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到的皮膚狀態(tài)術語“正?!迸c皮膚病學的“正常”有所不同,皮膚病學意義上的正常也分為不同的皮膚狀態(tài)。健康的肌膚也需要精確地判斷皮膚的基本狀態(tài),以便于護理。這里介紹在皮膚表面進行的無損傷測定的方法,該類方法適用于評價健康肌膚的狀態(tài),并以這些方法為基礎,對皮膚進行分類。
(一)評價肌膚狀態(tài)的方法
. 肌膚表面形態(tài)
肌膚的表面有許多細小的縱橫交錯的條紋,這些條紋形成了肌膚表面的圖案,這種圖案是由硅樹脂通過對肌膚表面進行底片復制的方法得到的。年輕、健康、光滑的肌膚復制品具有明顯的細小皮膚圖案,相反老化干燥粗糙的肌膚沒有明顯的圖案紋理,如圖2-3所示。通過這種復制的方法對肌膚的變化進行放大觀察,能夠觀察到普通外部所不能觀察到的肌膚變化。實際上肌膚外部的變化正是肌膚內部變化的反應,特別是由于肌膚的角質化和肌膚老化所引起的變化。近年來這些特征圖紋可以通過計算機的影像分析來進行分析解讀。
2. 角質層的水含量
角質層的含水量一般在 0%~20%之間,用以維持角質層正常的功能和肌膚的健康狀態(tài)。如果角質層中的水含量降低,皮膚將變得松弛柔軟,并逐漸變得堅硬,從而產生皸裂和脫屑。實際上決定角質層水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天然保濕因子(NMF)。測量角質層水含量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是測量皮膚表面的高頻電導率。這種方法不是直接測量肌膚的水含量,但在不出汗的前提下,電導率與肌膚角質層水含量具有良好的對應關系。根據(jù)這一測試,肌膚可以分為中性肌膚、干性肌膚和油性肌膚三種。不具有明顯肌膚表面圖紋的較差肌膚含水量明顯偏低。
3. 經表皮的水分損失(TEWL)
角質層起到了防止皮膚水分流失的屏障作用,這種流失與汗液的分泌有所不同。TEWL值可以通過測量皮表的濕度梯度并進行計算得出。對于較差的皮膚狀態(tài),TEWL值往往較高,這說明角質層的屏障作用失效。
(二)皮膚狀態(tài)的分類
從前面的敘述可知,角質層的狀態(tài)是決定皮膚狀態(tài)的一個重要因素,皮膚脂質體的數(shù)量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以往皮膚狀態(tài)通常只根據(jù)角質層含水情況,被分為干性皮膚、中性皮膚和油性皮膚三類。過去常認為干燥和油膩是同一評價體系中皮膚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tài),并以此來評價皮膚的生理學參數(shù)?,F(xiàn)在認為濕度和油膩程度是獨立存在的,角質層中足夠的水分含量是角質層健康和正常角質化的結果,皮膚的油膩程度由皮脂腺決定。因而新的分類方法根據(jù)皮膚脂質體和水分含量將其分為四種狀態(tài):皮膚表面脂質體含量從正常至偏低,水分含量較高的是正常皮膚;水含量較低的皮膚被稱為干燥肌膚;同時含有較高的脂質體和水分的皮膚被稱為油性肌膚;另外還有一種干性肌膚,具有較高的脂質體含量,被稱為干-油性肌膚。判斷皮膚狀態(tài)對進行正確的皮膚護理是十分重要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