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了看還是看了做
1998年8月,學校整體搬遷到寶山區(qū)呼蘭路。當時的呼蘭路校區(qū)有兩塊地方:一塊是呼蘭路883號,占地60畝,偌大一塊地方,只有教學樓、宿舍、食堂、辦公樓、駕培車間5幢建筑物;另一塊是呼蘭路763號,占地15畝,原來是一家工廠的舊廠房,也只有一幢廠房、一幢平房和一幢3層的辦公樓。兩塊地方加起來面積是不小了,而辦學基礎薄弱卻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
學校搬過來的第一件事情是保證9月1日學生能夠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教室里聽課,這一點我們是做到了,但學校今后怎么發(fā)展卻是一道最大的難題。
一次我在食堂吃飯,幾位剛下課的老師一看到我就朝我走過來,劈頭蓋臉地就是一頓抱怨:“鮑校長,現(xiàn)在這個學校要什么沒什么,這種條件讓我們怎么上課啊?看來我們當初同意搬過來是上當受騙了!”說話的人面紅耳赤地說,聽的人——我,聽得面紅耳赤!那頓飯我真是食不知味,除了用言語安撫一下老師們激動的情緒,我還能說什么呢?比如以前新華路有一幢11層的實訓大樓,有學生活動中心,有一個很好的大禮堂,有好幾幢學生宿舍,現(xiàn)在只有最基本的辦學條件,連一個標準的操場都沒有。學校就好比一個家,限于條件,我只能先關心教室夠不夠,宿舍能擺多少個床位,食堂能不能容納2000人吃飯,其他的,我暫時不能做什么,因為擺在我面前的困難都是一時難以解決的困難。
1998年剩下的那4個月是我人生當中最漫長的4個月,先是遭受到職工大學“紅牌”的打擊,后來又是我們買下來的763號校區(qū)與賣家之間在用電問題上產(chǎn)生了一些經(jīng)濟糾葛,還有兩個校區(qū)因為設施老舊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那時我常常被各種各樣的抱怨聲所纏繞,我的辦公室也幾乎要被踏破了,天天有人來提意見,天天忙于應付。學校的領導班子簡直成了消防隊,班子成員個個成了消防隊員。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克服面前的困難,給廣大教職員工一個滿意的交代!
就拿用電的問題來說,這是883號校區(qū)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原來這里是技工學校和駕培車隊的所在地,學生和教職員工加起來也就近千人。學校用電是寶山區(qū)供電所配給的315千瓦用電量,火表用的是80安培的,整個學校的電壓一直不太穩(wěn)定,但是因為人少,用電量不大,所以也就這樣過來了。到了學校整體搬遷過來以后,整個883號校區(qū)達到2000人,用電的問題立刻凸顯出來。早上學生在操場上做廣播操,音樂放到一半不響了。學生進場的時候如果放音樂,老師就不能用話筒叫口令,叫了口令就不能放音樂。一次升旗儀式,我本來在臺上講話,講到一半,話筒沒了聲音,再重新調整,再繼續(xù)講話,話還沒講完,上課鈴響了。那時我的辦公室在763號,從883號走到763號六七分鐘的時間,我卻好像走了六七年。
回到辦公室,我把管后勤的林校長找來商量:“用電的問題看來不快點解決是不行了,這樣下去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的。”林校長原來是交通技工學校的副校長,對這里的情況比較熟悉。他蹙著眉,想了想,說:“這是個老問題了。現(xiàn)在有兩個辦法,要么從763號拉一路電過去,但是我們中間隔著××食品廠,要拉電恐怕很困難,要么找供電局解決,但單位用電都是有配給的,再增加一路電不知道他們同不同意?!薄安还芡煌?,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啊?!蔽艺f道。林校長也是個急性子:“我這就去供電局,不管怎么樣,先試試看!”林校長說著,轉身出了門。中午,林校長火急火燎地回來了,一進我的辦公室就吼:“供電局講要拉電不是不能,但不一定能,說我們這條線上沒有低壓。你說這說的什么話呀!”我聽了也有些著急了:“那怎么行,電的問題是首要的問題,不解決也要解決!”“明天我再去供電局!”林校長堅決地說。一方面,林校長在學校和供電局之間來回奔波,同供電局的領導談學校的建設,談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也是多方托人,嘴皮子也磨破了。最后,用電的問題終于解決了,供電所從呼蘭路對面拉了一路電給學校。為了這件事,林校長單單供電局就跑了5次。
1999年6月,上海的梅雨季節(jié)按時到來。梅雨季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忽陰忽晴,連雨點也常常是時大時小。一個悶熱的下午,剛剛下過一場傾盆大雨,圖書館館長高老師踏進我的辦公室。“鮑校長,我們圖書館現(xiàn)在漏得一塌糊涂,你快去看看吧!”高老師的聲音特別洪亮。整體搬遷的時候,我們把圖書館安置在實訓樓頂樓。我忙立起身,跟著他到了圖書館。只見汽車資料室里放著十幾只面盆、鉛桶,書架上鋪著大塊的塑料布,房頂上東一塊、西一塊都被水浸透了,不停地在滴水。墻面因為潮濕,墻皮一塊塊地在墻上開了花。“這里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不下雨,里面也下小雨,因為長年累月水都積在那里了。我們這么多汽車專業(yè)的資料,放在這里都發(fā)霉了!”高館長心疼地說?!拔覀凂R上組織人員搶修!”從圖書館出來,我直奔883號林校長的辦公室而去。其實,作為校長,我的心里比任何人都難受??墒菦]辦法,要做的、要彌補的事情太多,我們只能一件一件去努力地完成。
到了林校長辦公室,我同他說了圖書館漏水的事,他說教學樓剛剛也漏水了。我倆一起上到教學樓頂樓,再通過扶梯爬上樓頂。因為剛剛下過雨的關系,教學樓的樓頂?shù)教幎际撬?,積了不少水?!翱礃幼幼铰┑膯栴}必須要從根子上解決才行?!蔽艺f。“是啊,現(xiàn)在也沒辦法,做什么都要錢,可我們現(xiàn)在就是缺錢。現(xiàn)在只能先在平頂上澆一層防漏涂料,頂一陣子,先做了看吧?!绷中iL還是那句話。
從883號回763號的路上,我在想,這條路我每天要走多少回才能解決眼前的那么多困難?假如這些困難能夠一夜之間都解決了,那讓我一天走千百回我也愿意。但現(xiàn)在只能先做了看,因為我們還沒有條件看看哪里有什么要做的,因為哪里都是難事、急事、要事,但我們決不能不做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