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能夠決定命運,數(shù)字能夠帶來好運氣……這些迷信的說法,被很多人強加于自己的生活。一些人為了能夠買到一個帶6、8等“吉利數(shù)字”的電話號碼或者車牌而花費巨資。那么是不是有好的性格或者好的血型就要感謝上帝給了你一對遺傳基因良好的父母呢?
血液是生命的載體,人體內(nèi)如果沒有血液的不斷循環(huán),就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輸送血液的心臟一旦停止跳動,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當人生病的時候要驗血,可以從血液中查出病變的信息。失血過多就會威脅到生命,要立刻把血補足。
在科學還不是很發(fā)達的時候,醫(yī)生們曾經(jīng)以為只要隨便地給那些失血過多的病人輸血,就能補充他們的血量。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有時候的確有效果,但也有時候病人會在輸完血后突然死亡,這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來一位奧地利的病理學家蘭特斯坦納,在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實驗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血液中的秘密,原來血液有著O、A、B、AB四種不同的類型,而不同類型的血混合在一切就會發(fā)生排斥現(xiàn)象,最終導致人的死亡。在輸血的時候,O型、A型、B型都可以給AB型提供血液,但AB型只能輸給AB型,而不能隨便輸給其他的血型;而O型可以輸給A型和B型,但A型和B型卻不能輸給O型;而O型血就只能接受O型的血液輸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如今有很多人都盲目地認為血型與性格之間是存在著一定關系的,難道血型真的可以決定或影響人的性格或者命運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一些人為了說明血型決定命運,甚至把輸血時的規(guī)律都用上了。例如:O型血可以給任何血型的人輸血,所以就認為O型血的人有大公無私的表現(xiàn);而AB型血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卻只能給AB型的人輸血,就覺得AB型血的人應該是自私自利類型的。其實,這些只是在輸血過程中血液相溶性的結論,絕對證明不了O型血的人就應該是大公無私的性格,自私自利就是AB型血的人的象征,這完全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迷信說法。如果不能發(fā)現(xiàn)相關的作用機制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釋,那么血型和性格之間的相關性就不可能被科學承認。世界上有無數(shù)的事物,找到存在關聯(lián)的某兩種事物并不是很難,但是絕不能迷信地把表面上看似相關的事物就定論為因果關系。血型的迷信說法不能在生物化學或者遺傳學上找到任何可以依據(jù)的東西或合理的解釋,所以這種迷信的說法其實是有??茖W知識的。
血型圖
既然血型和命運之說只是迷信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jù),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又會有那么多的人仍然迷信“血型學”之說的偽科學呢?那是因為隨著醫(yī)學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曾有一些日本的專家提出過血型決定性格、命運等的說法,所以在日本,一個人的命運基本上是用血型來作斷定的。據(jù)統(tǒng)計,80%的日本成年人都相信血型是決定一切的根本,而且在日本2008年度的十大暢銷書中,單是關于血型方面的就有4本。這種迷信的血型決定命運的說法嚴重地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等方面,更為離譜的是在政黨競選、商業(yè)招標等一些重大的活動中,候選人的血型也被嚴格要求。
對此,一些態(tài)度嚴謹?shù)娜毡拘睦韺W家曾做過一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型和性格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關聯(lián),即便是有一些微弱的關聯(lián),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受試者由于受血型迷信的影響而最終導致的自我實現(xiàn)。即是說他們因為知道自己所屬的血型應該有什么樣的性格,而在不知不覺間會以此為標準來督促自己去實現(xiàn),所以這只能說是一個有趣的心理現(xiàn)象而已。后來也有心理學家經(jīng)過實驗證明自我認同或集體認同感越強的人,對“血型學”的興趣就會越低。也可以認為相信血型迷信的人其實是對自己的人格或者所屬集體缺乏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
當然也有許多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A、B、O血型可能與多種疾病有關,例如:A型血的人更容易比O型血的人患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等方面的疾病。但是這也只是通過一些統(tǒng)計調(diào)查所得出的結論,并不具備科學的機制說明,至于究竟是真實還是假象并沒有確切的結論。血型是否影響生理狀況還是頗有爭議的話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學術界對血型影響性格的主張卻是否定的。因為這不僅在生物化學、遺傳學上找不到任何行得通的解釋,而且也沒有任何科學的統(tǒng)計結果。
除了極個別的人在重病康復后血型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之外,人的血型基本上是終身不變的。如果血型真的能決定人的命運、性格或者愛情的話,人們何必還要努力地積極向上呢?只要找一個好的血型一切就能命中注定了,可以不必辛苦地為抱負和理想去拼搏努力,聽天由命就能成功了。對這樣的說法,只要是稍微有些智慧的人都會覺得不現(xiàn)實,血型迷信引起的廣泛社會危害其實是應該受到科學和社會的譴責的。
如果有人因為血型迷信去根據(jù)血型找工作、配偶或者說公司、單位等根據(jù)血型來選擇人員,就實在是愚不可及了,甚至會因此造成一定的社會危害。所以,一個人本身的性格、才學、命運、愛情等都不是血型就可以決定的。對血型迷信的歪理邪說也不應該相信,一定要盡量地避免用不良的“血型學”而輕易地為自己作定論。
血型的確是從父母身上遺傳而來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血緣關系”,但是這并不代表性格也是由父母遺傳給自己的。即便是子女和父母在性格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那也應該屬于后天影響的范疇。至于一些研究所認為的人的氣質(zhì)與不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有關等沒有答案的問題,還要等待生命科學的進一步發(fā)展來為我們做出正確的解答!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