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是一個國家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節(jié)日,表明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由于各國文化背景、傳統(tǒng)風俗有所差異,除了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外,東盟各個國家也有自己的特色節(jié)日。
一、泰國
泰國素有“佛教之都”“黃袍佛國”之稱,泰境內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因此泰國特色節(jié)日活動多與佛教有關,兼有濃厚的民俗氣氛。
1. 萬佛節(jié)
在泰國,與佛教有關的特色節(jié)日很多,最為隆重的佛教節(jié)日是萬佛節(jié)。相傳在泰歷三月十五日,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面向1250名羅漢宣傳教義。由于泰國佛教徒大多信仰小乘佛教,他們將此次集會視為佛教創(chuàng)建日,從阿育陀耶王朝開始,當?shù)胤鸾掏綍诿磕赀@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直到曼谷王朝五世時,官方舉行紀念活動,國王親自參加,從1913年這一天開始被正式確定為全民節(jié)假日,即萬佛節(jié)。
與佛教其他節(jié)日一樣,泰國男女老少會手捧鮮花、香燭和糕點前去寺院布施、焚香和拜佛,這一天,泰國大部分地區(qū)商店夜店關門,店鋪不賣酒,人們不飲酒,娛樂場所也會停業(yè),以此表達佛教徒對佛祖的虔誠和敬仰。與其他佛教節(jié)日相比,萬佛節(jié)最具特色的是節(jié)日當晚的平安燈法會。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在泰國最大寺院,巴吞他尼府的法身寺,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齊聚在這里,大家靜坐在盛滿清水的缽盂前,打坐念經,凈化內心。傍晚時分,在大法身舍利塔,十萬多盞燈被點燃來供佛,將法身寺照射得燦若白晝。眾僧念經,善男信女拿著荷花、香燭、糖果、糕點供佛,布施齋僧,燈光、佛歌、人群、寺院,構成一幅幅場面極其壯觀的佛教盛典圖。燈光籠罩下的法身寺,莊嚴肅穆,給節(jié)日增添幾分神秘感。
2. 水燈節(jié)
在萬佛節(jié),我們感受到萬盞燈光供佛的莊嚴,下面我們將領略到同樣由燈光裝飾節(jié)日的另一番風情。在泰國,最羅曼蒂克的節(jié)日要數(shù)水燈節(jié)。說起水燈,大家并不陌生,很多影視劇都曾有放水燈的鏡頭。20世紀90年代初,一部香港電影《青蛇》讓我們領略到花燈的風姿,女主角放花燈的唯美一幕讓人久久回味,電影插曲《流水浮燈》更是讓人沉浸在一幅悠然自得、與世無爭的詩情畫卷之中。電影里風情萬種的水燈在泰國水燈節(jié)得到真實的演繹。
與眾多節(jié)日一樣,泰國水燈節(jié),亦有動人傳說,其中流傳較廣的一個典故是一位暹羅(泰國古稱)公主從小體弱多病,后來夢到釋迦牟尼佛對她說,在佛歷十二月十一日,把自己的發(fā)絲、指甲碎放在荷花座的燈座里,點上三支蠟燭,拿到河里放,就會得到健康。當這個說法流傳開來,泰人就紛紛效仿,他們篤信只要在這一天將花燈放在河面,任其漂流,就能帶走病魔,健康長壽,故水燈節(jié)又得名“佛光節(jié)”。這些承載人們美好心愿的花燈美妙多姿,溫馨可愛,花燈被制作成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形狀,燈座插滿鮮花、香燭,在夜色中遠遠觀之,甚是華美。為了慶祝節(jié)日,人們還會全天候舉行盛大的水燈盛會,比如水燈設計制作比賽、水燈歌唱舞蹈比賽等。入夜是水燈節(jié)最美麗的時刻,人們相約來到河邊放花燈,花燈里燃著香燭,插著鮮花,還有糕點、糖果之類供品,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河面上燭光點點,風情萬種,無論是精致的蓮花花燈,還是豪華的小船花燈,都各有一番獨特的風韻。河旁邊隨處可見年輕情侶成雙成對放花燈,他們將承載愛意的花燈放到河面,共同許下愛的諾言和祝福,月色清輝明亮,水燈溫馨浪漫,輝映著情侶們甜蜜偎依的身影,越發(fā)襯得夜色的柔情似水,情侶們的溫情浪漫,水燈節(jié)因此又被譽為泰國的“情人節(jié)”。
除了放水燈之外,泰國人還喜歡燃孔明燈。泰國人相信飄浮在空中的孔明燈也能帶走不好的運氣,但是由于空氣氣流較為復雜,要想讓孔明燈順利地飛上天空,并且飄得更高更遠,不得不算是一個技術活。除了會看風向,選擇合適的放燈位置之外,泰國人相信順利放飛孔明燈,還必須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很多泰國人在放孔明燈的時候,會請來僧侶在一旁誦經打坐。
3. 宋干節(jié)
在泰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節(jié)日,叫宋干節(jié),很多人一看到宋干節(jié)這個名字,也許會覺得陌生,但是一提到潑水節(jié),大家就很熟悉了。在泰國,“宋干”一詞在梵語中的意思是“跨越、前進、換地方”,“新的太陽年開始”,宋干節(jié)在泰國人心目中地位,就好比春節(jié)之于中國人,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泰國人認為這一天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由于每個人身上都會附有貪念、邪惡等不潔凈的東西,只有用清水清除、處理,這一年才會過得和美幸福。
圖3-1 泰國的宋干節(jié)
泰人的宋干節(jié)與我國西雙版納傣族的潑水節(jié)頗為類似,因此又被稱為“潑水節(jié)”。與眾多特色節(jié)日一樣,潑水節(jié)由來也有多種傳說,各地流傳說法不盡相同。我國西雙版納地區(qū)流傳一個熟悉的潑水節(jié)傳說。
在傣族人居住的寨子,有一天寨子里突然闖進來一個惡魔,魚肉百姓,無惡不作,老百姓深受其害,敢怒不敢言。惡魔本事非常大,不僅他的魔法非常厲害,并且全身刀槍不入,水淹不死,火燒不死,整個傣族人民苦不堪言。最后有七個美麗的傣族少女挺身而出,她們假意答應嫁給惡魔,在婚宴上輪流灌醉惡魔,并且將他的人頭割下,本以為這樣就可以除掉惡魔,誰知惡魔被割下的頭落地后,變成一個巨大無比的火球,魔頭滾到一處,便引起漫天大火,為了不讓百姓財產受到損害,七個姑娘只好忍受被烈火燒的劇痛,輪流抱著燃燒的魔頭。人們想起水能滅火,紛紛將家里的鍋碗瓢盆等器皿盛滿水,朝燃燒的魔頭潑去,經過七天七夜,終于將火球徹底澆滅,傣族人潑水節(jié)便由此而來。
20世紀80年代末,以潑水節(jié)傳說為題材的影視劇被搬上銀幕,影響較為廣泛。
臨近節(jié)日,人們都會從各地趕回家鄉(xiāng)舉行慶?;顒?,節(jié)前幾天,每家每戶開始認真打掃房屋,清理垃圾,燒掉破舊衣物。到了節(jié)日這天,一大清早人們穿著新衣服,像過年一樣,備好糕點、鮮花到附近寺廟拜神佛,布施齋僧,祈求好運幸福。人們認為桃花可以驅邪,因此僧侶們會用浸著桃花花瓣的香水灑在來祈福的人身上,并用純凈的清水擦洗佛像金身,眾人隨后抬著佛像在街道巡游,佛像后面緊跟著花車,花車上站著裝扮得華美高貴的“宋干女神”,她也是泰國人朝拜的神佛。在家中,家人們相互行灑水禮,晚輩向長輩手上行灑水禮并敬獻禮物,祈福長輩健康長壽,長輩則用花香水灑在晚輩身上,祈求小孩活潑聰明。這一天,無論是自己熟悉的人還是素未謀面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將水灑到對方身上,即使對方被淋得渾身濕透,也會欣然接受,向對方表示感謝,由于宋干節(jié)時值夏天,天氣炎熱,相互潑水也能消暑去熱。為確保宋干節(jié)活動安全有序進行,節(jié)日當天,泰國各地的交通要道會受到一定的管制。人們可以在城市街道,或是農村鄉(xiāng)間小路、河邊相互潑水狂歡,大家或用臉盆,或用勺舀水,或指揮大象用象鼻吸水向人們噴射,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用消防車噴水來與民助興。在河邊相互潑水的人們還歡快地打起水仗,大家不分年齡、性別,盡情釋放自己,互相潑水,打水戰(zhàn),用玩具水槍對射,一時之間,街道、河邊的潑水聲、歡呼聲、祝福聲此起彼伏。年輕女孩穿著艷麗的民族服飾,在飛濺的水花中歌舞歡唱,身姿曼妙,宛如水中仙女,她們是潑水節(jié)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與中國人在爆竹聲中感受春節(jié)的氣氛一樣,泰國人以潑水游戲來表達對新年美好的祝福。
在宋干節(jié)期間還會舉行各種文藝慶祝節(jié)目,如花車游行、廟會看戲、宋干節(jié)選美小姐比賽等活動,給節(jié)日增添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隨著泰國旅游業(yè)發(fā)展,宋干節(jié)這個全民級別的節(jié)日也吸引國外大批游客前來,最隆重熱鬧的要數(shù)泰國清邁舉行的潑水節(jié),當?shù)氐臐娝?jié)日習俗保持完整,慕名前來的異地游客不僅可以親身享受潑水節(jié)的純潔凈化,對節(jié)日的意義也有更深體驗,泰國清邁潑水節(jié)成為當?shù)芈糜螛I(yè)發(fā)展的亮點。
4. 春耕節(jié)
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在東歐、亞洲很多國家,人們對春耕節(jié)并不陌生,由于各地民俗文化不同,活動儀式各有特色。泰國春耕節(jié)沿襲素可泰王朝春耕儀式,獨具泰國的民俗特色,自古以來,泰國是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從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開始,國王規(guī)定五月是春耕月,每年的典禮儀式由王室占卜師選定吉日舉行,活動在首都曼谷大王宮旁邊的王家田廣場舉行,全體的皇室成員參加春耕節(jié)儀式,這一天被定為國家法定的節(jié)假日?!爸骼绻佟焙汀八南膳苯邮車踬浰偷氖ニ?,并用圣水沐浴。
春耕節(jié)當天,活動會場布置莊嚴華麗,王室成員、政府官員穿著各色禮服,靜候儀式開始。早上7時左右,“主犁官”“四仙女”身著泰國傳統(tǒng)服飾,從玉佛寺出發(fā)?!八南膳碧糁饟y擔,擔中裝滿最好的谷種,沿途可聽到樂隊演奏音樂,和著輕快的節(jié)拍,一行人不多久便到達會場。約8時許,春耕儀式正式開始。國王、王后一起走上神壇,敬獻香燭明燈,膜拜神佛祈福。緊接著,“主犁官”燒香拜佛,占卜祈禱,祈求天神賜福,風調雨順。不僅如此,“主犁官”還必須完成一個重要儀式:卜雨。一般來說,卜雨前準備三塊白布,白布尺寸不一,都有特別規(guī)定,不同尺寸的白布表示不同的雨量,白布越長表示雨量越充足,“主犁官”根據(jù)白布長短預測當年農耕情況。第一塊布長一米,表示雨量較多,高原地農作物收成態(tài)勢好。第二塊白布長1.5米,雨量充沛,農作物普遍收成好。第三塊白布長0.5米,表示雨量較少,低洼地農作物收成好?!爸骼绻佟倍Y拜神佛后,站在占卜臺上,口中念念有詞,從三塊白布中抽出其中一塊白布,開始預算當年降雨量。卜雨儀式簡單,意義卻重大,“主犁官”每次抽出布條,都必須以虔誠敬畏之心祈禱,不可應付了事。接下來,“主犁官”牽著圣牛到國王面前點粉,點粉有祝福之意,大約是佑護春耕牲畜強壯之意。隨后,活動儀式進入到最高潮部分?!爸骼绻佟遍_始進行象征性耕種儀式,地點選在會場空地里,由婆羅門教士、“主犁官”驅使圣牛松土、犁地、播種和覆土各三圈,“四仙女”挑著金銀擔緊隨其后撒種,待三輪耕種儀式下來,擔子里40余斤黃燦燦的谷種已撒播完畢。最后一項活動儀式是讓圣?!俺贼b”,以此來卜算當年糧食收成?!棒b”有三類,一類是以五谷為主農作物,如谷麥、玉米、綠豆、芝麻,代表糧食豐收;第二類是以水和青草為代表的自然物,代表雨水充足,自然環(huán)境適宜;第三類是米酒,寓意糧食有剩余,經濟繁榮。至此春耕大典儀式結束?;顒觾x式尾聲更耐人回味,那些一大清早在場外觀看的眾人早已等不及,紛紛涌入會場內,撿取地里的谷種,這些被加持過的圣種,被賦予某種神秘色彩,對來自邊遠地區(qū)的農民來說,吸引力更甚。如果他們來不及撿取谷種,也情愿出大價錢買下別人撿到的圣種,他們將這些種子撒在自家農田里,祈求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二、越南
越南是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特色節(jié)日多與農業(yè)文化有關,并且多數(shù)傳統(tǒng)節(jié)日起源中國,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因此越南的特色節(jié)日既有本土化特征,同時也滲透著農業(yè)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這里只介紹灶君節(jié)和哈節(jié)兩個特色節(jié)日。
1. 灶君節(jié)
在這一天,人們早早起來打掃廚房,備好酒水、糕點拜灶神,然后將大量甜糕塞進爐灶,相傳甜糕能夠粘住灶神的口,讓他上報天庭時,多報告好事,少說壞事。越南人認為灶君有三位,各家各戶都會在灶臺前粘貼三位灶君神像,焚香祭灶,除了往爐灶塞甜糕之外,越南人還會專門往爐灶點燃畫著紅鯉魚的年畫,越南人認為紅鯉魚是灶君的坐騎,燒掉的這些紅鯉魚會將灶君送到天上。近幾年來,灶君節(jié)興起放生紅鯉魚的熱潮,尤其是在當?shù)剞r村,當?shù)厝肆晳T在節(jié)日當天買幾條紅鯉魚放生,放生后的紅鯉魚能夠化成龍送灶君上天,并且放生也是一種行善的表現(xiàn),希望能借此來取得灶君的歡心和扶持,贏得好運平安。放生鯉魚也帶動當?shù)仞B(yǎng)魚業(yè)的興旺,每到灶君節(jié)前,當?shù)氐孽庺~養(yǎng)殖戶會提前做好囤貨準備,可見節(jié)日文化也可以間接推動經濟的發(fā)展。
2. 哈節(jié)
在越南,約有80% 的人口是京族人,京族也稱為越族,是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的節(jié)日文化在越南節(jié)日文化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越南,有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 哈節(jié),它是京族獨特的傳統(tǒng),其熱鬧和隆重程度僅次于春節(jié)。越南哈節(jié)與中國廣西哈節(jié)頗為類似。哈節(jié)舉行的時間各地不同,主要在越歷六月初十或者八月初十舉行,在京語中,“哈”是“唱歌”的意思,顧名思義哈節(jié)是唱歌節(jié)。唱歌的地點設在哈亭,何為哈亭?京族人居住的村莊都建有“哈亭”,哈亭外觀美麗,建筑特點頗具民族風格。哈節(jié)到來時,人們往往會在哈亭里搭起戲臺,邀請戲班或者歌手到哈亭表演、唱歌。哈節(jié)雖是以唱為主,活動儀式卻不單一,主要分為四個儀式。
與很多節(jié)日一樣,哈節(jié)也有自己信奉的神仙,這要從京族民族特性講起,由于京族人大部分居住在臨近濱海、三角洲一帶,從事漁業(yè)者居多,信奉的神靈多與大海有關,如鎮(zhèn)海大王、海龍王、海公和海婆,由于海上天氣瞬息萬變,對長期從事漁業(yè)的京族人來說,與出海相關的眾多諧音詞,為京族人所忌諱,這使得哈節(jié)成為京族人祈禱平安、漁業(yè)豐收的重要節(jié)日。節(jié)日第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迎神”,哈節(jié)前一天,老老小小將家中內務收拾整潔,穿著京族傳統(tǒng)服飾,早早來到哈亭前,等候迎神儀式。少女們身穿京族盛裝,舉著各色彩旗,彩旗飄飄,鼓聲陣陣,場面熱鬧歡樂,人們用隆重的儀式抬著神座來到海邊,恭迎海神,并將其神位請入“哈亭”。下一個儀式是“祭神”,祭神儀式頗具京族特色,祭神的時候,由唱哈頭人誦讀祭文,其他唱哈者則在一旁陪祭、引唱、通唱和傳祭,并向神靈敬酒和獻禮,中間穿插京族人喜聞樂見的歌舞表演,如燈舞、進酒舞等,整個祭神儀式嚴肅卻不失熱鬧。隨后進入哈節(jié)活動的高潮環(huán)節(jié)——“入席”,又稱為“哈宴”“坐蒙”,主要包括鄉(xiāng)飲、唱哈和歌舞。在祭神儀式過后跟隨長輩進入哈亭正堂,按照輩分高低、貢獻大小就座于哈亭正堂東西兩側的臺階,飲酒唱哈。唱哈往往持續(xù)三天三夜,歌聲琴聲繞梁不絕,不可謂不熱鬧。
可見,哈節(jié)的所有活動儀式都離不開唱哈,唱妹的角色顯得非常重要,也反映出京族少女的能歌善舞。
三、文萊
文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當?shù)鼐用翊蠖嘈欧钜了固m教,傳統(tǒng)的特色節(jié)日不僅清真文化特色濃厚,更因這個國家經濟十分發(fā)達,節(jié)日裝扮顯得奢華高貴,珠光寶氣。
在文萊,開齋節(jié)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同時也是伊斯蘭教三大節(jié)日之一,由于文萊是一個伊斯蘭國家,當?shù)厝舜蠖嘈欧钜了固m教,因此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與開齋節(jié)相對的節(jié)日,是伊斯蘭教的封齋節(jié)。封齋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齋戒月,齋戒分為廣義齋戒和狹義齋戒,廣義齋戒持續(xù)一個月,狹義齋戒時間為一天。在拂曉之后日落之前,人們開始禁飲食,不抽煙、不飲酒。齋戒結束第一天就是開齋節(jié),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沐浴更衣,一家人換上顏色相同的衣服,每人手中拿著一小塊毛毯,結伴前去附近的清真寺做禮拜,人們將小毛毯鋪在寺中地板,脫鞋盤坐毯中,時而聽經,時而叩拜,虔誠祈禱。每年這個時候,來清真寺做禮拜的信徒非常多,寺內外人頭攢動,場面非常壯觀。禮拜后,人們還要祭拜先人,以示不忘祖先之恩德。這一天,親朋好友互相拜訪慶祝,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燃香焚燭,準備豐盛的酒席,制作精美食品,如咖喱雞肉、炸油香、炒瓜子、煮羊骨、醬汁牛排,還有各色飲料、水果,當客人拜訪時,主人會拿出特色小吃和飲料,盛情款待。這一天,文萊努洛伊曼王宮會“開門迎賓”,對民眾開放三天,國王和其他王室成員親自接待前來的民眾、外國游客和駐文萊使節(jié)等,并與他們一道在王宮共同歡度開齋節(jié)。這三天里,到訪的民眾都可以享用王宮提供的免費餐飲以及國王贈送的禮物,不僅如此,文萊政府高官也會大開自己家門,歡迎到家中拜訪的民眾。這些民眾之中,有的是親朋好友,也有素不相識的民眾,這并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拜訪交流,大家有說有笑,互致問候,一起品嘗美味的茶點。在開齋節(jié),人們吃得最多的美食應該是炸油香,它顏色金黃,美味,是文萊人逢年過節(jié)必備的食品之一。
四、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化的國家。與文萊一樣,馬來西亞人多信奉伊斯蘭教(憲法規(guī)定伊斯蘭教是國教),同時還有信奉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此外,馬來西亞也是華人聚集居住最多的海外國家之一,當?shù)氐娜A人數(shù)量占總人口的20%左右,這些因素使得馬來西亞的節(jié)日文化富有多樣性,有具有伊斯蘭文化氣息的圣紀節(jié)、哈芝節(jié)、開齋節(jié)等,也有具有印度教文化的屠妖節(jié)、大寶森節(jié),還有一些節(jié)日是當?shù)厝A人慶祝的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
1.圣紀節(jié)
圣紀節(jié)是與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并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jié)日之一,又稱為圣忌節(jié)。慶祝儀式多在清真寺舉行,以講座、誦經、集會為主,還會舉行盛大的“圣會”,眾人一起聚餐,以示慶祝。圣會開始前,由清真寺主持召開節(jié)日籌備會,圣會活動一般是由穆斯林們自愿募捐費用、米和油等食品,同時自愿者們自發(fā)前來布置會場、搞清潔衛(wèi)生,由于這一天被認為是行善事積功德的日子,許多穆斯林熱情積極落實各項活動安排。各地清真寺被裝扮一新,張燈結彩,寺廟掛起慶祝橫幅,穿著傳統(tǒng)服飾的禮儀人員站在寺廟門口迎接從各地前來參加活動的賓客,賓客們在清真寺內誦經、贊圣和禮拜,主持向來客們講解穆罕默德創(chuàng)教經歷、生平事跡。隨后大家開始聚餐。大家歡歡喜喜地圍在一起,氣氛非常熱鬧。
2.屠妖節(jié)
屠妖節(jié)是印度教的特色節(jié)日,意思是驅走黑暗,迎來光明。傳說有個兇殘的魔王,殘害百姓,后來天神下凡將惡魔除去,百姓們紛紛點燈慶祝,因此節(jié)日又得名萬燈節(jié)。
在屠妖節(jié)當天,人們穿著各色艷麗的新衣慶祝。此外根據(jù)傳統(tǒng)風俗,人們還會在新衣上涂抹上一層黃姜粉。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將屋內外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天亮之前用膏油沐浴,表示身心潔凈,隨后在家中角落、正廳位置放置油燈,一旁供奉糕點、鮮花和香油,一些家庭還會供奉新衣,這是給故去的先人的。信徒們篤信油燈是光明的象征,屠妖節(jié)當天家中點燃油燈,表示光明永在,邪惡就不能靠近,能給家人帶來好運、吉利。在屠妖節(jié)當天,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儀式,就是祭祖和禱告。與華人祭祖略有不同,印度教徒祭祖一般會選擇在節(jié)前三到五天進行,祭祖開始前,一般把先人照片擺放在一起,供奉鮮花、水果和食物,還會供奉一些真實的衣服和真實的紙幣,以示子孫們的誠心敬意,同時也寓意讓先輩看到子孫們的生活美好。祭祖后,信徒們會將先人相片收起來保管好,待到節(jié)日之時再拿出來祭拜。
3.花卉節(jié)
馬來西亞位于赤道地區(qū),是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濕熱,自然資源尤其是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因此生長在當?shù)氐幕ɑ芷贩N也有極其多種類?;ɑ芄?jié)既是馬來西亞特色節(jié)日,同時近年來也成為當?shù)芈糜问杖胫匾獊碓?。一年一度的花卉?jié),都會吸引來自馬來西亞各地和國外的游客前來觀光欣賞。在花卉節(jié),不僅城市主要街道陳列擺放當?shù)靥厣?,如國花扶桑,還有杜鵑花、兜蘭、月季等名貴花種。在每年花卉節(jié)主辦地,當?shù)貢信e行一個盛大的花市以及各類花市活動,在這里,人們既可以觀賞到各類傳統(tǒng)名貴花種、新培植的高科技植物,也可以參加花市里各項活動,如花卉尋寶活動、花車游行、花卉攝影展、花藝工作坊等,人們大飽眼福的同時,也了解到如何養(yǎng)花、插花,其中最熱鬧的是花車游行。自1991年開始舉行第一屆花車游行以來,馬來西亞花車游行已經有二十余年歷史。馬來西亞也是東盟國家中最早舉行花車游行的國家。展出的花車可不是單純用來供人們觀賞的,同時也是用來參加花車設計比賽的,它們是由當?shù)馗鳈C構、州政府、社會團體設計,用來角逐創(chuàng)意獎、主題獎、游行獎等大獎,各類文藝表演也在一旁助興。
花卉節(jié)不僅是馬來西亞向國人、外地游客展示本國美麗多樣植物資源的窗口,也可以增進馬來西亞對外花卉貿易市場的需求量。
五、柬埔寨
柬埔寨是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民風樸素,歷史文化悠久,柬埔寨人大多信奉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柬埔寨的特色節(jié)日文化與泰國頗為類似,如潑水節(jié)、御耕節(jié)等。
在柬埔寨,除了潑水節(jié)之外,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節(jié)日,叫送水節(jié),它是柬埔寨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公元12世紀吳哥統(tǒng)治時代,柬埔寨國王率領海軍打敗敵國軍隊,取得全面勝利,后人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戰(zhàn)績,便在每年這一天舉行盛大龍舟比賽。也有另一種關于節(jié)日起源說法,我們知道,柬埔寨是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當?shù)厝藢夂颉⒂晁?、陽光等與農作物種植相關的條件尤為看重,每年10月、11月,柬埔寨進入旱季,江河湖水退去,魚兒長大,水稻成熟,正是當?shù)夭遏~、收割稻谷的好時節(jié),對于常年生活在江河湖泊邊的農民來說,這個時節(jié)無疑是一年中最喜慶的季節(jié),為了感謝河湖水帶來的巨大利益,勤勞的柬埔寨人從很早開始就以隆重的送水儀式表達感恩之情。除了民間舉行盛大活動儀式外,政府方面亦會在節(jié)日前夕籌備慶典,并規(guī)定送水節(jié)放假三天。人們一般在節(jié)前一兩個月就著手準備活動慶典,街道兩邊房屋裝飾一新,男女老少穿著新衣,街道處處洋溢著歡樂熱鬧的氣氛,人們早早在洞里薩河搭起觀臺和浮宮。在三天節(jié)日里,全國各地舉行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首都金邊慶典活動最為隆重。節(jié)日第一天,當?shù)嘏e行劃龍舟比賽開幕式,進行首輪初賽,當?shù)孛癖婟R集在湄公河邊,翹首觀望,場面極為恢弘。節(jié)日第二天則進入第二輪半決賽比賽,晚上家家戶戶吃扁米,祈求平安吉利。
最熱鬧的要數(shù)第三天的送水儀式,如果說前兩天都是送水節(jié)開端,那么第三天活動則是送水節(jié)高潮部分,民眾們不僅能看到一場規(guī)模巨大、場面壯觀的劃龍舟決賽,同時也能看到晚上在河邊放花燈、孔明燈的恢弘場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