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低起點并不可怕
人們常說,三歲看到老,起點決定終點。其實這話并不科學、理性,根本來說是片面的。
從小到老,從起點到終點,過程之中還有一個因素在起關鍵性的作用,那就是一個人的處事境界的高低。
所謂境界,籠統(tǒng)來說就是感知力,簡而言之就是主觀性,也就是一個人的思想所達到的高度或表現(xiàn)出來的情況。我們都知道:物質(zhì)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質(zhì)決定精神,精神又能反作用于物質(zhì)。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績,態(tài)度占85%,知識和智力只占15%。精神力量在我們一個人的一生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說: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
有些教師自認為以前基礎知識沒有鋪筑好,教書教了大半輩子,什么成績也沒有教出來,幾十年如一日還是一個普通的小教員;面對后起之秀的優(yōu)秀教師行列,更是深感自己一事無成。自認為本來自己的起點相較于別人就低,出現(xiàn)這樣不如意的結果也是早就預料到的,現(xiàn)在這樣正好印證了自己的預言??墒聦嵣希沁@種還沒有做就先否定自己的行為做法,才導致了更加消極的態(tài)度,以及最后真正的失敗。
鄧亞萍,這個家喻戶曉的乒乓皇后,后來的經(jīng)濟學博士,其無論哪個角色都在起點和境界的這堂課上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乒乓球這項體育運動是我們的國球。在我國,乒乓球就相當于巴西的足球一樣受人愛戴。每年都有一大批孩子投入到專業(yè)的乒乓球訓練之中,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斷。由此可見,想要在此運動中拔得頭籌是何等之艱難。
鄧亞萍,這個身高僅有1.55米的運動員,即使在乒乓球這項不需要高大身材的運動項目上也顯得過于矮小。對于自己過低的“起點”,她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以樂觀的心態(tài)從弱點中硬是找到潛在的優(yōu)勢,最后以堅韌的意志力熬過種種關卡。訓練累得實在動不了時,只要一聽到加油聲,一咬牙,挺過來了;遇到了難題、關口,教練一點撥,通了;比賽遇到困難,觀眾一陣吼聲,勁頭上來了,轉危為安。她最后獲勝后接受記者采訪坦言:太難了,競爭太激烈了,快撐不住了。這位乒乓皇后卻在自己事業(yè)最為輝煌的一刻退出了球場,而選擇了上學,開始了她人生中又一個起點幾乎為零的戰(zhàn)役。
她從最難的語言關開始逐一突破到了后來的博士學位,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在以后的采訪中,被人問及為什么要“自找麻煩”時,她說:“我想體驗不同的人生,我想證明給不看好我的人看,也證明給我自己看?!边@個就是高境界彌補低起點的人生精彩所在。
同樣是體壇的風云人物,讓我們再來看看NBA球星博格士:
幾年前,許多人喜歡看NBA的夏洛特黃蜂隊的比賽,特別喜歡看1號博格士上場打球。
博格士身高只有1.6米,在東方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說在即使球員身高兩米都嫌矮的NBA了。
據(jù)說博格士不僅是現(xiàn)在NBA里最矮的球員,也是NBA有史以來破紀錄的“矮子”。但這個“矮子”可不簡單,他是NBA表現(xiàn)最杰出、失誤最少的后衛(wèi)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甚至在高個隊員中帶球上籃也毫無所懼。
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當然不是,而是意志與苦練的結果。
博格士從小就長得矮小,但他非常熱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玩耍。當時他就夢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為籃球運動深受美國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喜愛,NBA更是全世界籃球的圣地,是所有愛好籃球運動的美國少年最向往的夢。
每次博格士都告訴他的同伴:“我長大后要去打NBA。”所有聽到他的話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為他們“認定”一個1.6米的“矮子”是絕不可能打NBA的!
他們的嘲笑并沒有阻斷博格士的志向,他用比一般高個人多幾倍的時間練球,終于成為全能的籃球運動員,也成為最佳的控球后衛(wèi)。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yōu)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小不引人注意,投球常常得手。
博格士不怕人嘲笑,也不計較自己的身高,他能夠巧妙地把自身的“劣勢”轉換成“優(yōu)勢”,所以,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奇跡!
每次看到博格士像一只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心里總忍不住贊嘆。對籃球的熱愛把他推向了本不屬于他的世界中,還為自己贏得了世人的認可和贊賞;不僅僅圓了自己的籃球夢,也給了同樣和他一樣“身材”矮小而酷愛籃球的球迷們心靈上的撫慰和現(xiàn)實中的希望,讓我們再一次見識到了高境界是無所不能的。
大量深入的研究表明,先天的才能與成功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起點高的人往往并不是最有成就的人;最有成就的人,有時卻是那些起點不高、境界高的人。
成功是怎樣得來的?它最需要的是一種堅強的精神品質(zhì),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柏殶o可奈唯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蹦呐率潜盔B,也可以先飛。而那些陷入失敗中的人士,他們的致命弱點恰恰是根本就不想飛、不肯飛,他們躲在公辦體制這頂“大傘”里,怕外面的風雨,怕太陽的熾熱,怕路途的坎坷,怕寒風的凜冽,怕秋雨的狂暴,怕黑夜的漫長,怕身心的疲憊,怕失敗,怕出丑,怕這怕那,到最后,人生都淹沒在“怕”的海洋里了。
養(yǎng)成一個崇高的人生境界并把它勇敢地付諸實踐,成功說來就這么簡單。面對一項實驗,勇敢面對;請你上一堂公開課,勇敢地準備;請你作大會交流,你勇敢地講述;交給你一個所謂的亂班,你勇敢地接受。每一次勇敢,或許都是一次陣痛,但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會。因為,成長的代價就是培養(yǎng)一種態(tài)度、境界,接受挑戰(zhàn)。
有人說,教師是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職業(yè),只要進入這個行列之中,就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這個觀點在現(xiàn)今來說,已經(jīng)可以稱之為“癡人癡夢”了。請從眼前的安逸、享受和懶惰中走出來吧。你享受了眼前,便不能享受將來;你現(xiàn)在怕吃苦,到頭來吃一輩子苦。
生物學家做過一項實驗:同種生物放在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一種是非常舒適的環(huán)境,一種是要通過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環(huán)境,結果永遠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而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生物卻過得非??鞓范议L壽。人也是一樣,凡是那些在艱苦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人。都是比較堅強、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人。我們?nèi)裟軓默F(xiàn)在開始“起飛”,還不算晚;從現(xiàn)在“起飛”,你的教育生涯一定能夠精彩美好。
讓我們培養(yǎng)出一種敢于吃苦的境界、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境界,還有向高起點發(fā)出挑戰(zhàn)的境界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