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
取穴:腎俞,大腸俞,阿是穴。
灸法:每次選2~3個穴位,將艾卷的一端燃著,先靠近皮膚,以后慢慢提高,直到病人感到舒快時即固定在這一部位。連續(xù)熏灸10~15分鐘,至局部發(fā)紅為度。每日灸治1~2次,10次為1個療程。
用途:適用于慢性腰肌勞損。
方法2
取穴:腎俞,大腸俞,秩邊。
灸法:將艾卷的一端燃著,先靠近皮膚,以后慢慢提高,直到病人感到舒快時即固定在這一部位。艾卷距皮膚的距離一般保持在3厘米左右。每穴艾灸5~10分鐘,穴位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2~3日。
用途:適用于慢性腰肌勞損。
方法3
取穴:腎俞,大腸俞,腰陽關,阿是穴。
灸法:取新鮮生姜一塊,切成厚約0.3厘米的生姜片,大小視施灸部位及所用艾炷大小而定,用針于中間穿刺數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上置艾炷點燃施灸。如病人在施灸過程中覺局部有熱痛感,可將生姜片連同艾炷向上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或隨即更換艾炷再灸。以至局部皮膚潮紅濕潤為度。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施灸4~6壯,每日灸治1~2次,10次為1個療程。施灸時,若病人感覺灼熱不可忍受時,可將生姜片向上提起,稍停后放下繼續(xù)施灸,直到局部皮膚潮紅濕潤為度。
用途:適用于慢性腰肌勞損。
方法4
取穴:壓痛點,腎俞,大腸俞,腰陽關,承山。
灸法:施灸前先行針刺手法,得氣后留針不動,然后再以艾卷點燃后施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施灸1~2壯,隔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
用途:適用于慢性腰肌勞損。
方法5
取穴:命門,腎俞,阿是穴。
灸法:取當歸、白芍、紅花、川斷、狗脊、公丁香、桑白皮、升麻、川芎、木香各10克,乳香、沒藥各6克,全蝎3克。上藥研末,用時以75%乙醇調制成厚約3厘米的藥餅,并用細針在藥餅上戳數孔,置于穴位上,再置艾炷點燃隔藥餅施灸,每穴5~7壯,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用途:適用于淤滯型腰肌勞損,癥見腰痛如針刺,痛有定處,痛處拒按,夜晚加重。上藥加入附子5克,杜仲葉10克,適用于腎虛型,癥見腰部酸痛,綿綿不止,喜按喜揉,腰膝無力,勞累時加重,臥則減輕;上藥加入細辛5克,威靈仙10克,適用于腰部冷痛重著的風、寒、濕型腰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