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驅逐健康的無形殺手——不良情緒
令人不愉快的、痛苦的、煩惱的、憂郁的、壓抑的、急躁的、憤怒的不良情緒,對人的心理和身體有著負面影響。在壞情況下時間久了,人的生存質量將受到嚴重影響。
淡化使自己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事件,讓自己看開點。凡事若深陷其中,定會遮蔽人的視野,讓人只見眼前的煩惱而不見大千世界中的種種美好,所以遇事不可陷得太深。牢記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健康。為了身心的健康,把健康的無形殺手——不良情緒堅決驅逐出去。
憤怒的情緒可以使人具有攻擊性,使人喪失理智,還嚴重影響人的健康。人在憤怒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體內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強行制怒的結果是將這種積蓄的能量強壓在體內,可能在短時間內沖破某一堤壩使人突發(fā)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可能因長時間和蓄積而損害身心健康。
急躁的情緒可能使人敏感,心情不穩(wěn)定,做事匆忙,心理壓力增大,有心腦血管病癥的人當中,大約70%是屬于長期處于急躁、不穩(wěn)定的情緒中的人。
據(jù)醫(yī)學專家考證,心情長期抑郁的人,易患高血壓、糖尿病、潰瘍病、皮膚病。心情壓抑的成年人中,死于中風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50%。
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人,易患齲齒、口腔潰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皮膚病、神經(jīng)官能癥、支氣管哮喘、癌癥、婦女月經(jīng)失調。
長期壓抑、畏懼、苦悶的人,由于緊張狀態(tài)抑制了體內免疫反應,阻止了抗體的形成,因而容易誘發(fā)癌癥。
長期處于自卑、孤寂精神狀態(tài)中,大腦皮層處于抑制狀態(tài),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于麻木狀態(tài),體內各器官缺乏相應的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不能正常發(fā)揮作用,會使人的生理發(fā)生變化,如記憶力減退、抗病能力下降、食欲不振、反應遲鈍、乏力、焦慮、早衰,甚至可能使性功能下降。
不良情緒帶給人的傷害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它還可能對人的形象、自信心、意志力、信念造成種種不良影響。
因此,人們應該關心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反應,就像人每天攬鏡照容顏、穿好衣服還要看了正面看背面惟恐有不協(xié)調之處一樣。關心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是愛惜自己、珍惜生命的一項內容。
情緒不好時,切勿圖一時之快而傷害他人,傷了朋友同事的和氣。有一句話是這樣提示人們的:“退一步海闊天空?!?/p>
不同的人對情緒有不同的把握力,這需要理智,需要修養(yǎng),也需要藝術。多讀讀有關書籍,多談談有關感悟,生活會助你成熟,成功地驅逐不良情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