住咳嗽,采用增加藥物劑量或者聯合使用止咳藥的方法,這樣的做法可行嗎?
如果正在服用的祛痰藥療效不佳,不能隨意增加藥物劑量,因為超過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劑量,會造成負面疊加效應,可能產生藥品不良反應。如服用惡心性祛痰藥劑量過大,可引起嘔吐;服用鹽酸溴己新過量,可引起較嚴重的肝功能損害;服用乙酰半胱氨酸過量,可引起支氣管痙攣。正確的做法是,根據醫(yī)生的建議,重新按處方選擇其他品種的祛痰藥。
對于祛痰藥聯合用藥,應該根據醫(yī)囑。如果重癥患者單一用藥祛痰效果不佳,醫(yī)生會根據情況考慮聯合使用不同種類的祛痰藥物。但一般情況下,能單一用藥就不聯合用藥,因為現在常見的祛痰藥物對于輕癥感染都可以達到較好的祛痰效果。
盡管祛痰藥不是抗菌藥物,沒有耐藥問題,但仍不宜盲目聯合用藥。同時服用多種祛痰藥,可能因強烈刺激氣道腺體分泌黏液而導致咳嗽加劇。因此,需要聯合用藥時,應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祛痰藥物,切忌同一類型的藥物聯合使用。
雖然祛痰藥物不良反應一般較少,但患者仍要遵醫(yī)囑,最好不要擅自用藥,在用藥之前最好咨詢醫(yī)生。有些患者認為中藥副作用小,可以加量服用或與西藥聯合服用,實際上中藥副作用小只是相對而言,也不能超量服用。有的中藥復方制劑含有西藥成分,與西藥聯合服用,很可能造成藥物劑量疊加,引起不良后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