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虛無》
超解:人生要由自己來開拓的宣言
概述:關(guān)于人的意識,可以理解成是尋求虛無的一種對自存在。薩特發(fā)現(xiàn)對自存在中有一種與事物不同的自由意味,此書便是薩特所提出的存在主義的預(yù)告篇,于1943年出版發(fā)行。
讓-保羅·薩特(1905—1980)
法國哲學家,作家。以存在主義為根基,主張人應(yīng)積極主動地與社會建立聯(lián)系。雖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因本人討厭權(quán)威而拒絕接受。他與西蒙·波娃的契約式婚姻也十分有名。
存在主義指的是人靠自己的力量去開辟自己人生的思想。
《存在與虛無》可以說是薩特將存在主義推向高潮的作品,但是,此書并非是從正面去論述存在主義。在著作問世后不久,以主題為“存在主義是什么”的演講作為素材撰寫的著作中就有明確的說明。在那次演講中,薩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質(zhì)”,這成為名句。
至今,“存在先于本質(zhì)”這句話已成為存在主義的一個口號,它的意思是:比起命運,我更重視自己的生存方式。我們將它理解為“靠自己去開拓自己的人生”即可。實際上,薩特本人的人生也是這樣。他以小說、戲劇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創(chuàng)辦思想雜志《現(xiàn)代》(Les Temps modernes),還積極參與阿爾及利亞民族獨立運動等社會活動。
《存在與虛無》確定了薩特的思想以及生存方式,是一部值得紀念的初期作品。在后來的存在主義思潮襲來時,此書被奉為存在主義理論的根基。總而言之,作者將人作為意識的存在,并試圖去明確地闡釋其結(jié)構(gòu)。
意識通常需要一個對象,它是“相對某事物的意識”。薩特為了對此做出說明,提出了“自在”和“對自存在”兩個概念。關(guān)于自在,我們將它理解為事物本身存在的狀態(tài)就可以了。比如,椅子和桌子等存在的狀態(tài)。
與此相對的對自存在,則指“不是某地存在的某物,而是無存在之處的某物”,揭示了事物的“否定性”和“無化作用”的本質(zhì),即可以否定事物所處的狀態(tài),將事物變得毫無意義。這就是薩特所說的對自存在。
雖然我們即是自己本身,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都能保持這樣的自我。換言之,自我存在,是一種通常可以通過否定和無化脫離出來的存在。這是意識與事物的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薩特將自我狀態(tài)的改變稱為“自由”。話又說回來,像椅子或桌子這樣的事物是沒有自由的。
薩特的表達方式與其他哲學著作的表達方式迥然不同
薩特用一種否定的表現(xiàn)說:人在忍受著來自自由的刑罰。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自由有著使人陷入不安的因素。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究竟會變成怎樣。所以,人會假裝自己已經(jīng)獲得自由,以試圖掩蓋這份不安。這種狀態(tài)叫“自我欺騙”,并不是自己沒有意識到不安,而是當成自己沒有意識到。就像女孩子初次約會被對方握住手時,會假裝沒有注意到一樣。這只是薩特自己做的比喻,實際上他的表達方式與其他哲學著作截然不同?!洞嬖谂c虛無》有時會使用小說的表達方式。不管怎么說,他寫的小說《惡心》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巔峰之作。雖然不知是否是他本人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但薩特確實具備那樣的能力。
薩特優(yōu)秀的文學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在對別人“目光”的描述。“自在”,既是一種自我意識,又是一種相對于他人的存在。為什么這說呢?因為人的自我意識就像羞恥心一樣能通過別人的目光感受到。我們既是能觀察其他事物的存在,同時也是被其他事物觀察的存在。這種來自別人的“目光”將“我”這個存在作為客體,于是“我”就成了被觀察的事物。意識到被他人的目光觀察而被奪去自由的我們,實際上已經(jīng)和物體沒什么兩樣了。
最后薩特再次論述了自由的意義。自由的意義就在于,它并非是無所不能的。對于通常被某些事物束縛的人來說,總想著突破這種束縛就是自由。這無非是給自己遇到的狀況賦予某種意義。通過自己有所行動,即“籌劃”來賦予世界意義。對于人類來說,這就是自由。
同時,此書對究竟該如何去行動的理論論述進行預(yù)告,并以此結(jié)束。之后,薩特又將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相結(jié)合,撰寫了《辯證理性批判》一書,才最終有了結(jié)局。在此薩特想表達的是一種個人通過面向社會全體,并通過自身實踐來創(chuàng)造歷史的態(tài)度。
薩特去世后,結(jié)構(gòu)主義(參見本書第192頁)開始抬頭,批判存在主義是一種主觀主義的思潮依舊在持續(xù)。但是,似乎在當時閉塞的時代背景下,社會仍然渴求薩特這種設(shè)法積極地去開辟新時代的思想。
薩特其他作品(本書推薦作品除外)
薩特還有另外一部小說大作《自由之路》,以及重新對文學的本質(zhì)發(fā)出疑問的作品《文學是什么》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