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讀了嗎?
得法課內(nèi) 得益課外——《魯濱孫漂流記》課外閱讀指導(dǎo)課教學實錄及反思
閱讀指導(dǎo)目標:
1.通過閱讀和交流,使學生了解《魯濱孫漂流記》的故事內(nèi)容,并能從魯濱孫的身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他的頑強與樂觀精神。
2.以一篇帶多篇,激發(fā)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確立正確的閱讀思想,讓讀書成為自己的生活習慣。
閱讀指導(dǎo)重點:通過對話交流,閱讀賞析,感受人物形象,得到讀一本好書的方法及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方法。
閱讀指導(dǎo)難點:從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中去感知人物品質(zhì),并且能入情入境。
教學理念:為學生搭建閱讀交流平臺,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在交流中展示讀書收獲,領(lǐng)悟讀書方法,品味閱讀樂趣。達到得法課內(nèi)得益課外的效果。
教學班級:四年級三班
一、課前談話,引出名著
師:孩子們,請你們閉上眼睛,雙手交叉放在肩膀上,對自己的心靈說:我愛讀書,我真的愛讀書,我真真的愛讀書!
師:心動不如行動,我的孩子們,咱們帶著這種心動去行動吧!上課!在這學期第四周的星期一第二節(jié)課,我和你們及在座的一二三年級的老師,一起重溫經(jīng)典,感受安徒生,知道了安徒生不僅是一位童話大師,他還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一位激情詩人,一位十九世紀享有盛譽的旅行家。此外,他還是一位杰出的剪紙藝術(shù)家。我們重溫了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那一個個親切的故事,一幅幅熟悉的圖畫,都已在我們心中……產(chǎn)生溫暖的感動??刹皇菃??下課了,善良的周正平滿含熱淚對我說:“我覺得賣火柴的小女孩太可憐,我很同情她。”樂于表達的保新妤,抱著我的腰說:“這樣的閱讀課,我感覺心里甜甜的?!痹S多孩子信心滿滿,都說自己要和好書交朋友。同學渴望讀書的熱情多高漲??!我又是多么感動啊!我就趁熱打鐵,給大家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讀《魯濱孫漂流記》。讀了嗎?
生:讀了。
師:真可愛,看來你們一天一天在長大。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文學名著更是人類的靈魂,它連接著歷史與未來,寄托著我們的夢想。今天這節(jié)課外閱讀課,我們就一起來走近《魯濱孫漂流記》,與好書交友。(出示魯濱孫圖片)你們看,這位衣衫襤褸,身體強健,置身荒島,表情堅毅樂觀的人就是《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孫。著名作家楊紅櫻阿姨說過這樣一段話,誰愿意讀一讀?(投影出示)指名讀:
“《魯濱孫漂流記》——這是男孩子必讀的一本書,同時我覺得不但值得男孩子讀,也值得女孩子讀,因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也要面對、解決困難??催^這本書,她們同樣會受到啟發(fā),變得勇敢,變得堅強,從而學會生存,成為一個成功者”。
二、全面了解名著及魯濱孫
師:據(jù)我了解,同學們都很喜歡這本,也都讀過很多遍,誰能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有的書名是《魯濱孫漂流記》,有的書名是《魯濱遜漂流記》,他是不是同一個人?
師: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因為這本書是譯文版小說,音譯不同,所以名稱不同。其實都是同一個人。好,誰愿意簡要地告訴大家,你讀了這本書之后有什么收獲?
生:魯濱孫的精神給了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生:我懂得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就能生存下來!
生: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今后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我一定會努力克服,不再依靠老師和父母!
師:皮的略福說過,書是為會讀書的人準備的,你真會讀書。我們知道讀一本書就是要從中受到啟迪,懂得道理的。
師:好,當你接觸這本書時,你是怎么從整體上了解他的?
生:我先看封面、作者、作品導(dǎo)讀、序言、目錄,再讀正文。
師:你是個做事很有條理的孩子,這對我們理解全書是很有幫助的。老師告訴你,我們在讀書之前都應(yīng)該先看看作者和作品導(dǎo)讀。
這是看一本書的捷徑。這就是作者和作品導(dǎo)讀:(投影出示)誰替老師讀一讀?一生讀,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你從明白了什么?
作品導(dǎo)讀:笛福是英國18世紀啟蒙文學的重要作家,1660年出生在倫敦,著述500多部作品,他的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fā)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孫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jīng)發(fā)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huán)畫,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他也成為英國現(xiàn)代文學鼻祖,歐洲“現(xiàn)代小說之父”。
師:你從作品導(dǎo)讀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是英國的笛福,他很了不起,《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人們最喜愛的文學名著。
生:我知道了笛福寫這部書的來歷。
師:是啊,任何作品的誕生,都與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笛福因為《魯濱孫漂流記》而成為(歐洲小說之父),足以見得這本書不是一本一般的書,誰能說說這本書主要寫了什么?
生:文中主要寫了魯濱孫因乘船遇風暴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終于成功地返回英國的事。
三、品讀縮寫本,感悟閱讀方法
(一)回顧《梗概》,用心體會味
師:剛才我們從整本書中知道了這么多,老師謝謝你們,老師在雙休日給大家發(fā)了《魯濱孫漂流記》的縮寫本,希望你們能和父母一起親子共讀,你們讀完了嗎,讀完之后告訴大家,你使用什么方法細細品味的,
生:我是我是一邊讀文字,一邊看書上的插圖,一邊想畫面所講的內(nèi)容,來感受魯濱孫的精神的。(板書:讀文字——想畫面)
生:我是邊讀邊做了批注,還摘錄了一些好詞佳句。
師: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們的這些閱讀方法非常好,我們大家都要向你們學習。相信你們讀了梗概部分,有很多收獲。誰來先談?wù)勀阕x后的感受?你說。
生:我從故事梗概里知道了魯濱孫遇到了冷、餓、野人的威脅的困難,并用了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yǎng)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群分養(yǎng),救下“星期五”為伴辦法解決了。從中體會:魯濱孫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求生存的精神。(投影出示插圖)
師:由此看來,困境是命運賜給勇敢者的一筆財富!
生:我摘抄了一些妙語佳句,我很喜歡。我讀給大家聽吧!
◎世界上一切好東西對于我們,除了拿來使用之外,沒有別的好處。
◎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一個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會覺得,被上帝從罪惡中救出來,比被上帝從患難中救出來,幸福更大。從中可以看出魯濱孫這一形象所體現(xiàn)出來的進取精神和挑戰(zhàn)自然的信心與勇氣。
師:你很會讀書,摘妙語佳句是最好的方法。
生:書已經(jīng)讀完了,我覺得魯濱孫有堅持贏得一切的精神!媽媽說,只要我向魯濱孫學習一點堅持,那么,我們的面前就會打開一扇光明的大門!
生:我對魯濱孫十分佩服。現(xiàn)在,我們每天都過得十分輕松,洗衣服這種家務(wù)活基本都是由家長干,我們偶爾才幫助一次。我一天的主要任務(wù)就是學習,我向父母說,我一天上了幾節(jié)課,打掃了衛(wèi)生,做了多少作業(yè),每天還要擠公交車上學,真是累死我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和魯濱孫一樣,到了一個一無所有的荒島,沒有父母的幫助,我們能生存多久?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也要學習他的樂觀生活態(tài)度,堅持不放棄,克服困難的精神。
師:說得真爽,老師相信,你在未來的成長路上,有魯濱孫精神的鼓舞,你的人生一定會很精彩!
師:剛才聽了這幾個同學發(fā)言,老師心里暖暖的,是啊,不少名著,人們之所以喜歡它,是其中的一些語言常常給人們很好的啟示,給人們帶來精神力量,可以說它是給處于逆境中的絕望者的一劑良藥!讀書是幸福的,交流更是快樂的,你們把快樂傳遞給了我,我也想把我的快樂傳遞給你們。其實,我讀了梗概部分,我非常欣賞的是魯濱孫說的話,今天拿來和大家共勉(深情地誦讀;投影出示):
(1)我的脾氣,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絕不放手的。(2)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絕不能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3)我們老是感覺到缺少什么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師:說說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一個什么樣的魯濱孫?
生:我好像看到了魯濱孫像盤古一樣,頂天立地,堅忍不拔、性格堅強,很偉大!
生:我覺得魯濱孫是一個知足的人,會感恩的人。
(二)匯報精彩片段,升華情感
師:讀書啊,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多讀一遍,就多了一層理解,多了一份感受。
讀了精彩片段,與梗概相對比,想想哪個地方最精彩,理由是什么?
生:我認為他列出的“好處”和“壞處”這個地方最精彩。因為,魯濱孫能把心里活動過程像商業(yè)簿一樣對照來寫,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師:其實,楊老師也是這么認為的。咱們看到底精彩在哪里?(出示“我”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并將其中的“你”改成“我”,一起讀讀)
師:現(xiàn)在自己對照讀一讀,想想這樣一個表格,給魯濱孫帶來了什么?
生:我想,這個表格給魯濱孫帶來了勇氣,他發(fā)現(xiàn)情況雖然很糟糕,但是自己還是幸運的,還沒有完全處于絕境。
生:我認為,這也使魯濱孫接受現(xiàn)實,一心想著往前走。
生:對!我覺得他通過對照也得到了要頑強活下去的理由。
師:魯濱孫自己是怎樣認為的呢?我們來讀一讀他的話。
生(齊讀):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師:魯濱孫面對困境好壞處分析啟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身陷絕境,只要心不死,就一切都還有希望。而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才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F(xiàn)在請大家試著用“魯濱孫是……的人,因為……”來說一句話。
生:一個不愿向命運低頭的人,面對命運棄他于孤島,能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努力改變不幸的命運。
生:一個善于調(diào)整心態(tài)的人,他經(jīng)歷了三次心態(tài)調(diào)整,逐步解決了生存問題、生活問題及安全的問題。
生:一個不怕孤獨的人,他以貓狗為伴,以記日記來消除寂寞,活得充實。
生:一個以苦為樂的人,島上生活條件艱苦,他仍不斷自我安慰,盡量改善生活;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面對不幸,他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熱情地投入到改變生活中去。
師:真是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讀者。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魯濱孫”已經(jīng)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讀了這部小說,老師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請大家齊讀“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
師:或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遇到魯濱孫這樣的困難,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和善于創(chuàng)造生活的聰明才智,我們才會走出困境,變得頂天立地,這也是魯濱孫為我們寫下的一首生命的贊歌!
我們交流到這里,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魯濱孫從船上搬來的東西里有一些麥子,他用那些麥種反復(fù)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種、怎么收糧食的。
生: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開始教化他,對于一個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生:泡泡中提到“魯濱孫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那段描寫很細致,讓人感到快樂”,不知是怎樣的細致。
生:梗概是以別人的口吻寫的,精彩片斷卻是以魯濱孫自己的口吻寫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誰的口吻寫的。
結(jié)合學生疑問,鼓勵學生閱讀原著。
四、總結(jié)延伸
師:問題是開啟知識的金鑰匙,心動不如行動,請大家齊讀:
好書推薦:(投影出示)“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現(xiàn)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這句話。這本書向我展示了魯濱孫自信、自立、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勇于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告訴我魯濱孫靠自己的誠實、善良、智慧和堅毅,去創(chuàng)建、去開拓。我想我應(yīng)該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向他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社會,為了父母,更是為了我們的將來。
師:今天我們走進名著,感受魯濱孫。以后我們還將繼續(xù)與經(jīng)典書籍為伴,汲取精神力量吧!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教后反思:
執(zhí)教課外閱讀指導(dǎo)課,說心里話,是我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挑戰(zhàn)。但通過這兩次上課外閱讀指導(dǎo)課,我也有一些收獲,加強課外閱讀指導(dǎo):
1.老師做好課外閱讀的推薦工作。在二年級,我讓學生在暑假讀了《安徒生童話》。開學了,在學校上研討課時,我執(zhí)教了一節(jié)《重溫經(jīng)典感受安徒生》的課。學生們是那么地喜歡,讀書的熱情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了。我們覺得小學是一個讀書的黃金的年代,也是為孩子們的一生的成長打底色的一個階段。如果在這一個階段,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的興趣,能夠讓學生讀更多的書,為他打開一個感受經(jīng)典的大門。那么學生將來感受生活的境界就會不一樣了,而且由此形成的對生活的情感、生活價值觀也會不一樣。那么,今天讓學生多讀書,就是為他鋪墊著明天的幸福生活之路,在課外閱讀這一點上,我作為語文教師應(yīng)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因此,我在寒假,又給學生布置讀了《魯濱孫漂流記》。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2.親子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一條最佳途徑。
《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要感悟其中的一些精神,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上這節(jié)課前,我把六年級的一篇課文《魯濱孫漂流記》,打印裝訂成縮寫本,讓學生和家長來個親子閱讀,共同書寫讀書感悟,使學生在家長的指導(dǎo)下去讀書,這樣更好地理解了這個故事,為順利上好這節(jié)讀書匯報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做到了得法課內(nèi),得益課外。
3.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和體會交流的機會。從課堂效果看,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被調(diào)動,理解得也比較到位。在教學中,我作為教師十分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能傾注全身心的情感和語言帶領(lǐng)學生去了解書,去走入書中的人物及故事,并理順讀書方法,做到了得法課內(nèi),得益課外。
我將繼續(xù)在我班實行我的課外閱讀計劃,讓課外書成為我們師生共同成長的氧吧!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主編顧振彪寄語:
近百年,一方面語文獨立設(shè)科,取得驕人的成績,另一方面語文水平不斷下降,社會上時不時發(fā)起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責難和批評。有識之士都在嚴肅思考:這到底怎么回事?原因可以很多,但有兩條是基本的:學生讀得太少,讀得又不得法。在應(yīng)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只讀幾本薄薄的教科書,到多加上一些教輔書,而把其他書尤其是課外書一律視為閑書,廢置不讀。這樣少的閱讀量,怎么學得好語文?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說,國外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像辭典一樣厚,在桌子上豎得起來,我們中國的語文教科書則是一些小薄本,分量相差太大。國外中小學生的閱讀量遠遠超過我國。呂叔湘先生還說,根據(jù)他自己學習語文的經(jīng)歷,他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只有百分之三十得之于課內(nèi)。他還詢問一些語文學得好的同志,跟他都有同感。因此,呂叔湘先生大聲疾呼,中小學生要大量閱讀,每學期讀80萬至100萬字也不算多?,F(xiàn)在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義務(wù)教育階段一至九年級的閱讀量不少于400萬字,那是底線。但實際情況是,往往還達不到這標準。周作人是漢奸,但學問還是很大的,他就說過:“看初中國文一冊里大抵只有十分之一的真國文材料,此外都是垃圾,學生在一學期中只讀過這一點兒國文,無論他怎樣用功,真心想學寫作,怎么能行呢?世間說現(xiàn)今中學生國文程度差,這有如虐待繼子的三天給他吃一頓飯,卻說他長不肥,豈不是冤哉枉也么。”(周作人:《談國文》)
課外閱讀必須重視。在重視課外閱讀的同時還要重視課外閱讀指導(dǎo)。
呂叔湘先生說:“課外閱讀的指導(dǎo)很重要?!蹦阒笇?dǎo),可以告訴他哪些書是值得看的,哪些不值得看,看書應(yīng)該怎么個看法,注意哪些。有了適當?shù)闹笇?dǎo),他就更容易得益。假如放任呢?那就可能收到的效果很差。不值得看的,他在那里看;很好的書,他也草草了事看過去,沒把當中的好東西看進去,沒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有,學生里面是一部分喜歡看書,一部分有時看有時不看,還有一部分學生就是不喜歡看書,喜歡踢球,喜歡干別的。要是我們把課外閱讀抓起來,就能夠把喜歡看書的學生由少數(shù)擴大到多數(shù),這對課內(nèi)教學有很大幫助。”(呂叔湘:《關(guān)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問題》,《重讀呂叔湘·走進新課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楊西英老師重視課外閱讀指導(dǎo),上好課外閱讀指導(dǎo)課,與呂先生的論述不謀而合。除了這類課以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舉辦讀書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組織學生課外讀書小組,展示課外閱讀摘抄本、筆記本等等。
楊老師文章的標題是“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對于這句話的含義,一般理解為:引導(dǎo)學生在課內(nèi)把握閱讀的策略和方法,又引導(dǎo)學生把這些策略和方法用之于課外閱讀,從而使學生在課外的大量閱讀中獲益。因此,學生的課內(nèi)外閱讀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指導(dǎo)課外閱讀應(yīng)該緊密聯(lián)系課堂閱讀教學。不知楊老師和廣大老師意下如何?
(此文發(fā)表于2011年第7-8期《作文閱讀個性化》課題???/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