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四:跟孩子的老師結成搭檔
美國教育家德特爾在《9個法則讓你的孩子成為學習高手》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們的孩子瑪姬今年八歲,我們對他的閱讀很擔心,因為他不喜歡閱讀,自己也無法獨立閱讀。我和妻子按照有關閱讀研究的許多建議去做,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讀書給他聽,在他的周圍也放滿了書,每周還帶他去一次圖書館。在孩子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規(guī)定他每天一小時的閱讀量,但是,所有這些方法對瑪姬似乎都沒有什么作用!
我們決定求救于瑪姬的老師,在跟老師長談過一次之后,老師把瑪姬調到了教室前排的位置,我們還讓瑪姬參加了老師推薦的學校舉辦的閱讀培訓班。一個學期的課程之后,瑪姬的閱讀成績與其他學科成績相比還是相差很多,在與他的新班主任交談過之后,瑪姬參加了學校的第二次閱讀診斷考試。結果表明瑪姬的問題主要是很容易漏過單詞或者整句話。于是老師們紛紛提出建議,有的讓瑪姬閱讀時候帶上一把尺子,有的建議我們讓瑪姬閱讀較為簡單的材料,也有老師建議讓瑪姬更為重視閱讀過程而非結果。
按照老師們的建議,不久瑪姬就讀完了《哈利·波特》系列的所有書籍,這在一年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而這其中,伯克老師給予我們的指導和幫助是最為有效的。
上面的這個例子暗示我們,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保持與孩子教師的緊密聯系,建成合作性質的搭檔關系,這樣的一種關系很可能會在你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提供一些你所意想不到的幫助。
如今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很少參與學校事務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們的父母只是確保他們享受到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確保他們按時到校,確保他們按時完成作業(yè)。
家長們或許也能夠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家長會,但是一般來說,學校和家庭之間確實存在著一條或許只有孩子才能逾越的鴻溝。
美國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戴安娜指出:“教師努力讓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可以提高孩子的出勤率,達到更高的升學率,減少留級的可能性,提高家長和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減少孩子的消極行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閱讀和數學測驗中得到令人滿意的分數。”
四年級男孩虎虎的母親說:
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和他的老師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最重要的一種方式是參加學校每周一次的拓展課,我作為兼職教師,把自己平時寫作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學校的孩子,并和孩子的老師做很好的溝通和交流。
初中數學老師喬老師說:
我認為教師和家長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系是非常必要的,家長應該主動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與教師要經常通通電話,見見面,這是知道孩子在學校各方面進展的重要途徑。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屬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認為,家長和老師的會面非常重要,因此他們每年都要組織三次會面,這些會面的中心議題都是關于孩子成長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經驗是值得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個家長學習和借鑒的。
作為家長,要和孩子的教師保持良好的關系,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美國種子大學附屬小學的老教師哈米斯科對家長應該如何和教師保持良好的關系提供了三條很好的建議,我們會在本章最后逐一列出,供每一位家長參考借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