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下呼吸道疾病
【病例1】寶寶趙XX,女孩,13歲。發(fā)熱、咳喘、胸悶1個月,尿頻、尿痛3天。
寶寶癥狀
寶寶于近一個月來間斷發(fā)熱,體溫波動在38℃~40℃,病初有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曾伴咳嗽,有白痰。重則呼吸急促。曾訴胸痛、咽痛和臍周痛。先后按敗血癥、肺炎、胸膜炎治療,但熱仍不退。近3天又出現尿頻、尿痛表現。
醫(yī)院檢查
寶寶營養(yǎng)發(fā)育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呼吸急促,40次/分鐘。口周稍青,唇發(fā)紺,咽充血,扁桃體,淺表淋巴結未見腫大。左肺下叩濁,呼吸音減低;右肺可聞中、細濕啰音。心音低鈍,心率130次/分鐘,律齊。腹軟,脾、肝未及。四肢未見異常。指端不發(fā)紺。
觀察治療
觀察:寶寶胸部X線檢查,右肺上、下見大片狀陰影,左側見胸腔積液。作胸腔穿刺,抽出橘紅色液60ml,李凡他陽性,其中滿視野紅細胞,偶見成堆白細胞,未找到腫瘤細胞,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
用青霉素治療,住院5天,體溫有所下降,復查胸部X線檢查,右肺片影縮小,左胸腔積液明顯減少,肋膈角模糊。病變和臨床消失如此快,用一般細菌感染無法解釋。取血查冷凝集素試驗,結果滴度為1∶64。停青霉素,用紅霉素治療。12天后兩肺病變均消失。尿常規(guī)檢查陰性。
查明病因
寶寶診斷為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可并發(fā)胸膜炎,但發(fā)生血性胸腔積液者少見。從發(fā)病經過看,尚符合支原體肺炎。從治療情況看,體溫的下降,病情好轉與青霉素無關,在改用紅霉素時,病情已開始緩解,也難以說明是其作用。泌尿系癥狀和尿液的變化是否能用支原體感染來說明,未見類似報道。但尿培養(yǎng)陰性,未經特殊治療,癥狀消失,尿液正常,似乎與支原體感染有關。
中醫(yī)預防及保健
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平時應做好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預防。孩子要注意體育鍛煉,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室內要開窗通風,使肌體的耐寒及對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與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接觸,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合理地調配營養(yǎng),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夠的睡眠。
【病例2】寶寶劉XX,男孩,8歲。發(fā)熱8天,咳4天,嗆咳、呼吸困難兩小時。
寶寶癥狀
寶寶于20余日前曾有過輕咳,痰多,可聽到呼嚕聲。用抗生素一周后癥狀有所減輕。近8天來又發(fā)熱,最高體溫達40℃,同時伴痙攣性咳嗽,兩小時來嗆咳加重,伴呼吸困難。
醫(yī)院檢查
寶寶體溫38.5℃,呼吸30次/分鐘,脈搏120次/分鐘。寶寶營養(yǎng)發(fā)育中等,重癥病容,面色發(fā)灰,呼吸急促,口周稍青,唇不發(fā)紺,咽稍充血,扁桃體不大。左肺呼吸音低,叩濁音,語顫,右肺正常。心音尚可,律齊,無雜音。腹軟不脹,肝在右肋,邊緣銳,質軟,脾未及。四肢未見異常。
觀察治療
觀察:胸部X線檢查:左肺見大片密度均勻的陰影,左心緣及左膈界不清,左膈上升;心影左移;右肺透亮度增高??赡転樽蠓尾粡?。
治療:靜脈點滴紅霉素4天,體溫略降,但仍咳伴氣促,左肺所見同前。作氣管鏡檢查:在左支氣管開口稍下方,有黃白色物將管腔堵塞,取出似植物性異物,質硬。繼而取出2塊干酪樣物質。診斷為左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在準備吸引之際,突然大量干酪樣物及膿性液一涌而出,寶寶發(fā)生窒息,心跳停止,立即進行搶救。因堵塞重,搶救未能成功。
查明病因
寶寶診斷為左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寶寶原為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破潰,堵塞而造成肺不張,呼吸道梗阻。原因不明的肺不張,可由異物、腫瘤、炎癥、結核等造成。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時,淋巴結張力大,有急性穿破的可能,所以宜暫用保守療法。急于氣管鏡摘取,有可能淋巴結破潰而窒息,發(fā)生危險。
中醫(yī)預防及保健
支氣管淋巴結結核的治療要及時正確,這是決定預后的關鍵,患者要避免過度勞累、預防感冒、適度鍛煉,提高抗病能力。飲食注意攝取高蛋白食物,肉、奶、蛋及水果等,有助于康復。
【病例1】寶寶孫XX,男孩,4歲。4個月來出現呼吸困難、浮腫,近1周加重。
寶寶癥狀
寶寶于近4個月來活動能力下降,活動時伴氣促。曾有過兩次呼吸困難、下肢浮腫。又出現咳喘、尿少、浮腫,但無發(fā)熱。既往健康情況尚可。一年前因發(fā)熱、咳嗽、腹瀉住院。未作胸部X線檢查。
醫(yī)院檢查
寶寶營養(yǎng)發(fā)育中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顏色輕度浮腫。呼吸30次/分鐘,脈搏140次/分鐘??谥馨l(fā)青,唇輕度發(fā)紺。咽無充血。頸靜脈輕度怒張。兩肺呼吸音粗糙。心音尚可,律齊,未聞雜音。腹稍脹但軟,肝在右肋下3cm,劍突下4cm,脾未及。下肢輕度浮腫。無杵狀指。
觀察治療
寶寶入院后先采用抗心力衰竭處理,應用地高辛和利尿劑,臥床休息,限制水鹽入量。胸部X線檢查:兩肺紋理粗厚,未見片影。心臟中度增大,呈普大型,心搏動減弱。心電圖檢查:左室肥厚,ST-T改變。心臟B超檢查:左房、左室、右室增大,以左室明顯,未見分流及瓣膜改變,心包腔無積液。經一周治療,復查胸透,心臟略有減小,左室增大明顯,左房和右室有所縮小。肝臟縮小,下肢浮腫消失。頸靜脈怒張已不明顯。帶地高辛出院后繼服。
查明病因
寶寶診斷為充血性心肌病。該病以心臟擴大為主,各房室均可擴大,以左室更明顯,可有繼發(fā)性心肌肥厚。主要表現為心肌收縮力降低、心搏出量減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也屬于此型。本病的病因考慮與柯薩奇B組病毒感染性心肌炎有關,為心肌炎慢性發(fā)展的后果,也有人稱其為病毒性心肌炎的后遺癥。治療重點是用洋地黃類制劑控制心力衰竭。
中醫(yī)預防及保健
預防及保健上要注意:預防感染,適當休息,飲食調攝。
【病例2】寶寶蔣XX,男孩,5歲。一個月來乏力、吐納差、咳嗽,進而呼吸困難。
寶寶癥狀
寶寶于近一個月來活動少,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顯得乏力。半個月來聲聲咳嗽、氣促。一周來呼吸困難加重,尿少,浮腫。病后未覺有發(fā)熱,未測量體溫。
醫(yī)院檢查
寶寶營養(yǎng)發(fā)育尚可。神志清,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發(fā)灰,口周發(fā)青,唇發(fā)紺。眼瞼浮腫。咽無充血。頸靜脈怒張。心界擴大,心音低鈍,心率146次/分鐘,未聞雜音,心尖部可聞奔馬律。兩肺底部有濕啰音。腹稍脹滿,肝在右肋下3cm,劍突下4cm,脾未觸及,無移動性濁音。下肢浮腫,指端發(fā)紺。血壓偏低,脈壓小。
觀察治療
觀察:寶寶有全心衰竭,肺部啰音性質待定。胸部X線檢查:心臟中度擴大,呈普大型,心搏動減弱。兩肺紋理增多,底部模糊。心電圖檢查:P-R間期明顯延長,ST-T改變。寶寶來自克山病地區(qū),考慮克山病的可能。
治療:先對寶寶進行緊急處理,吸氧,用強心劑、利尿劑,靜脈點滴青霉素和大量維生素C,嚴格控制液量。經過4天的治療,情況有所緩解。呼吸困難明顯減輕,青紫消失,浮腫不明顯,肺部啰音減少,肝臟縮小,頸靜脈怒張已不明顯。奔馬律已不存在。復查心電圖, 間期仍延長,但ST-T改變已恢復正常。胸部X線復查,兩肺紋理仍粗,底部模糊陰影已不存在。心臟增大有縮小,搏動已有力。停用利尿劑,繼用洋地黃治療。住院三周出院。洋地黃繼續(xù)服用,每月復查一次。
查明病因
寶寶診斷為克山?。▉喖毙孕停?,全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早期。克山病是原因尚未明確的心肌病。因首先發(fā)現于黑龍江克山縣而命名為克山病。目前在我國東北和西南地區(qū),14個省份均有報道。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北方地區(qū)以冬季為多,西南地區(qū)則夏季多發(fā)。有時似形成流行。病理改變心臟以擴張為主,一般無肥厚,屬充血性心肌病。治療原則是:搶救心源性休克,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減輕心臟負擔,糾正心律紊亂,對癥處理。
中醫(yī)預防及保健
本病應采用綜合治療。搶救心源性休克,控制心力衰竭和糾正心律失常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