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一種美妙而高尚的情感,獲得愛情會使人產生愉快、振奮和幸福的體驗?;橐鍪菒矍榈纳A,使男女兩性完全地融為一體。從心理學上講婚姻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并得到法律的保護,這種婚姻是美滿幸福的婚姻。
配偶的選擇要有一定的要求,擇偶和婚姻的基礎應該是相互的敬慕和熱愛,這是愛情長期維持的重要保證。婚后生兒育女,相互內在素質的吸引和協(xié)調,就更顯得十分重要。
從戀愛發(fā)展到婚姻,其心理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因素:
1.理想信念的高度一致性 只有男女雙方志同道合,在生活、理想、事業(yè)、價值觀等方面基本相同,才能有真正愛情的基礎。這種社會性相似方面的相互吸引,使雙方產生友誼: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種族等差異,都可能是構成雙方相互吸引的重要方面;有了生活和事業(yè)上的知音,人生路上的任何困難都會克服,任何難關都能渡過,對未來充滿信心。因此,人生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和世界觀是否相通或基本保持一致,將會對戀愛婚姻發(fā)生重要影響。
2.雙方高度的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人際間興趣、愛好的基本一致和性格情感上相似和相通。是能把自己拋舍給另一個性別不同的個體,把自己獨立的意識和個別孤立的自為存在放棄掉感到自己只有在對方的意識里才能獲得對自己的認識。能達到這種心理相容,雙方的婚姻才能牢固。心理相容不等于男女雙方在情感上、性格、氣質、能力等方面的完全一樣。這種差異是存在的,但不是絕對的而是對立統(tǒng)一的。它可以通過互敬、互愛、互助、互諒等良好的心理氣氛中得到調適。在雙方這種相互關心、互相尊重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照顧到對方的興趣愛好,以促進雙方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雙方性格、興趣是否相同或互補,對增強雙方關系和婚姻的長久維系,白頭到老起重要作用。
3.性意向的一致性 性向一致是構成愛情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性意向是性愛與非性愛的本質區(qū)別,只有愛情才包括性意向。人的正常性欲與人的飲食一樣都是人的本能,是人的正常心理現(xiàn)象。夫妻間由于存在有性愛因素,所以它才有別于人世間其他一切關系??茖W發(fā)展到今天,應當破除性神秘感、不潔感、性罪惡感、性褻瀆感、性卑下感等抑制心理,承認性意向的一致,性生活的和諧是促進愛情鞏固與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深深的性意向聯(lián)結起來的伴侶,由于性關系而獲得了新的力量的源泉,產生高漲的熱情。相反,如果雙方性意向沖突或矛盾,就會造成情感淡薄和愛情關系的破裂。
人類的性意向有四個特點:排他性、沖動性、直覺性與隱曲性。
(1)排它性:愛情排他性是人類性愛最重要的特點。每個人都排斥他人占有自己戀愛的對象,同時要求自己的戀愛對象一心一意,忠貞不二。任何一點三心二意都會導致嚴重后果。
(2)沖動性:這是一種對性愛對象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的親近欲望和行為驅力。表現(xiàn)出愛的情感是速度快、強度大、控制力較差的激情狀態(tài)。因此,性愛的沖動性有時能對抗一切阻力,顯示出果斷、勇敢的積極性特質。但也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不顧后果去行動,具有不穩(wěn)定性、冒險性和破壞性。
社會中一見鐘情、愛慕閃電式的戀愛方式都是性沖動的一種表現(xiàn)。為此在交友戀愛中要有一個認識過程,細致地了解對方,然后才下決心就會減少盲目沖動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3)直覺性:是指依靠直覺感知而對異性產生愛慕的一種心理傾向。性愛的意向有明顯的直覺性特點,如果雙方見面感到“不順眼”“不舒服”,那么,就不會發(fā)展成為愛情關系。
性愛的直覺性是一見鐘情的心理基礎,同時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特點。
(4)隱曲性:這是一種人類文明的標志,所有動物性行為都是公開的,唯有人類的性行為是隱蔽性,這樣使人類的性愛關系顯得富有詩意和含蓄性。
人類的性意向不僅僅是天然的需要,而且,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人類的性意向是建立在共同事業(yè)、共同理想、共同情趣的基礎上的一種高層次的心理需要。有時為了人類和社會犧牲了愛情,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4.自尊與自重 這是一種人類高層次的需要,就是尊重自己,愛護自己的名譽、尊嚴,維護自己的人格,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名譽、尊嚴和人格。這種自尊的需要不是自發(fā)產生的,它與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密切關系。只有明確了人生目的,認清了自己的價值,才能自強不息、刻苦勤奮,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信任、理解,愛情才會翩然而至。在尋求愛情時要立足自尊、自愛,要戰(zhàn)勝自卑,要積極努力,正確評價自己,認真對待愛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