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甘肅扶貧攻堅的又一個重要階段,這期間,無論是扶貧的資金、政策支持力度,還是扶貧攻堅成效,均較為顯著。
一、減貧人口顯著增加
按照“十一五”期間國家扶貧辦的貧困人口收入標準(扣除通貨膨脹率),甘肅全省的貧困發(fā)生率由2006年的22%下降至2010年的14.8%,68個扶貧縣由23.5%下降至16.1%,51個扶貧縣由26.8%下降至18%,43個重點縣由27.5%下降至18.3%(年度下降數據見表3-1)。
表3-1 “十一五”期間甘肅主要區(qū)域貧困發(fā)生率(%)
“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減貧人口達280萬人,68個扶貧縣減貧263.88萬人,51個扶貧縣減貧人口263.88萬人,43個重點縣減貧人口達233.99萬人。年度減貧人口及地區(qū)分布見表3-2。
表3-2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減貧人口(萬人)
·續(xù)表·
“十一五”期間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增加。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134元增加至2010年的3425元(當年價),增加了60%,68個扶貧縣增加了60%,51各扶貧縣增加了60%,43個重點扶貧縣增加了60%。農民增收成效非常顯著。各地區(qū)年度農民純收入增加狀況見表3-3。
表3-3 “十一五”期間甘肅各區(qū)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二、扶貧資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十一五”是全省扶貧資金投入最大的歷史階段,累計投人資金1351001萬元,比“十五”期間的1078036萬元增長了25.3%。其中,屬于中央財政的發(fā)展資金累計達到362820萬元,“三西”資金89800萬元,以工代賑123656萬元,少數民族發(fā)展資金20025萬元。甘肅財政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投入省配套資金53775萬元,易地搬遷資金146925萬元,信貸資金545000萬元;省配套和信貸資金比“十五”期間分別增加了40%和10%。天津對口幫扶資金達9000萬元。
圖3-1 “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給甘肅扶貧投入狀況
圖3-2 “十一五”期間甘肅扶貧資金投入狀況
三、開發(fā)建設項目增加
“十一五”期間,扶貧開發(fā)新修梯田75.06萬畝,發(fā)展節(jié)雨灌溉10.51萬畝,新增加水地27.42萬畝,解決人飲245.29萬人、牲畜飲水487.63萬頭(只),安置移民11.76萬人,勞動力轉移培訓2206.67萬人,科技培訓211.84萬人次,種植業(yè)997.23萬畝,養(yǎng)殖業(yè)385.04萬頭(只)。
四、基礎設施改善顯著
“十一五”期間,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各扶貧重點縣均將改善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作為增加貧困地區(qū)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得貧困地區(qū)的道路、通訊、自來水等設施得到顯著改善,多數項目的達標率在95%以上,最高的達到99%。具體數據見表3-4。
表3-4 “十一五”期間甘肅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基礎設施改善狀況
五、整村推進顯著
“整村推進”是“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從根本上解決甘肅貧困地區(qū)面貌的一個新策略。其根本目的是通過資金投入、勞動力培訓、科技幫扶等各種措施,徹底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等外部發(fā)展條件、提升科技發(fā)展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等內在發(fā)展能力,一勞永逸地解決貧困地區(qū)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笆晃濉逼陂g,全省整村推進達2856個,集中分布在甘肅的傳統(tǒng)貧困地區(qū),具體見表3-5。
表3-5 “十一五”期間甘肅扶貧開發(fā)整村推進建設狀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