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藥,又稱乙酰水楊酸、醋柳酸,是非激素類抗炎藥水楊酸類的代表性藥物。它小劑量使用可解熱止痛,大劑量應用有抗炎作用,可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發(fā)熱,關節(jié)、肌肉疼痛或頭痛。
阿司匹林的用量用法是很有講究的,如用于解熱鎮(zhèn)痛,則每次0.3~0.6克,每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服1次。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時,每次0.5~1.0克,每日4~6次,以不出現(xiàn)耳鳴和眩暈為限。本藥宜在餐后口服,以減少對胃的刺激。用量以充分緩解癥狀而不引起中毒為原則,老人酌減量。開始量應該用至腫痛基本消退后,減至維持量。
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應有:①胃腸道反應。上腹不適、燒灼感、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者出現(xiàn)胃腸道潰瘍,出現(xiàn)黑糞或隱血,以至嘔血;約10%的病例出現(xiàn)轉(zhuǎn)氨酶升高等肝功能異常情況。②神經(jīng)系統(tǒng)??梢姸Q、耳聾、眩暈、頭暈和頭痛等。③血液系統(tǒng)??梢鹧“鍦p少、凝血酶原減少和粒細胞減少,出現(xiàn)貧血及紫癜。④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頭、面、頸、胸部和四肢潮紅,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性水腫、喉頭水腫、蕁麻疹、嚴重哮喘甚至休克等。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時,可出現(xiàn)水楊酸中毒反應,如精神錯亂、酸堿平衡失調(diào)、高熱、昏迷、肺腦水腫、心力衰竭、腎衰竭甚至死亡。
為減輕或消除服用阿司匹林后的不良反應,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
(1)使用腸溶阿司匹林,在餐后服用,或與牛奶同服,或加服碳酸鈣、氫氧化鋁或三硅酸鎂(三矽酸鎂),均可減輕胃腸道反應。加用西咪替?。浊柽潆遥┛煞乐刮秆准拔笣儼l(fā)生。棄用已潮解的阿司匹林。
(2)發(fā)現(xiàn)耳鳴時應減量,至耳鳴消失為止。聽力減退應暫時停藥,到聽力恢復正常后再從小劑量開始,以免發(fā)生永久性耳聾。
(3)加強觀察大便。每周查大便隱血1次,每2周查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1次,以便對癥處理。必要時,加服維生素K。
(4)出現(xiàn)變態(tài)反應,應立即吸入色甘酸鈉,癥狀緩解后給予腎上腺素、氨茶堿與氫化可的松。
(5)嚴重水楊酸中毒時,吸氧,洗胃,硫酸鎂導瀉,使用由藥用炭(活性炭)(2份)、氧化鎂(1份)和鞣酸(1份)組成的解毒劑,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K,必要時使用中樞興奮劑,糾正酸中毒。
由此可見,阿司匹林雖是個應用多年的普通藥物,但仍需在醫(yī)生的嚴密指導下使用,以便防治各種不良反應,避免嚴重后果發(fā)生。
近年來,推出了許多阿司匹林衍生新制劑。如貝諾酯(撲炎痛)、抗炎松、腸溶阿司匹林和水楊酸鎂等。它們保持了阿司匹林原有的消炎、鎮(zhèn)痛、解熱的功效,又減輕了對胃腸道的刺激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且毒性小,排泄慢,適宜長期大量應用,療效又強阿司匹林數(shù)倍。盡管如此,使用阿司匹林類藥物仍有禁忌證:①胃炎、潰瘍病、肝病、腎病患者慎用或禁用。②心臟明顯擴大者。③有出血傾向、血小板減少者。④過敏體質(zhì)、哮喘和鼻息肉患者。⑤孕婦慎用,防止畸胎。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