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家庭氧療護理

        家庭氧療護理

        時間:2023-04-11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重疊綜合征患者在夜間睡眠時可產生更為嚴重的低氧血癥。肺動脈高壓是COPD發(fā)生慢性肺心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紅細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紅細胞集落形成單位分化成熟為紅細胞,從而導致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血液黏滯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夜間低氧可導致腎血管收縮,從而影響腎臟的血流動力學、損害腎功能。

        (一)夜間低氧血癥

        導致COPD加重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多為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的關鍵在于低氧血癥或合并高碳酸血癥的發(fā)生、發(fā)展。許多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低氧血癥開始于夜間、多發(fā)生在夜間或夜間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夜間低氧血癥主要是指夜間睡眠狀態(tài)的低氧。衡量夜間低氧的指標是平均夜間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或平均夜間SaO2低于90%時間和此段時間占睡眠記錄時間的百分比,而不是氧飽和度下降的最低值,約45%的COPD患者存在具有臨床意義的夜間低氧血癥。不同類型的COPD患者其夜間低氧模式不盡相同:紅喘型患者夜間低氧程度相對較輕,隨睡眠的不同分期呈階段性平坦性下降;紫腫型患者夜間低氧程度較重,多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而且此型患者易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COPD患者夜間最低SaO2多發(fā)生在快動眼睡眠時相(REM)。

        1.夜間低氧血癥的發(fā)病機制 COPD患者夜間低氧血癥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

        (1)通氣量的病理性下降:引起睡眠期間通氣量病理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為:①睡眠中COPD患者上氣道擴張肌松弛,導致從睡眠開始即出現(xiàn)上氣道阻力的增加,REM時相達到最高峰。上氣道阻力增加在減少通氣量方面起重要作用。②在REM時相肋間肌張力減低,以致胸廓活動減弱,引起潮氣量減低。其他輔助呼吸肌群在REM時相的松弛,也影響到COPD患者的通氣。③COPD患者在睡眠中可出現(xiàn)呼吸暫停和低通氣。

        (2)通氣-血流比值失調:COPD患者睡眠狀態(tài)下肺泡通氣不足使肺泡通氣量和血流量不相匹配,通氣-血流比值降低,這種現(xiàn)象在REM時相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而在頻繁的微覺醒和較長時間的淺睡中還會出現(xiàn)死腔通氣增加。此外,睡眠期間咳嗽反射減少導致氣道分泌物潴留。上述因素共同導致COPD患者睡眠期間通氣-血流比值顯著失調。

        (3)睡眠中呼吸驅動作用減弱:研究發(fā)現(xiàn),COPD患者白天呼吸驅動作用增強,但在睡眠狀態(tài)下中樞的呼吸驅動作用減弱或鈍化。睡眠狀態(tài)對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其結果是機體對夜間低氧的刺激不能發(fā)出相應的神經沖動、加強呼吸運動,這成為夜間低通氣和夜間低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對刺激反應的減弱程度在REM時相尤為嚴重。重度COPD患者的中樞驅動作用出現(xiàn)神經通氣解偶聯(lián)現(xiàn)象,更加不能維持有效的通氣和氧氣供應。驅動作用的減弱是睡眠通氣減低的中樞性原因。

        (4)呼吸肌疲勞:COPD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yǎng)不良,長期的、繁重地克服氣道阻力工作和營養(yǎng)不良,使得COPD患者呼吸肌肉處于疲勞狀態(tài)。睡眠中神經肌肉活動降低會加重和降低疲勞的呼吸肌的工作效率。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進行呼吸肌鍛煉可改善患者的夜間低氧血癥。

        (5)COPD合并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SAHS):COPD與SAHS同時存在稱為“重疊綜合征”。重疊綜合征患者在夜間睡眠時可產生更為嚴重的低氧血癥。在相同的FEV1和FEV1/FVC的情況下,重疊綜合征患者與單純的COPD患者相比,其PaO2更低,PaCO2更高,且更易產生肺動脈高壓、右心衰竭和高碳酸血癥。

        2.夜間低氧血癥對機體的影響

        (1)夜間低氧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夜間低氧血癥導致心肌對血流的需要量增加,有研究發(fā)現(xiàn)近30%的COPD患者睡眠缺氧時其最大心肌血流量超過極限運動試驗時的需要。睡眠中心臟負荷的增加和心肌血流量的不足是導致COPD患者夜間心律失常以至猝死的直接原因。重疊綜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發(fā)生的頻率和程度都會顯著重于單純COPD者,嚴重者會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及死亡。肺動脈高壓是COPD發(fā)生慢性肺心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COPD患者夜間低氧血癥導致肺血管收縮,進而引起夜間肺動脈壓升高,一些患者還會出現(xiàn)白天和持續(xù)的肺動脈高壓。血流動力學研究顯示,COPD患者夜間低氧發(fā)生時伴有肺動脈壓的升高,特別是發(fā)生在REM時相重度和延時的低氧血癥,而且血氧飽和度的減低與肺動脈壓的增高呈顯著的相關性。

        (2)睡眠障礙和睡眠質量下降:COP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咳嗽、氣道分泌物多、呼吸困難等,其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原因。缺氧和高碳酸血癥導致覺醒(包括微覺醒)的頻繁發(fā)生,嚴重破壞正常的睡眠結構?;颊咚哔|量較差表現(xiàn)為入眠延遲、睡眠效率降低、總睡眠時間減少,睡眠片段及淺睡眠增多,覺醒(包括微覺醒)次數(shù)增多,日間嗜睡等。睡眠障礙是影響人體肺功能的因素之一,同時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3)紅細胞增多:缺氧會刺激紅細胞生成。睡眠時低氧血癥患者清晨紅細胞生成素水平會增高。最近的研究表明,COPD患者夜間促細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僅發(fā)生于血氧飽和度低于60%者。紅細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紅細胞集落形成單位分化成熟為紅細胞,從而導致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血液黏滯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

        (4)其他:夜間低氧血癥及睡眠障礙可導致COPD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夜間低氧可導致腎血管收縮,從而影響腎臟的血流動力學、損害腎功能。低氧還可引起低氧性肝炎的發(fā)生。重度缺氧會通過機體釋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質,如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A2等對人體的多個器官造成損害。

        3.夜間低氧血癥的治療

        (1)氧療:充分的夜間氧療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夜間低氧血癥,與吸空氣患者比較氧飽和度下降的次數(shù)和嚴重程度明顯減少。長期氧療與夜間氧療比較,多數(shù)學者更傾向于長期氧療。長期氧療對COPD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血液學特征、肺生理和精神狀態(tài)都可能產生有益的影響。對重度低氧的患者長期或夜間氧療可延長患者的生命,但對輕中度低氧患者能否延長存活率尚不肯定。

        (2)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IPPV)治療:近年來,有學者嘗試將NIPPV用于COPD穩(wěn)定期的康復治療。從理論上講,對穩(wěn)定期COPD患者,夜間NIPPV可通過改善肺通氣,降低內源性呼氣末正壓(iPEEP)和呼氣末肺容積,降低上氣道阻力,改善呼吸肌的功能等機制使夜間低氧血癥得到改善,從而使COPD患者受益。Schonhofer和Krachman等對高碳酸血癥患者給予2個月的夜間NIPPV治療后,患者白天的血氣情況明顯改善,步行距離增加,提高COPD患者的睡眠效率和總睡眠時間。但也有的研究結論與此不同,美國丹佛醫(yī)療中心的一項研究認為,單純應用NIPPV可以改善清醒狀態(tài)下呼吸?。ㄖ饕俏鼩饧。┑墓ぷ髂芰?,但對于通氣功能和夜間低氧的改善不肯定。總之,對使用NIPPV治療COPD夜間低氧血癥的適應證、近期及遠期療效、依從性等,目前尚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各家的結論也不盡一致。

        (3)藥物治療: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一些藥物對夜間低氧血癥可能有一定效果,如茶堿、溴化異丙托品、阿米三嗪等。研究認為,口服茶堿可改善夜間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但對睡眠質量有干擾。M受體阻滯藥溴化異丙托品可改善COPD患者整夜的SaO2,有研究者認為低氧血癥的發(fā)生可能與膽堿能的緊張性有關。阿米三嗪是一種新型呼吸興奮藥,可提高外周化學感受器對刺激的敏感性,除了在白天使COPD患者通氣增加外,還可以增加夜間的SaO2,該藥對睡眠質量影響很小。

        (二)長期家庭氧療

        COPD患者由于長期缺氧,肺血管收縮和重建,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而形成肺動脈高壓。長期缺氧引起代償性紅細胞增多癥,使血黏滯度增高,增加肺血流阻力,加重右心負荷。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也是進行性的、大多數(shù)不可逆。為減輕缺氧對這些臟器造成的損害,延緩病情進展,這時患者需要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家庭氧療或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長期家庭氧療(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LTDOT)是指患者脫離醫(yī)院環(huán)境后返回社會或家庭而施行的長期氧療,其目的是糾正低氧血癥和減緩肺功能惡化,延緩肺心病的進展,提高生存率,改善神經精神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1.氧療的作用

        (1)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率:現(xiàn)代氧療的兩項多中心試驗,即美國夜間氧療試驗(NOTT)和英國醫(yī)學研究協(xié)會(MRC)的家庭氧療試驗,前者比較了每日氧療17.7h和僅夜間氧療12h的結果,后者則比較了每日氧療15h和完全無氧療對生存期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持續(xù)家庭氧療可延長有低氧血癥的COPD患者的壽命,其壽命與每天吸氧時間的長短有關。

        (2)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氧療不僅可以減輕靜息狀態(tài)下的呼吸困難,還可以改善活動后氣短,增加日間活動范圍,提高運動耐力。接受LTDOT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減輕,睡眠改善,心理和精神也得到改善,還減少了急性加重的發(fā)生率,降低了住院頻率,減輕了病人的醫(yī)療負擔,因而提高生活質量。

        (3)改善COPD患者的神經精神癥狀:患者因長期慢性缺氧,可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智力下降、定向力障礙、抑郁、煩躁等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其輕重與慢性低氧血癥的程度有關。LTDOT可以改善大腦的缺氧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進而減輕這些神經、精神癥狀。

        (4)降低肺動脈壓,阻止或延緩肺心病的形成與發(fā)展:肺動脈壓水平是決定COPD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持續(xù)的肺動脈高壓最終會導致右心衰竭。氧療對肺動脈壓的作用受以下因素的影響。①氧療時機:要在早期為COPD患者實施氧療;②氧療時間:每天氧療時間越長,對肺動脈壓的改善越明顯;③肺動脈壓水平:氧療對于輕、中度肺動脈高壓的改善效果好;④個體差異:COPD患者對缺氧以及氧療的反應性存在個體差異性,每日吸氧15h以上能阻止大多數(shù)重癥COPD患者肺動脈高壓的惡化。LTDOT可使紅細胞壓積減小(通常在氧療后4~6周出現(xiàn)),血液黏稠度降低,進而使心肺供氧增加,進一步改善心功能,延緩肺心病的發(fā)展。

        2.氧療的臨床指征 目前所推薦的標準(主要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為:①COPD緩解期病人休息狀態(tài)下呼吸室內空氣,PaO2≤55mmHg(1mmHg=0.133kPa);②有肺心病、肺動脈高壓或紅細胞增多癥的病人,休息狀態(tài)下呼吸室內空氣,PaO2≤59mmHg;③運動或睡眠時PaO2≤55mmHg的低氧血癥者。

        吸氧流量為足以將PaO2提高至65mmHg或SaO2≥90%的氧流量大小。除了在運動和睡眠時需要吸氧外,氧療時間一般至少每日15h。氧療的目標是在休息、睡眠和活動過程中維持SaO2>90%。如果一些COPD患者在加重前沒有低氧血癥,急性加重后可恢復到以往水平,而不需要再吸氧。因此,接受了適當治療病情穩(wěn)定后,還需要長期氧療的患者需要在30~90d后重新評估。如果病人沒有達到氧療的血氣標準,則氧療不再繼續(xù)。

        3.供氧裝置 LDTOT目前有3種供氧類型:壓縮氣體、液態(tài)氧、制氧機。每一類均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每一病人所適合的系統(tǒng)依賴于病人的條件和臨床用途。

        (1)壓縮氣體:貯存于鋼罐或鋁罐中,國內使用較多。優(yōu)點是:價格便宜、實用、能夠長期貯存;缺點是:重量大、不易搬動,如果開關閥突然脫離可發(fā)生危險。

        (2)液態(tài)氧:貯存在極低的溫度下,可將室溫下等量的氣體縮小至原來容量的1%,故體積小、重量輕、可隨身攜帶,增加病人活動范圍和活動時間;缺點是價格高、需要間斷進行壓力釋放導致氧的浪費。

        (3)制氧機:目前國內逐漸推廣的分子篩氧氣機,是通過將空氣中的氧分離出來,生產達到濃度90%以上的醫(yī)用氧氣(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1998年頒發(fā)了《醫(y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通用技術規(guī)范》)。專業(yè)氧療制氧機的兩個重要標志是氧氣濃度監(jiān)測和不可更改的累計計時。制氧機在家庭長期氧療中以其經濟、安全、方便、可靠的優(yōu)勢已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但由于需要電源,不能滿足病人外出活動使用。

        4.氧療方法及護理

        (1)氧療方法

        ①吸氧連接管:氧療一般采用鼻導管、鼻塞、面罩給氧,而家庭氧療多采用一次性的專用氧氣連接管(單鼻塞或雙鼻塞)。若用單側鼻孔吸氧,應注意每隔幾小時更換至另一側鼻孔,以免鼻黏膜干燥不適;雙鼻孔吸氧管因其局部刺激小,病人感覺更舒適,更容易接受?,F(xiàn)有許多連接管設計了固定栓,可根據(jù)需要隨時調整固定于頭側或下頜,免去了反復粘貼膠布的麻煩。面罩吸氧是將面罩置于病人口鼻部供氧,氧氣從下端輸入,呼出氣體從面罩兩邊側孔排出;面罩吸氧較為舒適,容易耐受,但影響說話和進食,長時間使用也可引起局部壓迫不適,甚至二氧化碳潴留的危險,故一般適合短期需要高流量吸氧時使用。

        ②濕化瓶:內盛1/3~1/2容積的濕化水,使瓶內的輸氧管出孔完全浸入水中;濕化水最好選用蒸餾水或純凈水,無條件者采用冷開水沉淀后也可;濕化水應每日更換,以防沉淀及細菌感染;天氣寒冷時可用溫濕化水(水溫在37℃為宜),使氧氣加溫濕化,病人更舒適。

        ③吸氧流量及時間:重度COPD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主張低濃度、低流量給氧。氧濃度與流量的計算公式為:氧濃度(%)=21+4×氧流量(L/min)。處于緩解期的COPD患者在白天清醒、靜息狀態(tài)下吸氧的氧流量為1~2L/min(氧濃度為25%~29%),夜間或活動后可適當提高氧濃度,增加氧流量達3L/min。每日吸氧15h以上更有利于延長患者壽命。

        (2)氧療效果觀察

        ①療效指標:患者接受氧療后意識逐漸轉為清醒、情緒由煩躁變?yōu)榘察o、呼吸平穩(wěn)、面色及口唇等由發(fā)紺變?yōu)榧t潤、血氣分析指標改善等,說明缺氧情況得到改善。

        ②保持吸氧通暢:常檢查、清潔鼻孔,防鼻痂堵塞;氧氣連接管應經常更換,保持清潔通暢,并防止氧氣連接管受壓或脫落;長時間用氧后,應檢查濕化瓶內的輸氧管出孔有無水垢堵塞,若有堵塞可用縫衣針疏通或食醋浸泡除垢。

        ③判斷氧氣輸送是否通暢的方法:將吸氧管末端對準眼睛感覺是否有氣流,或者將末端放入盛水的杯中,看是否有氣泡冒出。

        ④氧流量的正確讀數(shù):氧療裝置均配備了流量表,正確的讀數(shù)方法是:a.球形指針,則眼睛視線、球中線及流量表刻度應在同一條水平線上;b.錐形指針,則眼睛視線、錐體上緣及流量表刻度應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3)吸氧連接管及濕化瓶消毒: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每周用75%乙醇或0.5‰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再以清水徹底沖洗晾干。

        (4)吸氧安全防護:由于氧氣罐內高壓(通常達150個標準大氣壓),而且氧氣助燃,故要做好“四防”——防火、防熱、防油、防震。氧氣筒和氧氣機周圍嚴禁煙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爐5m、暖氣1m。氧氣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帶油的手擰螺旋,避免引起燃燒的危險。氧氣筒要妥善固定,防止傾倒和碰撞。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當壓力表上的指針降至5kg/cm2即5個標準大氣壓或0.5MPa(兆帕)時,不可再用,以免灰塵進入筒內,再次充氣時引起爆炸。

        5.氧療的副作用 當氧濃度高于60%、持續(xù)時間超過24h,可能出現(xiàn)氧療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有:

        (1)氧中毒:其特點是肺實質的改變,主要癥狀是胸骨下不適、疼痛、灼熱感,繼而出現(xiàn)呼吸增快、惡心、嘔吐、煩躁、干咳。預防措施是避免長時間、高濃度的氧療,并經常作血氣分析,動態(tài)觀察氧療效果。

        (2)肺不張:吸入高濃度氧氣后,肺泡內氮氣被大量置換,當支氣管有阻塞時,其所屬肺泡內的氧氣被肺循環(huán)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張。主要癥狀是煩躁、呼吸和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繼而出現(xiàn)呼吸困難、昏迷。預防措施:鼓勵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經常改變臥位、姿勢,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氧氣是一種干燥氣體,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且有損纖毛運動。因此,氧氣吸入一定要加強濕化。

        (4)呼吸抑制:主要見于有低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吸入高濃度氧氣時。由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PaCO2長期處于高水平,呼吸中樞失去了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調節(jié)主要依靠缺氧對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刺激來完成,若吸入高濃度氧氣,使機體PaO2迅速升高到正常水平,解除了缺氧對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樞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因此,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應給予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給氧,維持PaO2在8kPa(60mmHg)即可。

        6.家庭氧療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一:發(fā)病后,需要吸氧,沒發(fā)病時不需要吸氧。實際上,發(fā)病時固然需要吸氧,沒發(fā)病時,如果體內輕度缺氧,同樣需要氧療,這樣才能減少發(fā)病的次數(shù)和減輕發(fā)病的程度。

        誤區(qū)二:長期吸氧會上癮。實際上,吸氧不會產生依賴性,也不會上癮,因為氧氣是人每時每刻所必需的,如果缺氧狀況改善,就可以不用吸氧,不吸也不會想。

        誤區(qū)三:吸氧多了會中毒。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吸空氣中的氧,也沒有發(fā)生氧中毒。同樣,家庭氧療的氧量是在安全范圍內,在醫(yī)師的指導下吸氧是不會發(fā)生氧中毒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