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的人可以生活在陽光下
正直的人可以生活在陽光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大家熟悉的范仲淹、歐陽修等宋代大詩人,都曾經(jīng)當過他的學生。
晏殊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以博學多才出了名。后來,他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讓他去面見皇上。事情巧得很。當晏殊趕到京城時,正趕上科舉會試。參加會試的都是各地選拔上來的名列前茅的才子。晏殊是作為“神童”選來見皇帝的,本可以不參加考試。但晏殊覺得只有經(jīng)過考試,才能檢驗自己有沒有真才實學。于是,他主動要求參加考試,并得到了皇帝的批準。
參加考試的有1000多人。有的是連考多年、兩鬢斑白的老學者,有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書生,年齡最小的就是晏殊,他還不滿14歲。開始,他心里有點不踏實,可他馬上又想到,自己年紀還小,如果考試成績不好,說明自己的學問還不夠,那就需要自己繼續(xù)苦讀,有什么可怕的呢?
當考題發(fā)下來之后,晏殊認真地一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荚囶}目自己曾經(jīng)做過,當時寫的這篇文章還受到好幾位名師的稱贊。這時候,晏殊的心里很矛盾。按說,那篇文章的確是自己獨立寫成的,現(xiàn)在把它照抄下來,當然也能反映自己的水平,不應該算是作弊,再說主考官和考生誰都不知道。但是,他又想,那篇文章是自己在家里寫成的,寫作的條件比考場上要優(yōu)越得多,如果在考場上寫,就不一定能夠?qū)懙媚敲春?。晏殊又想起老師曾講過的話:做學問必須老實,如果對自己放松,那只能害了自己。想到這里,他決定把實話講出來,要求主考官給自己另出一個題目。可是,考場上的規(guī)矩太嚴了,晏殊幾次想說話,都被監(jiān)考人制止了。迫不得已,晏殊只好以那篇文章為基礎,又做了些修改加工。寫好之后,交了卷。
幾天之后,十幾位成績最好的考生被召到皇宮大殿上,將接受皇上的復試。晏殊也是其中之一。在對晏殊復試時,皇上高興地對他說:“你的文章,我親自看過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有這樣好的學問?!辈涣详淌鈪s跪下來,連忙自稱有罪。接著,他把考試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并且要求皇上另出一個題目,當堂重考。晏殊說完后,大殿上鴉雀無聲。人們被驚呆了,心想:這個少年真是傻到極點了,別人想找這樣的好事都找不到,他自己卻要求另換題目,再考一次!過了片刻,皇上突然大笑起來,說道:“真看不出,你這孩子不僅學問好,還這樣誠實。好吧,我就成全你吧?!碑斚?,皇上與大臣們一商議,就出了一個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晏殊克制著內(nèi)心的緊張,集中全部精力,很快把文章寫好交了上去。大家一看,交口稱贊?;噬鲜指吲d,對晏殊贊不絕口,并當場授予他一個相當于進士的學位,還吩咐人給晏殊安排一個官職,先讓他鍛煉一下,希望他日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晏殊做官之后,開始只在翰林院里擔任一個小小的秘書職務,官位低,薪俸少,日子過得挺清苦,當時,天下太平,京城里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朝廷官員幾乎都是三日一宴,五日一游,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晏殊也喜歡飲酒賦詩,愿意同天下的文人交往,可是他沒有錢,無法參加這些活動。于是,他每日辦完公事,就回到住地讀書,或者和他在京城求學的兄弟們一起討論古書中的問題。過了些日子,朝廷要選拔協(xié)助太子處理公務的官員。條件是:學問高、品德好。負責選拔的大臣們非常慎重,反復篩選、考察,一直也定不下來。因為選不好,就要受到皇上的責備。一天,忽然傳來皇上的一道御旨,要選拔官們把晏殊算上一個候選人。不少大臣都不知道晏殊是誰。一打聽,才知道是翰林院的一個小秘書。大家都挺奇怪,皇上怎么就看上了他?
原來,皇上聽說晏殊閉門讀書,從不吃喝玩樂,又想起晏殊在考場上的表現(xiàn),認為他是一位既有才氣、又忠厚勤勉的人。選這樣的人到太子身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所以,就親自點了晏殊的名。
晏殊上任前,照例到皇上那里去謝恩?;噬厦銊钏环螅挚渌]門讀書,不參加游樂,是個好青年。晏殊聽完皇上的夸獎后卻低下了頭,并向皇上說:“臣并非不想和文人們宴飲游樂,只是因為自己家貧無錢而不能去,如果臣有錢,肯定也會去的。我有愧皇上的夸獎?!被噬下牶笊顬楦袆?,一定要重用這樣誠實的人!從此以后,晏殊的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來越高,可他一直保持著誠實、勤勉的作風,至死都沒有改變。
生命感悟
每個人都希望身邊的其他人誠實,卻在有些時候,自己悄悄地背棄這個信念,許多是非也就隨之而來。謊言終究是謊言,說謊者因為永遠擔心有被拆穿的一天,而惶惶不可終日;誠實的人才無所畏懼,因為他在陽光下生活,所有一切都經(jīng)得起事實的孝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