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一)玻璃儀器的洗滌
玻璃儀器的洗滌是生物化學實驗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潔凈的玻璃儀器內壁應光潔、明亮、不掛水珠,常用的洗滌方法有:
1.一般玻璃儀器,如燒杯、試管等,可用肥皂、合成洗滌劑、去污粉等用毛刷仔細刷洗,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最后用少量蒸餾水沖洗2~3次,置于干燥箱中烘干備用。
2.容量分析儀器,如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不能用毛刷刷洗,可在用畢后,即用自來水沖洗,直至不掛水珠,再用少量蒸餾水沖洗2~3次即可備用。若沖洗后的儀器仍掛水珠,則應將其瀝干后,用重鉻酸鉀洗液浸泡4~6h,然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少量蒸餾水沖洗2~3次。
3.黏附有血漿的刻度吸量管,可先用45%尿素溶液浸泡,使血漿蛋白溶解,然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若仍未清潔,可在重鉻酸鉀洗液中浸泡4~6h后,用自來水沖洗,最后用蒸餾水沖洗2~3次;或者用1%氨水浸泡,使血漿溶解,然后依次用1%鹽酸溶液、自來水、蒸餾水沖洗。
4.新購置的玻璃儀器有游離堿存在,須在1%~2%鹽酸中浸泡2~6h,以除去游離堿后,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沖洗2~3次。
5.使用重鉻酸鉀洗液時應注意的事項:
(1)需用重鉻酸鉀洗液浸泡的容器,在浸泡前應盡量瀝干,再用洗液浸泡。否則,洗液因稀釋而降低其氧化力,甚至失效。
(2)由于Hg2+、Ba2+、Pb2+等離子易與重鉻酸鉀洗液反應生成沉淀而黏附在容器壁上,因此凡接觸過這些離子的容器,可先用1%硝酸或5%~10%EDTA潤洗除去這些離子,再用水沖洗、瀝干后,最后用洗液浸泡。
(3)有機化合物、油類、有機溶劑均可使洗液還原失效,因此容器壁上若粘附有大量油類、有機物等,應先去除,然后再用洗液浸泡。
(4)由于洗液有很強的酸性和氧化性,所以使用時應注意不能濺溢在皮膚或衣物上,以免被燒傷或燒壞。
(5)當洗液顏色由深棕色變?yōu)榫G色時,是由于重鉻酸還原為硫酸鉻的原因,所以不能再繼續(xù)使用。
(二)移液管的使用
移液管是用來移取定量體積溶液的量器。生物化學實驗中常用的移液管有三種,如圖1-1所示。
圖1-1 各種移液管
1.刻度移液管:分為刻度刻至尖端和不刻至尖端兩種。若使用刻度刻至尖端的移液管時,在將液體放出后,應吹出最后留在管內的少量液體。
2.奧氏移液管:準確度最高,使用時必須吹出留在尖端的液體。
3.大肚移液管:一般只在上端有刻度線,將所量取的液體放出后,只需將吸量管的尖端觸及器壁約0.5min即可,不得吹出尖端的液體。應當注意的是,有的移液管在下端狹窄處還有一刻度線,則兩刻度線之間的體積才代表該移液管上所注明的體積。
近年來,使用較多的還有微量移液器(MicroPipette)。它具有使用方便、取加樣快速、計量準確、不易破損等優(yōu)點,其取樣尖端由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成,只需更換吸嘴,即可移取不同樣品。
定量移液器是由鈕、桿、壓盤、外殼、柱塞、彈簧、吸引管、吸嘴等部分構成,如圖1-2所示,可分為兩種類型:
圖1-2 定量移液器的結構
(1)固定式:只能取加一定容量,不能調節(jié)。其規(guī)格有10μL、20μL、25μL、30μL、50μL、100μL、200μL、250μL、300μL、400μL、500μL、1000μL等。
(2)可調式:在其容量量程范圍內,可根據需要調節(jié)取樣和加樣的量。例如0~200μL,10μL~100μL,100μL~1000μL,500μL~2500μL。
使用方法:吸液前先把吸嘴套在吸引管上,并輕輕旋緊,以保證接合嚴密。用大拇指按下按鈕到第一停止點,以排出一定容積的空氣,此時即可吸液。吸液時把吸嘴尖浸入取樣液內幾毫米處,徐徐松開大拇指,讓按鈕慢慢自行復原,即完成取樣。
排液,將吸液器的吸嘴尖置于加樣容器壁上,用拇指慢慢地將按鈕按下到第一停止點,停留1s,黏性較高的溶液停留5~10s,然后把按鈕按到第二停止點,再讓吸嘴沿著容器壁向上滑動。當吸嘴尖與容器壁或與溶液不接觸時,釋放按鈕,使其返回到初始位置。
(三)溶液的混勻
某一反應的充分進行,必須使反應的體系內各種物質分子充分接觸。因此,每加入一種試劑后,均須充分混勻。當溶液稀釋時,亦需充分混勻,才能獲得濃度均一的溶液。溶液混勻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1.使盛器作離心運動。
2.左手持試管上端,以右手指輕擊試管下半部,使管內溶液作旋轉運動。
3.利用漩渦混合器混勻,如圖1-3所示。
4.不得已時,可用干燥清潔的玻璃棒攪勻。無論用何種方法混勻,均需防止盛器內液體濺出或被污染(Contamination),嚴禁用手指堵塞管口或瓶口震蕩混勻。
圖1-3 旋渦混合器混勻
(四)溶液的過濾
過濾有普通過濾、減壓過濾及保溫過濾等。在此僅介紹普通過濾。
過濾前的準備:取一張圓形的濾紙,對折兩次,打開成一圓錐體(一邊為三層,一邊為一層),把它放入干燥的漏斗中。漏斗的邊緣要比濾紙邊緣高出大約0.5~lcm。漏斗壁與濾紙應完全密合??捎糜^濾的液體潤濕濾紙,并用玻璃棒小心地按壓濾紙,使濾紙各處緊密地貼在漏斗壁上,尤其應注意把濾紙的三層部分按平,不要讓其留有小氣泡,否則過濾時易于沖開。
過濾時放正漏斗,其邊緣應處于水平面上。漏斗下部的尖端應與接收溶液的容器內壁接觸,以避免溶液流下時跳濺。向漏斗內傾注液體時,用左手拿著玻棒,并讓玻棒與濾紙近于垂直,液體沿玻棒往下引流。液體最多允許加至距濾紙邊緣5mm處,液體加得過多,沉淀物則會隨溶液上浮而粘附于漏斗壁并混入濾液中。向漏斗內加完液體后,要把盛有待濾液體的容器沿著玻棒向上滑動一下,以免待濾液體流到容器外面。
(五)離心機的使用
離心法也是分離沉淀物的一種方法。它是利用離心機轉動的離心力,使比重較重的沉淀物沉積在離心管底部,以達到分離的目的。其上層的液體稱為上清液。
電動離心機的使用方法:
1.將待離心的液體置于離心管或小試管中,并檢查離心管(或小試管)的大小與離心機的套管是否相匹配。
2.取出離心機中的全部套管,并檢查底部是否鋪好軟墊,套管底部有無碎玻片或漏孔(有碎玻片必須取出,漏孔應用蠟封?。?。檢查合格后,將盛有離心液的兩離心管分別放入套管中,然后連套管一起分置于粗天平兩側,通過往離心管與套管之間滴加水來調節(jié)兩邊重量使之達到平衡。
3.將已平衡的兩只裝有離心管的套管分別放入離心機相互對應的兩插孔內;蓋上離心機蓋;打開電源開關;逐步扭動轉速旋鈕,先緩慢增加離心機轉速,然后調到所需的轉速;達到離心所需的時間后,將轉速旋鈕逐步回零,關了電源,讓離心機自然停止轉動后(注意不可強迫停轉)取出離心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