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喜歡讀書
(二)讓教師喜歡讀書
斯蒂文森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點燈的人》
茶點快準備好了,太陽已經(jīng)西落,
這時候可以在窗口見到李利走過身旁。
每晚,吃茶點的時候,你還沒就座,
李利拿著提燈和梯子走來了把街燈點亮。
湯姆愿意當駕駛員,瑪麗亞想航海,
我爸爸是個銀行家,他可以非常有錢。
可是,等我長大了讓我挑選職業(yè),
李利呵,我愿意跟你去巡夜,把一盞盞街燈點燃!
……
詩中,李利每天太陽落山以后,就把街燈點亮,他每天這樣循環(huán)往復地做著同樣一件事情。每當他把燈點亮的時候,街上的老人、孩子們都覺得心里很踏實,覺得生活多了一道光亮。這首詩讓我心里一動,我覺得每一個老師都應該成為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的耐人尋味的書帶到孩子們面前,讓他們興致勃勃地閱讀,在朦朦朧朧之間,為他們的成長打一點底色,打一點亮色。
詩人惠特曼說過:“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見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彼裕覀兘處熞欢ㄒ谶@個功利的社會里以愛心為舵,以童心為帆,以耐心為槳,在孩子心中撒播閱讀的火種,點燃愛讀的熱情,挑亮悅讀的心燈。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老師的言傳身教,關注教師閱讀就是關注教育的未來。要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我們教師本身就應該成為讀書人。讀書,應該是我們老師的教育力量之所在。面對書籍,老師應該比學生有更多的饑渴。這種閱讀狀態(tài)、工作狀態(tài)、研究狀態(tài),對孩子的影響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它有時候比上幾節(jié)課所帶來的影響要大得多,這也是新課程倡導教師要成為讀書人的意義所在。2006年放寒假前,學校把精心選購的價值200元的書籍作為獎品發(fā)送給工作特別突出的教師。但老師們卻發(fā)牢騷說:“不如發(fā)錢來得實惠。”我這才發(fā)現(xiàn),學校教師的讀書現(xiàn)狀也不容樂觀。
為了激勵教師讀書,我們成立了教師讀書協(xié)會,出臺了《教師外出學習購書報銷制度》,定期舉行“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心得。老師們的讀書熱情被激發(fā)起來,很快就由被動讀書進入主動讀書的狀態(tài)??煲攀罴倭耍瑘D書室的教育書籍竟然被搶借一空。為了滿足教師讀書的需求,我高興地安排幾個教師專程到北京購書。也就是在這個暑假,我讀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兒童文學教授陳暉的一句話:“當代哪怕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已不能再期待單純憑借作品本身的資質(zhì)就能‘不脛而走’,而需要去推廣,才能廣泛地被兒童接受。”這時,我才明白教師不能只讀教育的書籍,教師讀書不僅是引導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面對書架上琳瑯滿目的書籍,如何喚醒、利用這些“沉睡的巨人”,讓它們與學生結(jié)下深厚的友情,教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師應成為優(yōu)秀書籍的推廣者、閱讀平臺的搭建者、閱讀情感的點燃者和閱讀之旅的引導者,更應該是學生閱讀的點燈人?;诖?,我們又出臺了《優(yōu)秀圖書教師推薦制度》,用制度引領教師從課本、教參中走出來,走進包羅萬象的圖書王國。在濃濃的讀書氛圍里,我們的老師不僅喜歡上閱讀的生活,也從教學成績中解放出來形成了大語文教學觀。他們開始主動地關注學生的閱讀,大膽地進行閱讀教學的革新,組織學生開展“名人讀書故事會”活動,組織收看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舉行“我看毛澤東的成長歷程”演講比賽。
演講現(xiàn)場,一個六年級女孩的發(fā)言讓我倍感欣慰:
《恰同學少年》告訴我,毛澤東之所以在這所學校有很好的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讀書。在湖南一師的時候,他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他生活很艱苦,穿著很破的鞋子。楊昌濟老師給了他一塊大洋,讓他到鞋店中去買一雙鞋。結(jié)果買鞋的路上,毛澤東經(jīng)過一家書店,就情不自禁地進了這個書店,被里面的書吸引了,然后就買了幾本書,把買鞋這件事丟到了腦后??吹竭@里,我非常感動,毛澤東無錢讀書,卻酷愛讀書;而我們書籍成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讀書……
活動結(jié)束后,在學校老師的教研博客中讀到了這樣一段話:“讀書,對毛澤東的成長,對他以后的事業(yè)和文學上的造詣固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我們不能否認在他的成長中楊昌濟、徐特立這些良師的作用,從一個學生的角度來說,他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跟他擁有同樣喜歡讀書的老師是分不開的。”我們的老師已經(jīng)開始自覺地反思自己的行為,開始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經(jīng)過一番實踐探索和反復論證,學校的《書香校園建設實施方案》出臺了,它猶如清新的春風,給書香校園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們學校擁有一支腳踏實地而又勇于創(chuàng)新的語文教師團隊。2007年春天,他們就自覺開始了“經(jīng)典誦讀”“課外閱讀課內(nèi)讀”“整本閱讀”三個實驗課題的研究,硬是在年輕的雙語校園里踩出了一條彌漫著書香的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