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中醫(yī)藥的發(fā)掘研究,中醫(yī)中藥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2002年冬至2003年春夏的抗擊“非典”,到2009年的甲型流感,再到去年的“超級細菌”,中醫(yī)中藥在治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因為如此,中醫(yī)中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中成藥的使用,由于其購買方便,服用簡單,毒性反應少和獨特的療效,不僅為中醫(yī)師、老百姓認可,甚至西醫(yī)醫(yī)師也經常開中成藥處方。
我們摘選了近幾年市場上用于痛風的中成藥,簡單的介紹了其藥物的組成,功效,適應證及劑量規(guī)格和注意事項等,便于讀者對照使用。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所選的有些中成藥,盡管在說明書中沒有說明可以治療痛風,但是我們根據其藥物的組成,認為可以用于痛風的治療。比如從11~18種藥物,說明書上僅僅是用于泌尿系統(tǒng)結石,我們觀察到,這些藥的藥物組成成分大多是清熱利尿藥,有促進尿酸的排泄,因此,服用這類的藥物,不但可以治療痛風導致的泌尿系統(tǒng)結石,而且可以降低血尿酸、預防結石的形成。所以,即使沒有并發(fā)結石,亦可以選用,而且如果沒有禁忌證的話,應該優(yōu)先選用。
以下幾種常見中成藥都能用于痛風,但是因為各自的藥物組成不一樣,因此,在治療的同時又各有其最佳適應證。另外,每個醫(yī)院或者藥店的進藥渠道不同,或者采購、需求不同,可能并不能買到您所選定的藥物,但是只要藥物成分大體相同,或者是屬于同一類的中成藥,則療效大體相當,您可以適當選用。
(續(xù) 表)
用于痛風的中成藥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 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 孕婦慎服。
◇ 宜飯后服用。
◇ 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疾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 服藥7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 當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 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痛風定膠囊
〖組成成分〗雞血藤、九節(jié)風、白通草、花椒根等。
〖藥物性狀〗內容物為中褐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微苦。
〖主要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要作用〗可用于治療痛風病。
〖劑型規(guī)格〗膠囊劑,0.4克/粒。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4粒,每日3次。
〖用藥提醒〗服藥后不宜立即飲茶。
2.新癀片
〖組成成分〗腫節(jié)風、三七、人工牛黃、豬膽粉、肖梵天花、珍珠層粉、水牛角濃縮粉、紅曲、吲哚美辛。
〖藥物性狀〗內容物為棕黃色,氣微,味微苦。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熱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腫痛、牙痛、痹痛(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等)、脅痛(如膽囊炎等)、黃疸(如急性肝炎等)、無名腫毒等癥。
〖劑型規(guī)格〗片劑,每片重0.32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2~4片,每日3次;小兒酌減。外用,用冷開水調化,敷患處。
〖用藥提醒〗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腎功能不全者及孕婦慎用;有消化道出血史者忌用。
3.痛風舒膠囊
〖組成成分〗大黃、車前子、澤瀉、川牛膝、防己。
〖藥物性狀〗內容物為棕黃色的粉末,氣微,味微苦。
〖主要功效〗清熱祛風、除濕定痛、滋肝補腎、提高免疫、降血尿酸、降血脂、消炎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熱痹與頑痹所引起的痛風性關節(jié)腫脹、痛風石、血尿酸增高及痛風并發(fā)癥。
〖劑型規(guī)格〗膠囊劑,每粒裝0.4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2~4粒,每日3次。
4.復方伸筋膠囊
〖組成成分〗虎杖、伸筋草、三角風、香樟根、見血飛、大血藤、茯苓、澤瀉等。
〖藥物性狀〗內容物為棕黃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微苦、微澀。
〖主要功效〗清熱除濕,活血通絡。
〖主要作用〗用于濕熱瘀阻所致關節(jié)疼痛,屈伸不利。
〖劑型規(guī)格〗膠囊劑,每粒裝0.4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4粒,每日3次。
5.十味乳香膠囊
〖組成成分〗乳香、訶子、決明子、毛訶子、黃葵子、余甘子、木香、寬筋藤、巴夏嘎、渣馴膏。
〖藥物性狀〗內容物為中褐色的粉末,氣微香、味苦。
〖主要功效〗祛風燥濕,干“黃水”。
〖主要作用〗用于濕疹,類風濕關節(jié)炎,痛風等濕痹癥,“黃水病”,皮膚病。
〖劑型規(guī)格〗膠囊劑,每粒裝0.3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2~3粒,每日3次。
6.檳藿痛風合劑
〖組成成分〗檳榔、淫羊藿、吳茱萸、蠶沙等。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褐色液體,氣味芳香。
〖主要功效〗除濕通絡,蠲痹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緩解濕濁阻滯所致痛風引起的跖趾關節(jié)腫脹、疼痛。
〖劑型規(guī)格〗合劑。每瓶裝60ml。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0~20ml,每日3次,或遵醫(yī)囑。
7.風濕靈
〖組成成分〗三七、白芍、當歸、川芎、杜仲、沒藥、木香、牛膝、乳香、獨活、血蝎、郁金、桂枝、秦艽、延胡索續(xù)斷等多種名貴中草藥。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褐色,氣味芳香。
〖主要功效〗能有效改善風濕性關節(jié)炎、緩解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
〖主要作用〗用于痛風、風濕骨痛、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酸背痛、手軟腳震、坐骨神經痛、四肢麻木、頭痛、背痛骨痛、骨刺麻痹、骨質增生等有顯著療效。
〖劑型規(guī)格〗片劑。每瓶裝40片。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1~2片。
8.二十五味驢血丸
〖組成成分〗驢血、生石膏、降香、檀香、毛訶子、訶子、石灰華、余甘子、肉豆蔻、丁香、草果、豆蔻、決明子、乳香、木棉花、黃葵子、翼首草、龍膽草、蓮座虎耳草、巴夏噶、寬根藤、秦皮、人工麝香、西紅花、人工牛黃。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褐色藥丸,氣味芳香。
〖主要功效〗祛風,除濕,干黃水。
〖主要作用〗用于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痛風,痹病引起的四肢關節(jié)腫大疼痛、變形,黃水積聚等。
〖劑型規(guī)格〗丸劑。每丸重0.25克。
〖服用方法〗一次3丸,每日2~3次。將藥丸碾碎后用溫開水沖服。
9.清痹通絡藥酒
〖組成成分〗飛龍掌血、透骨香、云實皮、走馬胎、鐵筷子、茜草、三角風、大血藤、伸筋草、川木通。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褐色液體,氣味芳香。
〖主要功效〗清熱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痹證濕熱瘀阻證,癥見關節(jié)疼痛,屈伸不利。
〖劑型規(guī)格〗藥酒。每瓶裝250毫升。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5~50毫升,每日2次。
〖用藥提醒〗兒童、孕婦禁用;肝腎功能不全及酒精過敏者禁服。
10.舒筋活血丸
〖組成成分〗白芷、冰片、赤芍、大黃、當歸、兒茶、骨碎補、桂枝、紅花、馬錢子、牛膝、乳香、三七、熟地黃、蘇木、桃仁、土鱉蟲、續(xù)斷、梔子、自然銅。
〖藥物性狀〗本品為深褐色的大蜜丸;味苦,澀。
〖主要功效〗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風寒濕三種邪氣引起的痹證,筋骨疼痛,麻木拘攣,腰膝酸痛。
〖劑型規(guī)格〗丸劑。6克×10丸/盒。
〖服用方法〗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每日2次或遵醫(yī)囑。
〖用藥提醒〗不可過量,孕婦忌服。
11.結石通片
〖組成成分〗廣金錢草、玉米須、石韋、雞骨草、茯苓、車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
〖藥物性狀〗本品除去糖衣后顯棕褐色;味略苦。
〖主要功效〗利尿消炎,通淋鎮(zhèn)痛,止血化石。
〖主要作用〗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膀胱炎,腎炎水腫,尿路結石,血尿,淋瀝混濁,尿道灼痛等。
〖劑型規(guī)格〗片劑。每片重0.3克(相當于原藥材2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每次3~4片,每日3次。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2.排石顆粒
〖組成成分〗連錢草、車前子(鹽水炒)、關木通、徐長卿、石韋、瞿麥、忍冬藤、滑石、茼麻子、甘草。
〖藥物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氣微,味甜、略苦?;驗榛疑粱易厣念w粒;味微甜、微苦(無糖型)。
〖主要功效〗清熱利水,通淋排石。
〖主要作用〗用于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病屬下焦?jié)駸嶙C者。
〖劑型規(guī)格〗顆粒劑。每袋裝20克 、或5克(無糖型)。
〖服用方法〗溫開水沖服,一次1袋,每日3次。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3.腎石通顆粒
〖組成成分〗金錢草、王不留行(炒)、萹蓄、瞿麥、海金沙、丹參、雞內金(燙)、延胡索(醋制)、牛膝、木香。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澀。
〖主要功效〗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化石,排石。
〖主要作用〗用于腎結石,腎盂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
〖劑型規(guī)格〗顆粒劑。每袋重15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沖服,一次1袋,每日2次。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4.琥珀消石顆粒
〖組成成分〗赤小豆、當歸、海金沙、琥珀、雞內金、金錢草、牛膝、蒲黃、郁金。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主要功效〗清熱利濕,通淋消石。
〖主要作用〗用于石淋、血淋,也可用于泌尿系統(tǒng)結石屬濕熱瘀結證者。
〖劑型規(guī)格〗顆粒劑。每袋裝15克(有糖型相當于原藥材35克,無糖型相當于原藥材70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沖服,一次30克,每日2次或遵醫(yī)囑。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5.復方石淋通片
〖組成成分〗廣金錢草、石韋、海金沙、滑石粉、忍冬藤。
〖藥物性狀〗本品除去糖衣后,顯紅褐色;味苦。
〖主要功效〗清熱利濕,通淋排石。
〖主要作用〗用于膀胱濕熱,石淋澀痛,尿路結石,泌尿系感染屬肝、膽、膀胱濕熱者。
〖劑型規(guī)格〗片劑。每片重0.35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6片,每日3次。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6.復方金錢草顆粒
〖組成成分〗廣金錢草、車前草、石韋、玉米須。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氣香,味甜或微甜(無糖型)。
〖主要功效〗清熱祛濕,利尿排石,消炎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泌尿系結石、尿路感染屬濕熱下注證者。
〖劑型規(guī)格〗顆粒劑,每袋裝3克(無糖型);或10克(含糖型)。
〖服用方法〗溫開水沖服,一次1~2袋。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7.泌石通膠囊
〖組成成分〗槲葉干浸膏、滑石粉。
〖藥物性狀〗本品內容物為棕灰色粉末,手捻有滑膩感;味苦、澀。
〖主要功效〗清熱逐濕,行氣化瘀。
〖主要作用〗用于氣滯血瘀型及濕熱下注型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適用于結石在1.0厘米以下者。
〖劑型規(guī)格〗膠囊劑,每粒裝0.45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2粒,每日3次。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18.石淋通片
〖組成成分〗廣金錢草浸膏片。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浸膏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棕褐色;味苦、澀。
〖主要功效〗清除濕熱,利尿排石。
〖主要作用〗用于濕熱蘊結所致的淋瀝澀痛;尿路結石,腎盂腎炎有上述證候者。
〖劑型規(guī)格〗片劑,每片含干浸膏0.12克。
〖服用方法〗溫開水送服,一次5片,每日3次。
〖用藥提醒〗本藥用于痛風出現泌尿系統(tǒng)結石頗為適宜,根據藥物的組成,對未出現結石,但血尿酸增高者亦可以服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