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有保護肝臟作用的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幾種。
1.葡萄糖 是機體各種活動和一切合成代謝所需要能量的主要來源。具有促進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肝細胞內(nèi)肝糖原的含量、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同時還可抑制肝糖原的合成,有利于肝細胞的恢復。但過量使用,可致腹脹、低血鉀、高血糖等不良反應。臨床上僅針對食欲嚴重減退及頻繁嘔吐的肝炎患者短期使用。
2.三磷腺苷(ATP) 是一種輔酶,參與體內(nèi)脂肪、蛋白質(zhì)、糖及核酸等的代謝。在體內(nèi)分解為二磷腺苷(ADT)時釋放大量能量供機體所需。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每次20~40毫克,每日1~3次,肌內(nèi)注射或靜脈注射。
3.輔酶A(CoA) 是從干酵母中提取的一種乙酰化輔酶,對糖、脂肪、蛋白質(zhì)代謝均起重要作用??捎糜诟窝?、肝硬化及肝性腦病等。肌內(nèi)注射或靜脈注射每次50~100單位,每日1~2次。
4.肌苷 又名黃嘌吟核苷。能提高體內(nèi)三磷腺苷水平,并轉變?yōu)槎喾N核苷酸,參與能量代謝與蛋白質(zhì)的合成,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诜?00~400毫克/次,每日3次;亦可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5.肝泰樂 又名葡萄糖醛酸內(nèi)酯;是構成結締組織的重要成分,能與肝臟及腸內(nèi)毒性產(chǎn)物結合成無毒的物質(zhì)從尿液中排出。此外,尚可增加肝糖原,降低脂肪在肝內(nèi)的蓄積。可用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中毒性肝損傷等。成年人口服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肌內(nèi)注射每次100~200毫克。
6.肝樂 又名二氯醋酸二異丙胺。為維生素B15的活性成分,可改善肝功能,促進損傷肝細胞的再生,減少肝臟脂肪的沉積。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肝功能障礙。成人口服每次40毫克,每日3次;兒童每次20毫克;肌內(nèi)注射或靜脈注射20~60毫克,每日1次。
7.復合磷酸酯酶片 又名502、復合酶片,系由大麥芽根莖提取并純化制成的一種多酶劑,具有促進人體正常代謝的作用??捎糜诩?、慢性肝炎與肝硬化等。成年人口服每次100~150毫克,每周2次;兒童每次50~100毫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