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是指在同類事物中,最能揭示事物本質(zhì)特征,反映事物發(fā)展趨勢和本質(zhì)特征的個別事物。它是理論的形象說明,是實踐的理論化身。典型的類別,從主體上分,有集體典型和個人典型;從性質(zhì)上分,有先進典型和后進典型,也稱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典型教育一般是指正面典型或先進典型。典型教育是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總結、推廣、宣傳先進典型經(jīng)驗,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功能,影響、帶動大學生思想轉(zhuǎn)化,促進、推動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積極的過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典型教育方法是通過典型的人或事進行示范,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大學生學習、對照和效仿,提高大學生思想認識的一種教育方法?!按蠖鄶?shù)人類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而獲得的”[6],人生榜樣、道德榜樣,是人們生活世界里、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典型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激發(fā)大學生的積極性,促進物質(zhì)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建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社會生活日益復雜的情況下,我們?nèi)砸獔猿诌\用這一方法教育當代大學生,給大學生以正確的引導,激發(fā)大學生的政治認同。
將典型示范法作為推動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的基本理由如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是客觀存在的。事物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政治覺悟總是有高有低,先進的組織、單位、個人,落后的組織、單位、個人總是存在的。即典型是種客觀存在,運用典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
第二,典型教育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典型是現(xiàn)實中的典型,“一切典型,都是個性和共性的對立統(tǒng)一?!?sup>[7]即典型是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物。正因為這樣,與理論教育較之,典型教育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
第三,典型示范法符合當代大學生的自尊心理需要。按照馬斯洛人的需要理論,人有自尊需要,包括希望有實力、有成就、能勝任,渴望有名譽或威信、賞識、重視和高度評價等。[8]即人們都是不甘落后、積極向上的。既然有了被人們賞識、重視和高度評價的典型,“我們”也能這樣,甚至可以更好。所以,運用典型示范法符合當代大學生自尊心理需要,是可行和有效的。
第四,典型的教育功效具有持續(xù)性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因為大學生可以學典型甚至超典型,所以,典型教育不僅是有效的,且其功效具有持續(xù)性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為,典型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愿學典型者會默默地、持續(xù)地向典型看齊。另外,好的典型可以持續(xù)地對大學生產(chǎn)生教育作用—被我們傳頌了幾百年的包拯和幾十年來一直教育著我們的雷鋒就是明證。
運用典型示范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選好典型。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它包括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我們這里的選好典型是指:所選擇的典型真正具有代表性,能給當代大學生提供示范或警示作用,不應把偶發(fā)的事件及其所涉及人物當作典型;所選典型與大學生的共同點越多越好,因為這樣對大學生的示范或警示作用才越大;主要選正面典型,若選反面典型,要注意消除或預防其消極作用。典型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受到群眾的擁護,有群眾基礎的典型才能真正為群眾所接受,起到典型教育的作用。
第二,實事求是。必須實事求是地選擇、運用典型。典型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實。這里的實事求是主要強調(diào)對典型的宣傳要實事求是,即有一說一,不夸大,不虛構。否則,會影響典型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們在宣傳典型上有夸大、虛構的弊端,在人民群眾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妨礙了典型的作用,我們應該牢牢記取這些教訓。典型的真實性是典型發(fā)揮作用的基礎,唯此才能激發(fā)大學生效仿行為,激發(fā)他們的贊賞情緒,激發(fā)他們的行動力。人為捧起來的或“造”出來的虛假的典型違背了真實性的原則,只會產(chǎn)生惡劣的后果,詆毀典型教育方法的效果。以“高大全”的標準塑造出的“榜樣”,往往游離于人們現(xiàn)實生活世界與精神生活世界之外,難以真正得到當代大學生的普遍認同,也起不到典型教育的作用,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宣傳的典型,其事跡一定要先進而又真實,切忌任意拔高或添枝加葉。
第三,引導對比。要讓典型發(fā)揮好作用,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將典型人物的思想、行為與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思想、行為進行對照、比較,更要注意引導當代大學生自覺地進行對照、比較,引導大學生在現(xiàn)實工作、生活中效仿典型。典型要符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身份特點、知識層次等具體要求。典型人物要凝聚時代精神,反映時代風貌。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就應選擇銳意改革的時代楷模。培育典型就是幫助、培育、提高、完善典型。
第四,注重落實。運用典型示范法,關鍵在于引導當代大學生向典型學習,一點一滴地向典型看齊,即注重落實。否則,典型是典型,我們還是我們,就失去了典型教育的根本意義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典型教育方法一般有三個環(huán)節(jié):選擇典型、培育典型、宣傳典型。典型不是十全十美無可挑剔的,也不是樹完典型就萬事大吉,而要不斷提高典型人物的思想境界和自身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克服不足,繼續(xù)努力,創(chuàng)造新的成績是對典型的培養(yǎng);理解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受到挫折的時候,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的處境,鼓勵和關心他們是對典型的愛護。在認識上引導當代大學生把握典型的精神指示,認識典型的價值,在與典型的對比中找到差距,引導當代大學生向先進典型學習。
運用好典型示范法的主要技巧是:
第一,盡力運用當代大學生身邊的典型。典型并非是越“高、大、全”的就越好。典型的代表性主要應該指對大學生的代表性,即是當代大學生中的突出代表,也就是說,運用典型,要盡力選擇、運用大學生身邊的典型。當代大學生身邊的典型,大學生熟悉,是看得見的,是信得過的。這樣的典型才更有說服力,教育效果才更好。同時,要注意運用正反兩方面典型開展教育。既要大力培養(yǎng)、宣傳正面典型,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也要善于利用反面典型進行教育,注意發(fā)揮其威懾、勸阻、警示的作用。
第二,介紹、宣傳好典型。典型示范法就是運用典型的示范效應來教育當代大學生。因此,運用典型示范法,必須介紹、宣傳好典型。所謂介紹、宣傳好,即實事求是地、廣泛地、深入地宣傳典型,讓當代大學生充分了解典型的情況,使典型既真又活。現(xiàn)在的宣傳手段豐富,可以運用多種形式、手段介紹、宣傳典型。注意運用多種途徑開展典型教育。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目前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生活、行為方式以及獲取外界信息的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校開展典型教育要充分把握這些形勢,積極實施與這些變化相適應的教育方法,充分調(diào)動校園廣播、網(wǎng)絡等傳播媒介的作用,廣泛采用多媒體技術塑造、呈現(xiàn)生動的榜樣形象,從而強化典型教育的效果。
第三,盡可能讓典型人物現(xiàn)身說法。讓有理想的人講理想,守紀律的人講紀律,有犧牲精神的人講犧牲精神,具有誠信品質(zhì)的人講誠信,典型就會產(chǎn)生更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也更能打動人心,收到最佳教育效果。最近幾年開展的英雄模范人物巡回報告,就是讓先進典型現(xiàn)身說法,產(chǎn)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實踐表明,這是典型教育的一種好形式,必須堅持下去。為讓典型發(fā)揮好作用,盡可能讓當代大學生與典型“零距離”接觸,讓典型人物現(xiàn)身說法,讓大學生與典型人物直接交流。“零距離”“現(xiàn)身說法”“直接交流”,會讓大學生們感到典型的真,更信服典型,更便于學習典型。
第四,參照典型給當代大學生鞭策激勵。一般來說,正面的典型當然比大學生“高、大”。典型的“高、大”往往令大學生們覺得難望典型之項背,不知如何學起,甚至沒有學習典型的信心。所以,教育者要善于參照典型給大學生鞭策激勵:讓大學生認識到典型人物也是人,是從普通人成為典型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一點一點地做,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與典型比肩;指出大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接近典型的方面。通過鞭策激勵,讓當代大學生升騰起學習典型、努力進取的希望和信心。
第五,注意保護好當代大學生身邊的典型。由于我們過去往往將典型神化,所以一談到典型,人們也往往認為,典型就是完美無缺的,容不得典型有半點的確定、出半點的差錯。一旦典型也有了非典型的行為,人們就接受、理解不了。就會懷疑、攻擊甚至詆毀典型,使典型限于孤立、孤獨之中,影響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因此,教育者要有意識地注意保護好當代大學生身邊的典型。保護最有效的策略是不神化典型,而是要讓當代大學生認識到:典型也是包含共性的典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