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色難,大修行
浮生:老師,說到理解,我趁著這次機(jī)會,幫我朋友問個問題,他最近很郁悶,公司的業(yè)績不理想,很煩躁,在家里也總是發(fā)脾氣,偶爾還對父母喊上兩句。但事后,又感覺很慚愧。
驚蟄笑道:這是你的煩惱吧?
浮生:我是幫我朋友問的,不過我覺得這也是我的煩惱,難道你們不面臨這樣的煩惱?有時候自己心里很煩躁,父母還啰啰唆唆,雖然也知道他們是關(guān)心我們,但還是很煩躁啊!
老師:《論語》里有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xué)生子夏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只說了兩個字——色難。
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色難就是說給父母一個好臉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難做到的。
浮生驚愕:就這兩個字?孔子是不是在敷衍他?色難是什么意思?。?/p>
老師:色難就是說給父母一個好臉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難做到的。
在座的紛紛表示贊成。
驚蟄:我看過一個小短片,短片的名字叫做《色難》,并且還用“smile”做了片名的翻譯。能夠給父母一個笑容,在和父母交流溝通的時候有一個好臉色,不因父母的嘮叨或者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而對父母不耐煩、鬧脾氣、生氣,能做到這一點,也挺困難的,至少我就沒能做到這一點。
老師:這就是“孝顏”!孝敬父母,必須對父淠囿鴇挲蒜傴趼留淠掩囈掠挲〃弩卜》粕跋×糇偏「上說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
圓舒:我曾經(jīng)讓學(xué)生深入社區(qū),調(diào)查居民家庭成員隔代人之間的相互表情及臉色變化。他們一共調(diào)查了100位老人對后輩兒孫及100位后輩兒孫對長輩的表情與臉色變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00位老人見到后輩兒孫時,有91人表情愉悅,面帶微笑;有5人顯得很平靜;有4人面帶期待與希冀。而100位兒孫遇見長輩時,有46人板著面孔,顯得冷淡,臉色難看;有41人平淡無情,無動于衷;只有13人笑臉相迎,問寒問暖,情意融融??磥?,不是給父母和長輩吃的、穿的,就是多么孝順了,而是隨時都能給父母一個好臉色,不是愛答不理的臭臉。
浮生:就因為臉色不好就是不孝么?可是人都有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不好的時候吧?
圓舒:一個好臉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謂“孝行”又有多少是發(fā)自內(nèi)心呢?
老師:孔子在子游問孝時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币馑际钦f:“今天許多人認(rèn)為孝順就是能贍養(yǎng)父母,但是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贍養(yǎng)父母與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不同呢?”你看,是不是尊敬父母才是對他們“孝”?一個人孝與不孝,通過他與父母相處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來。那些老是跟父母發(fā)脾氣,沒有“婉容”的人,可能沒注意,一個“色難”,就把所謂的孝心打折了。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驚蟄:我曾在一個火車站的快餐店里,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年輕的女孩和一個老人家在我的鄰桌用餐。這位老人很儒雅,一看就是很有教養(yǎng)的樣子。她對年輕女孩說:“你也吃點吧,忙著送我,你也沒時間吃飯。”心疼之心,溢于言表。但是,年輕女孩的表情卻非常難看:“給你買的你就吃吧,你不用管我,還有,以后我的事情你就少操心,也別有事沒事地瞎嘮叨。”一臉的不耐煩。那位老人尷尬地什么也沒說,低下頭,一聲不響地吃著,坐在旁邊的我都能感受到老人的那種難過和寒心。
孝在心,孝也要在貌;孝貴實行,也要在言。要有孝心,也要對父母和顏悅色。
老師:這是大多數(shù)子女中的一個,這又是子女中的大多數(shù)。對父母要和顏悅色,不能以生硬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更不能訓(xùn)斥和謾罵父母。孝在心,孝也要在貌;孝貴實行,也要在言。要有孝心,也要對父母和顏悅色。
浮生還是不服氣:可是父母上了年紀(jì),有時候就會反反復(fù)復(fù)說一件事情,十分啰嗦。老師,難道這個時候我們還要假裝十分好奇,然后和顏悅色地去再聽一遍么?
老師:這就是修行,連面對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氣和,誰會相信你有干大事業(yè)的格局和心胸呢?每臨大事有靜氣,其實就是從面對父母保持“婉容”來修煉的。而且真正的孝,要有實實在在的心,來不得半點虛假。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這些都會反映在你的臉色上。即便工作有再多的不如意,每天回家的時候也要給父母笑臉,讓老人的心能夠安定的,可能就是子女開心的笑容。
驚蟄:其實,很多事情并不難,?;丶铱纯矗瑸槔先硕松弦槐瓱崴?,陪老人坐坐,多一些問候,多一些笑臉。如此而已。應(yīng)該用心體恤一下父母最大的快樂是什么,不能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孝子,給父母多少錢,買了多少東西。有時候可能就是一個壞臉色,這些錢和東西就都統(tǒng)統(tǒng)失去了價值。
這就是修行,連面對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氣和,誰會相信你有干大事業(yè)的格局和心胸呢?每臨大事有靜氣,其實就是從面對父母保持“婉容”來修煉的。
浮生:看來我連最基本的都沒做好,總喜歡發(fā)脾氣,不耐煩,父母對我寬容,不說我,我也就忽略了,不以為意。連在爹媽面前都不能做到和顏悅色,難怪在外面也總莫名其妙就招惹了別人,太大大咧咧了,沒有注意到這些細(xì)節(jié)。孔子太厲害了,“色難”兩個字,經(jīng)老師講透了,很多疑問都通了。還是那句話,“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有了婉容,你就人見人愛了。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