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讀題目嗎
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題為《捉蟋蟀》的作文。概括這篇作文的主要內(nèi)容,大致寫了兩個層次:
八月的一天,遇上了陽光燦爛的好天氣,晚上也是一個繁星點點的晴空。我準備和表哥一起到醫(yī)學院后門一帶亂石堆去捉蟋蟀。捉蟋蟀必須備一支手電筒和一個鋼絲網(wǎng)罩。我們還拆下了舊掃帚上的竹竿,把竹竿鋸成幾段,用來裝蟋蟀。炎熱的夏季,夜晚仍然熱得要命,但我們還是穿上了長褲,因為害怕那些嗡嗡的“轟炸機”——蚊子。
去醫(yī)學院的路上要走過一片菜地。在黃瓜棚和茄子地之間有一條水渠。我忘了打手電筒,結(jié)果在過水渠時,腳下一滑,摔了一跤。兩條腿全站在水渠中了,四節(jié)竹筒只剩下了一節(jié)。還好,網(wǎng)罩沒丟。到了亂石堆,我們傾聽了一會的叫聲,開始小心翼翼地捉起蟋蟀來。最后我們捉到了兩只蟋蟀。我和表哥一人一只,我們高高興興回家了。
這篇作文沒有語病沒有錯字,不過,讓我們再細細地讀一遍,文章對“捉蟋蟀”這件事寫了沒有?寫得夠不夠?哪些地方與捉蟋蟀這件事無關,可以少寫或不寫?
這樣一想,作文的毛病就出來了。由于內(nèi)容上的詳略失當,導致整篇作文偏題。只有最后幾句話講到了“捉蟋蟀”。對于之前的“準備用具”“路上滑跤”等情節(jié)應該寫得簡略些,而白天的天氣完全不必寫,因為捉蟋蟀是在夜晚。不難看出,這位學生把《捉蟋蟀》寫成了《捉蟋蟀的路上》了?!蹲襟啊愤@個題目規(guī)定了應該主要寫捉的過程。
如何做到緊扣題目,關鍵是如何“讀”懂題目(即審題)。當你拿到一篇作文的題目,比如《開學第一天》,怎樣才算讀懂了呢?有一位學生這樣說:“《開學第一天》應該寫出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有沒有開學典禮?如有,應該寫一段。班主任老師講了哪些話,也要寫一點。最后還要寫出我在這一天里愉快和興奮的心情?!蔽艺J為,他已經(jīng)讀懂題目了,按照這樣的思路寫出來的作文,是不會偏題的。
而另一位學生在構思《開學第一天》時,他準備先寫前一天晚上整理書包的情景,“很興奮地整理到夜晚”,然后再寫媽媽在開學第一天早晨為他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早餐,“我一邊吃,媽媽一邊叮囑我要好好用功”等等,花了很大篇幅。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又偏題了。
那么,怎么提高“讀”題目的本領呢?或者說,怎么培養(yǎng)自己的審題能力呢?具體地說,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1.能區(qū)別出題目規(guī)定的大小范圍。
《美麗的校園》和《校園一角》,哪個題目的范圍大?當然是前一個大。
2.能領悟出題目規(guī)定的思想感情。
《放學以后》和《您好,敬愛的老師》,寫第一個題目,你可以自己確定中心思想,例如,放學以后和同學一起玩耍,是很愉快的;放學以后還要做許許多多作業(yè),等等。但是寫第二個題目,就一定要表現(xiàn)出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的感情。
3.能揣摩出題目規(guī)定的文章體裁。
《我學會了燒菜》《愉快的生日》這一類題目應該以敘事為主;《夏天的雷雨》《一盆月季花》這一類題目應該以描寫為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