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物芯片技術
生物芯片技術是通過縮微技術,根據(jù)分子間特異性相互作用的原理 ,將生命科學領域中不連續(xù)的分析過程集成于硅芯片或玻璃芯片表面的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tǒng),以實現(xiàn)對細胞、蛋白質、基因及其他生物組分的準確、快速、大信息量的檢測。按照固定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將生物芯片分為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細胞芯片和組織芯片。目前,最成功的生物芯片形式是以基因序列為分析對象的“微陣列”,也被稱為基因芯片(Genechip)。
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 是,將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作為探針,有規(guī)律的排列在固化物表面,形成DNA探針陣列,然后與已通過PCR擴增等技術摻入熒光標記分子的樣品DNA進行雜交,最后由熒光檢測系統(tǒng)對芯片進行掃描,從而對雜交結果進行分析。
與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分析方法 相比,基因芯片技術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動化、成本低、污染少等特點。它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與傳統(tǒng)檢驗方法 比較,它可以對一份標本進行成千上萬種病原微生物的檢測,不僅可進行病原微生物種、亞種、型的識別,同時可了解致病菌的致病基因和耐藥基因,可以開展微生物DNA測序,基因表達、基因突變與基因功能研究,尋找新的病原菌。隨著樣品制備和標記技術的進一步簡化、檢測信號靈敏度的增強、基因芯片特異性的提高、芯片檢測全過程的自動化以及檢測成本的降低等,基因芯片技術將會在臨床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 。
知識拓展
PCR在微生物學檢驗方面的應用
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使PCR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在常規(guī)PCR的基礎上又衍生出適應于各種目的的PCR技術,到目前為止有幾十種之多。原來PCR只能擴增已知序列之間的DNA,現(xiàn)在可以擴增到已知序列兩側的未知序列,甚至可以擴增序列未知的新基因。PCR模板也從原來使用DNA為模板發(fā)展到直接用RNA為模板,即反轉錄PCR,使從真核生物中擴增目的基因變得很容易。PCR原本只是一種定性的方法 ,現(xiàn)在還可以定量,即實時定量PCR,其不僅克服了PCR技術易產(chǎn)生假陽性之不足,而且能準確定量,具有簡便快速、重復性好、無擴增后處理步驟,從而大大減少了擴增產(chǎn)物污染的可能性和易于自動化等優(yōu)點,目前已用于結核分枝桿菌、淋球菌、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及病毒等多種病原體的定量測定。為了適應大樣本的檢測,最近又建立了芯片PCR,將PCR技術與芯片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由于PCR的實用性,其方法 還將會不斷完善,進一步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謝錦華)
思考題
1.細菌免疫學檢測的基本原理 是什么?
2.感染性疾病的抗體檢測應注意哪些問題?
3.常用的實驗動物接種技術和采血方法 有哪些?
4.簡述PCR技術的基本原理 和過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