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心里標準的花,大抵應有花萼、花瓣、花蕊。似乎只有這樣才符合通常的審美標準。大千世界卻無奇不有,偏偏要將植物世界多姿多彩的花型展示給愛美的人們,讓他們?nèi)ン@訝、去感嘆,甚至于去崇拜。
走進山里,常會和一種樹型美麗,枝桿開展,葉色翡翠的大樹于不經(jīng)意中相逢。每逢花季,它的枝頭會綴滿許多銀中帶粉的細絲條,爛漫而動情。這便是豆科的合歡。合歡,落葉喬木,可長到10多米高,小葉對生,羽狀復葉,晝開夜合。頭狀花序,花萼和花瓣黃綠色,通常為人們所忽略,最醒目也最靚麗便是那細長花絲,植物學家給它定名叫雄蕊。有太陽天,選個合適角度,逆光望去,那花絲白得晶瑩,粉得水靈,深綠墊底,粉白交織相融,便顯得風情萬種。
豆科合歡花
我國古代,合歡樹有一些有趣的傳說。清代陳 子著《花鏡》中就一本正經(jīng)地寫道:“合歡,一名蠲忿。……樹似梧桐,枝甚柔弱。葉類槐莢,細而繁。每夜,枝必互相交結,來朝一遇風吹,即自解散,了不牽綴,故稱夜合,又名合昏?!卑褌€合歡吹得神乎其神??茖W證明枝條夜交是沒影兒的事。不過就合歡一詞的語義以及它所表示的形體動作而言,確有和合美滿含義。難怪合歡花語為夫妻和樂美滿。由于合歡具有“夜合”奇異功能,頗引發(fā)人們類比的無限聯(lián)想,因此合歡古代又名夜合花。當然詩人騷客也免不了按自己理解,不約而同對合歡花進行吹捧粉飾,或借題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唐代詩人元稹在《夜合》一詩中吟道:
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
雨多疑濯錦,風散似分妝。
……
同為唐代詩人的李頎也有《題合歡》詩作詠嘆:
開花復卷葉,艷眼又驚心。
蝶繞西枝露,風披東干陰。
黃衫漂細蕊,時拂女郎砧。
清人喬茂才也有《夜合花》詩:
朝看無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
長亭詩句河橋酒,一樹紅絨落馬纓。
卻是最后七字說得最好,狀態(tài)寫實,傳神達意。
豆科合歡的嫩莢
豆科銀合歡
據(jù)傳合歡能“令人消忿”。西晉嵇康《養(yǎng)生論》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崔豹《古今注》云:“樹之階庭,使人不忿也?!毕胧悄乔嘀G葉一樹紅纓讓人神清氣爽而怡然,怨氣自解。
小民百姓重實在,不浪漫,知道合歡不單能治相思、消忿悶,還能治肺癰、跌打損傷、中風攣縮等癥。當然,其花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則是不言而喻的。
合歡還有些同門弟兄,比如金合歡和銀合歡。金合歡原產(chǎn)澳大利亞,近年我國有引進栽培,花黃色,是著名的經(jīng)濟和觀賞樹種。銀合歡多生長在美洲和大洋洲,我國南方有野生,花銀白色,花蕊伸出,成為球狀,綠葉細小,羽狀復葉排列,銀綠相襯,自成一道風景。
桃金娘科蒲桃
與銀合歡花相近的有喜樹。聽這名便帶喜色,作為藍果樹科喜樹屬僅有種,為我國特有,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近年有作為觀賞樹引入庭院或作為行道樹種植?;ò?枚,細小、綠色、早衰,只留潔白花蕊展示給有意者。最是那果實特別,長窄翅的翅果著生頭狀果序上,表現(xiàn)出特有種的獨特性。
同樣以花蕊出名的還有蒲桃。蒲桃一詞在我國歷史上用法較混亂。漢武帝時為了求天馬(即阿拉伯馬),開通了與西域的往來。當時隨天馬進入中國的尚有蒲桃和苜蓿種子。不過此蒲桃非彼蒲桃,而是現(xiàn)今葡萄科的葡萄??甲C蒲桃如何更正為葡萄,而熱帶植物蒲桃如何掙回自己名分,非我專長。這里單說桃金娘科蒲桃。蒲桃,有栽培,華南多野生,喬木,高可達10余米,主干短,廣分枝。聚傘花序頂生,有花3~4朵,花白中略帶淺綠,雄蕊多數(shù),淡淡綠,微微黃,長近3?cm?,F(xiàn)常植水邊,供觀賞。每年4月,恰是仲春季節(jié),又黃昏夕輝時分,去了水邊,就見千樹吐艷,萬花競放,雄蕊爭華,倒映水中,水隨風動,風生漣漪,漪亂樹影,鍍金繁花便由清晰而略為模糊,生出一種靈動的朦朧美。
桃金娘科紅千層
美非單生,常呈現(xiàn)集群伴生現(xiàn)象。以花蕊為美的花卉,我們還可以看到同樣是桃金娘科的紅千層。紅千層,小喬木,皮堅桿硬,葉如垂柳,卻厚,又相近羅漢松,稍大?;ㄩ_時,有人見了,驚呼:這花好像瓶刷呀!果然,這花就有個俗名叫瓶刷花。紅千層穗狀花序,長約10?cm,花瓣綠色,小至可忽略不計;雄蕊紅色,長2.5?cm?;ǘ涿芗ㄈ镆皇庀?,活脫脫就是瓶刷模樣。按《中國植物志》說法,紅千層花期為6—8月。但我在1月初就瞧見準備吐蕊的花蕾,4月底5月初就拍到盛開的紅千層,10月再次見到花盛。反是規(guī)定花期不見花的模樣,只一樹碧綠,于無風夏日中紋絲不動。此花原產(chǎn)澳大利亞,現(xiàn)早已越過赤道,侵犯北半球,攻占了大大小小專業(yè)植物園和公園。和紅千層結伴而行的還有同科的串錢柳和紅花桉,它們都有相似的同色花序。
朱纓花也是欣賞花蕊的著名花卉植物,與合歡是親戚,同屬豆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二回羽狀復葉,頭狀花序,花開時花絲纖細,花蕊深紅,形成一個個圓圓的紅絨球,十分惹人喜愛。在我國,它也是引進品種,老家南美。盡管植物引進歷代皆有,但從長遠觀點看是福是禍,至今尚不分明。我國有成功經(jīng)驗,也有引發(fā)生物入侵的案例。不過,植物交流至少為愛好自然的人們帶來了另類審美對象和新的審美經(jīng)驗及快感。
豆科朱纓花
豆科朱纓花的蓓蕾
藍果樹科喜樹
豆科合歡花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