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巴蜀幼兒園 唐倩
在大班最近開展的數(shù)學活動“比高矮”中,小朋友們紛紛找伙伴用背對背、面對面、靠墻站立等多種方法嘗試比高矮。這時,福娃你的舉動吸引了老師。只見你一個人在教室里走來走去,你東看看西瞧瞧,一會兒蹲著看別人的鞋,一會兒站著瞅別人的肩,一會兒又站遠點看看別人的頭。
你觀察了一段時間后,走到舵舵身邊,把你的鞋子和舵舵的鞋子靠在一起比了比,又肩并肩站立。你不時看看對方的肩膀和自己的肩膀,再瞅了一眼舵舵頭的位置。你高興地拉著舵舵跑到老師面前激動地說:“老師,我有個好方法,和他們都不一樣?!崩蠋焼柕溃骸笆裁床灰粯拥暮梅椒??”你說:“直接用鞋子比就可以比高矮了!”“用鞋子怎么比高矮?”老師追問。你立即脫下自己的一只鞋,也請舵舵脫下一只鞋,然后把兩只鞋底靠齊一端介紹道:“我的鞋子比舵舵長?!苯又阌趾投娑婕绮⒓缯驹谝黄鹫f:“我的肩也比舵舵高,我比他高。用鞋子來比高矮,鞋子長就高,鞋子短就矮?!甭犃四愕慕忉專蠋焼柕溃骸捌渌∨笥延帽硨Ρ?、面對面、靠墻比一比的方法,你怎么要用鞋子來比高矮呢?”你得意地說:“這就是我發(fā)明的方法?!薄斑@個辦法很特別,你是怎么想的呢?”老師又追問道。你認真地說:“我在家看到爸爸的鞋最大,爸爸就最高;我的鞋最小,我最矮!我的鞋和舵舵的比,發(fā)現(xiàn)我的鞋子長,我也比他高呀!”小朋友們聽到你介紹用鞋子比高矮這個方法,也紛紛圍了過來討論起來。
我想:
福娃,當你在看見小朋友們用背對背、面對面、靠墻比一比的方法進行比高矮時,你沒有跟從,而是獨自一人在觀察、在比較、在思索,試圖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方法,最后終于自己“發(fā)明”了用鞋子比高矮這一獨特的方法??傁牒蛣e人有不一樣的思路,激發(fā)著你不斷涌現(xiàn)出奇思妙想,你的創(chuàng)新給我和小朋友們帶來許多的驚喜!
你提出“用鞋子比高矮”這個觀點,是源于生活中的你會觀察、愛思考,發(fā)現(xiàn)“爸爸的鞋大,爸爸最高;我的鞋小,我最矮”,建立了鞋子與身高之間的關系,還能將這一經(jīng)驗運用到“比高矮”的活動中,驗證自己的假設。這個過程中你大膽猜想,有理有據(jù),非常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我們看到自信、自主的你。
接下來我會設計一張關于家庭成員身高和鞋碼的調(diào)查表,請孩子們回家做調(diào)查,收集、對比相應的數(shù)據(jù),等待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用鞋子比高矮”的正確性!
評析
隨著學習故事的開展,很多教師會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孩子的精彩“哇”時刻在自主活動時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而這個學習故事就很好地證明了集體學習活動中同樣充滿著讓人眼前一亮的“哇”時刻。
相信故事中的福娃會讓每位讀者都印象深刻——他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有著獨特的視角和思維;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驗證和總結(jié)。在故事的背后,我們還看到了一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教師:當孩子提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而從成人的角度看來那樣的方法也不夠準確時,教師沒有馬上否決他,而是讓孩子去展示、介紹他的方法和理由,肯定孩子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小心翼翼地去呵護孩子難能可貴的“獨特”。直到故事的結(jié)尾,教師都沒有直接告訴孩子這樣的方法是不準確的,而是通過引導孩子討論、拋出問題、設計調(diào)查表,讓孩子自己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來驗證這樣的方法是否準確,等待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教師真正做到了“相信兒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學習。
(重慶市江津區(qū)教育科學研究所 唐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