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 凡因疾病導致腹水的患者,如肝硬化、右心衰竭、癌癥及胰腺炎、結核性腹膜炎的患者。
【原理】 腹水是因門脈高壓、低蛋白血癥、激素分泌失調(diào),引起門脈靜脈系統(tǒng)內(nèi)的液體靜壓升高的現(xiàn)象,液體滯留于第三腔隙。
身體評估過程中,視診可觀察腹部膨出、肚臍凸出及測量腹圍,聽診呈正常腸鳴音,叩診可測移動性濁音,觸診呈液體波動。
【用物簡介】
1.無菌棉球數(shù)個。
2.75%乙醇及安爾碘各1瓶。
3.2%利多卡因1支。
4.無菌手套1副。
5.無菌洞巾1條。
6.一次性注射器2ml、20ml或50ml各1支。
7.16號或18號留置針1副。
8.普通靜脈輸液套(需大量放液時,可采用輸血輸液套)1套。
9.真空引流瓶(500ml)依醫(yī)囑準備數(shù)瓶。
10.無菌紗布3cm×3cm 1包。
11.無菌試管(貼上患者標簽)數(shù)管。
12.膠布1卷。
13.治療巾及橡膠單各1條。
14.彎盤1個。
15.毛毯1條。
【步驟與要點】 見表5-4。
表5-4 協(xié)助腹腔穿刺的步驟及要點
(續(xù) 表)
(續(xù) 表)
圖5-7 腹腔穿刺
A.腹腔穿刺抽液;B.穿刺后接真空引流瓶;C.穿刺后腹帶包扎
【注意事項】 腹腔穿刺放液的并發(fā)癥如下。
1.低血容量、休克 一般腹腔放液后,會補充清蛋白或新鮮血漿及利尿藥,增加血液容積,排出第三腔隙的水分。
2.腹膜炎 腹腔放液過程及傷口護理未遵守無菌原則,造成感染來源。
附:留置腹腔雙套管負壓引流的護理要點
1.告知患者/家屬留置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留置時間及置管期間的注意事項。
2.妥善固定、防止脫出。雙套管除縫線固定于腹壁外,還應用膠布將其外固定。
3.保持有效引流,維持一定負壓。保持引流通暢,不可受壓、扭曲、折疊、防止阻塞;維持負壓在2~4kPa,負壓不能過大,以免損傷內(nèi)臟組織及血管。雙套管近端應置于引流最低位,患者取半坐臥位,以利充分引流。雙套管的通氣管應與大氣相通。
4.做好病情觀察和記錄。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量、色、質,患者全身癥狀、有無低鉀、低鈉、腹部體征等。觀察有無并發(fā)出血、感染、膽瘺、胰瘺、胃腸瘺等并發(fā)癥,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
5.并發(fā)癥預防如下。
(1)嚴格無菌操作,定期更換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周圍皮膚清潔干燥,防止?jié)B液浸潤皮膚發(fā)炎,取半坐臥位,利于引流,防止腹腔感染。
(2)引流不暢時,先離心方向擠捏或用注射器回抽,無效時可用0.9%氯化鈉溶液20ml緩慢沖洗,仍無法疏通可在無菌條件下?lián)Q內(nèi)套管。
(3)觀察有無血性液流出,負壓不可>4kPa。
6.腹腔雙套管灌洗在0.9%氯化鈉溶液內(nèi)加抗生素,注意以每分鐘20~30滴為宜,沖洗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
7.拔管后要嚴密觀察全身及腹部體征變化,引流管口周圍皮膚可涂凡士林保護。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