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電視而多彩多姿
難道除了眾所周知的公共電視、大愛等頻道,絕對是發(fā)揮社會正義的精神而制作以外,對孩子來說,其他電視臺的節(jié)目難道就沒有可看性了嗎?
但偏偏孩子們可能覺得上述這些電視節(jié)目看起來不是那么有趣,他們還是寧可看卡通劇,令大人們防不勝防。與其完全禁止,不如和他們一起討論或引導如何選擇對他們來說好玩有趣、又具有知識普及和道德教育的節(jié)目來觀賞。
政大廣電系吳翠珍教授表示,“數字不只是科技,更是孩子的生活。要讓孩子快樂生活在媒體中,是需要教育的。媒體課程是兒童重量級的第二課程,相關的影視、網絡產品制作單位也有責任積極思考如何制作好的媒體產品。提供優(yōu)秀的影視節(jié)目與數字內容,是國家對兒童傳播權益的義務,責無旁貸。面對數字時代,所有的教師與家長應增加理解、投入關懷、提高素養(yǎng),以引導孩子樂用媒體、善用媒體?!?/p>
我的漢語說得很標準,常常有人以為我是外省家庭長大的小孩。其實我的家族都是本省人,爸媽兩邊的家族除了臺灣方言之外,講的就只有日語。小學之前我都還在講臺灣方言,但是我現在卻一點口音都沒有,而且我對中文每個字詞的用法都很精確,這都拜名主播李艷秋所賜。她以前主持的《每日一字》和《每日一詞》是我小時候每天必看的電視節(jié)目。
最近趙又廷當紅,不但獲選為金鐘獎最佳男主角,還代言全家伯朗咖啡,但是我反而喜歡趙樹海,因為以前趙樹海主持的《大家一起來》,讓我了解了很多生活常識,也間接的讓我了解許多課本中的知識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如果沒有看過那節(jié)目,大概我的小學自然課中那些物理、化學的學習過程不會那么有趣,節(jié)目中的搶答題也讓我隨著參賽者一起在規(guī)定時間內緊張作答,訓練了我考試時答題的速度。
早期蟬聯好幾年金鐘獎的最佳教育文化節(jié)目──《大陸尋奇》,一直是我高中時的“地理參考書”。我對于地理課本上的文字內容體會可能沒有那么深,但看了節(jié)目之后就比較容易了解中國內地各省的人文風貌,看到新疆回族的生活,青藏高原上的險峻,還有為什么有句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看到云貴高原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
《Discovery》則是我從小學一年級就持續(xù)收看的節(jié)目,至少到走入社會開始工作變忙碌之前。看《Discovery》頻道讓我了解自然界許多不同生物的習性,了解自然界循環(huán)運作的道理,獨特的拍攝手法,在短短幾分鐘之內看到花開花落,看到生物鏈的弱肉強食。
《國家地理頻道》也讓我不出島,就可以通過電視的拍攝畫面,看到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了解不同的國家各有不同的價值觀。沙漠地區(qū)水比油貴,因為日夜溫差大,所以只能穿棉麻布料的衣服;我很小的時候就理解為什么環(huán)保是很重要的,有些國家的確存在著資源匱乏的情況,需要更多世界性的組織給予更多關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空中英語教室》、《大家說英語》這類英文進修雜志不但有固定的廣播節(jié)目時段,在有線電視臺也有固定播放的時段,聽廣播只能聽到聲音,但在電視上因為可以看到老師模擬對話時的表情,所以更能生動地體會雜志內容對話時的情境。我在高中時,曾經早上5點半就起床準時收看,看完才去上課,讓我多了一項不花錢補習又能進修英文的渠道。
通過不同的電視節(jié)目,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還能提高對于學科的學習興趣,像那些以英語為主,輔以中文字幕的節(jié)目,還可以訓練英語聽力。我記得高三時,居然偶然調到CNN News頻道,發(fā)現我可以聽得懂主播講的英語呢!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電視節(jié)目都是不好的,也不需要全面禁止。孩子在學校的課程,有時候為了增加教學的互動性,讓孩子借做家庭作業(yè)的機會,分享一些課本上沒有明確介紹的內容。例如:學到有關生物界的食物鏈,老師可能會要孩子舉例說明,但是沒有接收過這些信息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從他所知當中找到答案,也沒有辦法從他了解的部分去想答案可能是什么,要怎么去找。
如果父母對孩子們的課程熟悉的話,可以主動推薦孩子收看一些和課本內容有關的節(jié)目,像《百萬小學堂》節(jié)目當中所提到的問題都和現在孩子的課本內容相關,甚至范圍更深更廣。有時候我很久沒背的國學常識或很久沒翻閱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都會突然出現在題目里,看到的時候還想:“哇!現在的孩子語文課這么深啊!”
另外就是像有些特別時段,某些有線電視臺也會播放初中、小學的學科教學影片,大部分是以初中英、初中數學為主,有次我看到播放高中程度的,不過頻道依照不同語地區(qū)有線電視系統而定,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借助觀看這類節(jié)目進行學科的預習或復習。
我們還可以試著和孩子討論電視節(jié)目里所提到的各種不同社會文化、科學新知,有時候也能從中了解孩子課程當中所學的深度和廣度,進而和孩子一起探討相關的話題,或一起上網找數據印證課本所描述的情況,和節(jié)目中所提到的是否相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領略獲得新知識的快樂,一方面了解如何查找需要的資料,也可能對于課程安排的重點更加熟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