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了一個好班子 就不怕一個爛攤子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積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公司出現問題面臨倒閉的時候,絕對是最高決策人的責任,而一個公司的成功絕對不是最高決策者一個人的功勞。你成功的時候,你會發(fā)現領導力分布在這個團隊的許多人身上,你只是其中的一員?!?/p>
也許用企業(yè)管理方法與農村基層黨支部進行對比不夠恰當,但道理是相通的。在黨的組織體系中,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數量大、涉面廣,能否加強其建設,發(fā)揮其作用,不僅關系到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和威望,關系到黨的事業(yè),而且關系到農村的發(fā)展,甚至關系我們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農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
只有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才能建立一個領導農民做好農村工作的堅強的領導集體。黨組織領導班子特別是書記的黨性高、素質好、能力強,就能帶領一班人、帶領全體黨員和全村農民,產生回天之力,把貧窮落后的農村變成先進富裕的農村。群眾中有個說法叫“有了一個好班子,就不怕一個爛攤子”。
當前我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一是農村黨員隊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近年來,農村大多數青年外出務工,發(fā)展年輕黨員難,黨組織內新鮮血液少及外出流動黨員多,黨內組織生活制度不健全,黨員管理難度大,致使黨的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和整個黨員隊伍年齡老化,生機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層干部隊伍能力建設與工作要求不適應。部分村級干部文化偏低、年齡偏大、素質偏差、思想觀念保守、市場經濟意識不強、缺乏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同時,少數干部不注重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能,總感到老辦法不能用,狠辦法不敢用,新辦法又不會用。另外,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缺乏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有些村出現班子“不調整不行,調整又無合適人選”的現象。三是領導發(fā)展能力不強。一些村黨組織領導眼界不夠寬廣,信息渠道單一,缺乏機遇意識,領導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增加農民收入思路不清,點子不多,錯失了許多發(fā)展良機;相當一部分基層干部自我發(fā)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說去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了;先富起來的個別干部,有的帶富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有的甚至擔心參與的人多了會影響自己受益,造成帶富能力發(fā)揮不突出,滿足不了新形勢下黨員求知求富的實際需求。四是村級無積累,集體經濟薄弱,無錢辦事,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威信。許多村的集體經濟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甚至多數村是“空殼村”,無集體經濟積累,村里的公共設施建設舉步艱難。經濟是基礎,是村級組織發(fā)揮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無錢辦事,就會變得無所事事,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村黨組織在群眾心中的威信。
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張灣村黨支部的經驗是值得借鑒的。
第一節(jié) 凈化心靈
當前,個別地方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傳統(tǒng)美德淡化;部分農民法制觀念淡薄,基層干部政治思想空洞,工作方法簡單,脫離實際;西方宗教勢力趁虛滲透;農民及基層干部文化素質不高,等等。這些勢必影響農村思想文明的開展。對此,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農村文化活動;創(chuàng)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強農村教育投入,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是構建和諧農村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務。堅持以人為本,推進農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改變我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主義精神的缺失。充分調動和運用人、資源、激勵和調控四種因素,構筑農村思想教育陣地,建設和諧社會。
太玉園政治宣傳欄
黨支部有針對性地分層次組織開展各種學習教育活動,通過活動的深入開展,黨員素質和為民服務的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黨性觀念、宗旨意識、大局意識顯著提高,工作作風明顯轉變,黨組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采取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理論,努力從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和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以學習新《黨章》、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以無職務黨員設崗定責等活動為載體,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增強實踐“三個代表”的自覺性,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加強作風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引導無職黨員愛崗敬業(yè)、遵守道德、塑造良好黨員形象。在黨員干部中積極開展旗幟建設,要求每名黨員要做到“覺悟高于群眾,行動先于群眾,能力優(yōu)于群眾,業(yè)績好于群眾”,真正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每年對村兩委成員進行兩次民主測評,對群眾反映如有問題,積極配合鎮(zhèn)黨委和政府解決問題,給群眾一個滿意交待。通過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播放反面典型教育材料,給村干部時刻敲響黨風廉政警鐘。
嚴格學習紀律,為確保黨員政治素質的提高,在政治學習中要認真學習所發(fā)的學習材料,做好學習筆記、心得體會,做到有考勤、有記錄、有檢查。
經濟越發(fā)展,群眾對社會風氣的要求越高,這就要求村黨支部在這方面下更多的工夫。張灣村根據實際情況,實行每月一次的村行政干部學習制度,并利用多種宣傳工具,對廣大干部群眾進行鄧小平理論、黨的基本路線及方針教育,宣傳市場經濟理論、法律法規(guī)知識,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道德教育。組織學習《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法輪功”邪教的國際背景及政治圖謀》等重要文件,組織黨員干部按時收看黨員干部遠程教育播放的電視教育片以及“科學發(fā)展觀”學教活動有關錄像;在農村“科學發(fā)展觀”學教活動中,支部成員積極備課作主題發(fā)言,與黨員干部們共同探討、弄懂“科學發(fā)展觀”的真正含義,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繼續(xù)認真貫徹和教育村民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教育村民履行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應盡義務,繼續(xù)加強對外來暫住人口及私房出租的治理,增強了村民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覺性。抓好移風易俗教育,提倡婚事簡辦,做好普法教育。積極配合鎮(zhèn)黨委開展“十星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中,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榜樣的力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素質,優(yōu)化了社會風氣。
第二節(jié) 純潔黨性
健全明確的責任管理機制,黨建工作做到責任到人,堅持從嚴治黨,支部書記親自抓,負總責。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的原則。開展無職務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為無職務黨員發(fā)揮作用搭建舞臺。在設崗定責活動中,堅持在崗位的設置上做到人人有崗,崗崗有人;崗位的職責要覆蓋行政、黨建的所有工作要求。堅持和完善黨內生活制度,強化對黨員的管理教育和監(jiān)督,嚴肅組織紀律。加強崗位職責上墻后的監(jiān)督活動,明確職責,履職到位。建立健全黨員承諾制度、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等長效機制。2008年為村民承諾實事3件、申領無職黨員崗位14人。長效制度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三個文明建設的發(fā)展。
開展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內重大問題,要經過集體討論通過,充分發(fā)揚民主,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搞好民主監(jiān)督工作。不斷強化村民參與管理的民主意識、公眾監(jiān)督意識和主人翁的責任感。支部委員注意工作方法,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認真做好知識分子和青年人的思想工作。
做好組織的發(fā)展工作。為不斷增加黨的戰(zhàn)斗力,充實黨的隊伍,狠抓支部的組織建設,對那些思想要求進步、有文化的同志,積極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向黨組織靠攏;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嚴格發(fā)展黨員工作程序,堅持“兩推薦兩票決三公示”制度,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fā)展”的要求,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繼續(xù)組織入學積極分子培訓班,本著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的原則,做好黨員發(fā)展工作,不斷增強支部的活力。全面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通過“源頭工程”、“年輕干部推優(yōu)工程”等,大力選拔培養(yǎng)后備干部隊伍。2008年,村黨支部又培養(yǎng)了7名預備黨員,并發(fā)展了3名入黨積極分子,選拔了3名后備干部。目前全村共有黨員100名,保證了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同時還充分發(fā)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協(xié)調村級組織關系,形成合力。
堅持“外出報告、中途聯系、回鄉(xiāng)座談”制度,發(fā)揮流動黨員在外務工信息多、人際關系豐富的優(yōu)勢,動員他們積極為本村招商引資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劉國利在黨員大會上多次強調并公開承諾“真誠待人、用心干事、廉潔從政”。堅持做好“民主集中制”,包括書記、主任在內的兩個班子成員相互溝通思想、交換意見,努力做到了全村上下一條心,同時要求一定要“真誠待人、公道辦事、服從領導、服務群眾”,增強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黨員同志們還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踴躍地繳納了特殊黨費,共計人民幣2.3萬元,為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災區(qū)同胞奉獻了一片愛心。
第三節(jié) 塑造團隊
經過黨員、村民代表會研究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等文件,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強化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工作。嚴格的制度規(guī)范了村干部行為,有效提升了工作規(guī)范化運作水平。
在村集體的每項重大決策過程中,黨支部按照上級政府村集決策的要求,對村級各項事務都進行了公開,每次決議過程都必須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民對村級兩委班子擁護和信任,做到了十年來無任何上訪現象。村級各項事務因為有村民的支持,都得到了順利的開展。實施民主理財和民主管理,使得村集體的凝聚力有了空前的提高。
隨著創(chuàng)建文明村工作的深入開展,支部更加重視對村級檔案的積累保存工作。要求各部門注重各項工作類資料的收集,做好年度歸檔工作。凡是村的重大會議、決策、投資等,一定要有存檔記錄,使各項事務均有據可查。此外,還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先進村的經驗,逐步實現標準化檔案治理,更好地為日常工作服務。
建設新農村,關鍵要有一個好支部。如果村黨支部軟弱渙散,村領導班子戰(zhàn)斗力不強,黨員黨性觀念淡薄,先鋒模范作用就很難發(fā)揮,村“兩委”關系難協(xié)調,村黨支部的核心作用難發(fā)揮等等,這些都是一些農村經濟發(fā)展緩慢、社會治安不好、矛盾糾紛不斷的重要原因,是存在于當前農村黨員隊伍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也嚴重妨礙了村民自治。張灣村黨支部是一個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團隊,兩委班子之間有合力,具有工作的活力和戰(zhàn)斗力。張灣村黨支部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戰(zhàn)斗堡壘作用。
“獵獵黨旗艷似火”。張灣村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呈現在世人面前,相信在以劉國利書記為首的兩委班子領導下,張灣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