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徐天樂,男,博士,現(xiàn)任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研究員和博導,同時擔任基礎醫(yī)學院院長和醫(yī)學科學研究院院長。長期致力于離子通道結構、功能和調控機理研究,重點關注酸敏感離子通道(ASIC)的生物學功能和作用機制。多次以通訊作者身份在Neuron、PLoS Biol、J Neurosci和Prog Neurobiol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有關ASIC通道的研究成果和綜述。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獲得者,兼任中國神經(jīng)科學會常務理事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工作信條
學習,創(chuàng)造,傳播,貢獻。
子貢向孔子請教,為什么世人重美玉而輕賤美石,孔子嘆道:“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p>
不是因為玉比石頭更加稀有,也不是因為兩者的形貌有何差異,而是因為將君子之德比如美玉,令玉有了不一樣的寓意。
這段關于玉的師徒問答,一直很喜歡,也常嘆息現(xiàn)今社會人心浮躁,唯利是圖,再難見如玉般堅韌、溫和、細膩的君子。直到2011年的班導師見面會上,有幸邂逅了我們2010級法八班的PI:徐天樂老師。時光荏苒,一年之期將至,回顧與徐老師相識相知的過程,私以為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一句比之,實不過譽。
孔子贊曰:玉的鄆角方正而不傷人,就是義;玉的沉重欲墜,就是禮。
在初見徐天樂老師的那次班導師見面會上,2010級法文班的同學就已有體會。早就聽聞我班的學術帶頭人是一位了不得的科研工作者,言政是我基礎醫(yī)學院的院長,言學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云,紛雜的頭銜名目著實讓人欽佩,也不覺惶恐:我們不過是本科生,怎入得了這么一位早已在專業(yè)領域叱咤風云人物的“法眼”?
交頭接耳中,靠近教室前門的座位上,一位身著白色上裝,戴著白框眼鏡,不過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笑吟吟地起身,開始向同學們問好。原來徐老師一早就已坐在同學間等候見面會的開始了,因太過低調,坐得稍遠些的同學聽課聽得認真,竟絲毫沒有察覺。
不過聽了徐老師兩三句的自我介紹,一顆心就放了下來。我想每個人心目中對于徐老師的印象都不相同,但大都不會出“良師”、“朋友”乃至“慈父”這幾點。絲毫沒有官腔,不談自己得意的成就,不去空泛地用套話來推進會議進程,徐老師和大家聊生活煩惱,聊學習經(jīng)驗,聊自己那個和我們一般大的女兒,聊自己喜歡的運動,聊對人生和理想的熱忱,將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傾囊相授。甚至班級一位大膽的女生,嚴肅地與徐老師探討結婚與學業(yè)之間如何權衡的困惑,徐老師也絲毫不避忌,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并認真與班級同學探討。
事后,每個人都承認,那本來只進行一個小時的面談最后足足超出了半個多小時,自己還是沒有聽夠。大家都明白,徐老師反復斟酌自己的話語,并輔以肢體語言,為言不及義而苦惱,只是為了能讓我們多聽一點,再多聽一點那些人生閱歷、人生經(jīng)驗,讓我們能夠少走些彎路,少吃點苦頭。
徐老師的品行如玉,至義;他的待人接物亦如玉,至禮。其謙遜的姿態(tài)和熱情的笑容,令每個人都對這位初來乍到的班導師產(chǎn)生了好感。他說,想成為我們的朋友。我絲毫不懷疑這一點。
孔子贊曰:玉的溫潤光澤,就是仁;玉的致密堅實,就是智。
班導師組織的之“走進實驗室”科創(chuàng)實踐活動,便成為了我們了解徐天樂老師的又一個平臺。將班級同學分為數(shù)小組,每周可抽出一個晚上,到徐老師的實驗室參觀,提前見識到實驗室的科研環(huán)境,對實驗室的氛圍進行初體驗。
徐天樂老師的工作非常繁忙,因此大多時候都是由徐老師的研究生團隊對我們進行接待。在他們的悉心講解下,我們了解到了不少基本實驗原理與方法,看到了一些精密實驗儀器的運作過程,幸運的同學甚至可以親自動手,幫助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
在這個活動的進展過程中,班級內有不少同學對科研萌發(fā)了熱情,并與徐天樂老師進行了溝通,用課余時間泡在實驗室里,自行學習,提前為將來做準備。徐天樂老師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稱“你們想何時來就來,我在的話找我,我不在的話我的學生們會接待你們的,不用拘束,不用局限于班導師的實驗室參觀活動。真的對科研抱有熱情的人,實驗室的門永遠向你們敞開”。那天晚上與徐天樂老師的交流,我至今還記得,那些發(fā)自肺腑,觸動人心的話,不是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為他人著想的人,是說不出來的。
此外,從那些已經(jīng)在實驗室工作的學長學姐口中,我們又了解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徐老師。他們都會用“很厲害”、“知識相當相當淵博”、“非常隨和”來形容他。一個學長說,徐老師不會每天盯著你有沒有來實驗室,他給你足夠的自由,因為他覺得好的科研氛圍和靈感都是自由的。除非你沒有請假,已經(jīng)好些時日沒來了,他會掛個電話,問你是不是生病了,有沒有出事什么的。但對待科研,徐老師是出了名地嚴謹,一字一句也要斟酌再三,對數(shù)據(jù)資料的使用也再三規(guī)定,確保其可靠。也有學長說,徐老師歌唱得很好,還很會打籃球和乒乓球,這樣廣泛的興趣愛好真是出乎意料。本以為從事科研工作的人都是一心學術,不問世事,看來是我們淺薄了。還有學姐透露,徐老師曾在日本留過學,而且家人也在他的帶動下從事了科研工作。
類似這樣的小消息還有很多,一點一點,從側面豐富了我們對于徐天樂老師的印象,最初對他的距離感早已消失,剩下的有敬佩和親切,也有感恩和歡喜。曾有老師說過“‘班導師’不單是讓醫(yī)學院的科研、教學骨干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朋友,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引導青年學子走好成長每一步;更能促進教學相長,使班導師自身也從學生群體中感受到了活力和熱情,接觸到了新的領域、新的思想”。我非常贊同這些話。一年時間太短,或許無法在科研上有什么質的飛躍,那需要長時的積累,下苦功,但能讓我們結識這樣一位良師益友,可謂是終生都受用不盡。徐老師的性情溫潤如玉,至仁;他的學識之淵博亦如玉,至智。
現(xiàn)在的徐老師,作為我們班的一個創(chuàng)新型實驗項目的小組的指導老師,正在緊張地輔導他們?yōu)檫x題和開題答辯做準備。大三才剛剛開始,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小組的成員結伴去徐天樂老師的實驗室進行小鼠的操作練習,抑或是和學長們探討課題。有這樣一個盡心盡責的指導老師,相信他們這次一定會收獲頗豐。
(謝紫薇)
學生感言
徐天樂老師人如其名,他的周圍有一種愉快向上的氣場,無論何時碰到,哪怕是忙碌工作中被打斷的時候,他也總是和眉善目,親切的言談舉止一下子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徐老師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為我們著想:思考通過實驗室見習、班導師見面會、創(chuàng)新型課題實踐等活動,我們到底能得到什么?怎樣做才能有更大的收獲?并把他的思考和感悟告訴我們,話語質樸,實實在在,如同春雨潤物無聲。真的很慶幸能遇到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班導師,和徐老師的不多的接觸中,我明白了很多東西,最大的感觸是要向他學習,保持平和寧靜的內心,去體會學習、科研和工作帶來的樂趣。
——洪理文
不是所有班級都能有徐老師作班導師。也不是所有基礎醫(yī)學院的本科生都能有機會接觸學院院長。單從這一點說,2010臨八法文班是很幸運的。
徐老師既要管理整個基院的行政事務,又要帶領一個實驗室,一定很忙。但他仍然能把很多寶貴的時間投入到與我們班同學的交流中。他對我們班的重視,我想2010臨八法文班的同學應該都不難感覺到。比如我注意到:
在他辦公室的一個顯眼位置,放著一張我們班同學的合照。
班級同學希望定期到他的實驗室參觀,他欣然答應;只要他在,都愿意抽空與我們面對面交流。
我們班組織節(jié)日聚會,他雖然事務繁多,仍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
……
徐老師是從事科研工作的,我們則是臨床專業(yè)的學生。徐老師的經(jīng)歷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不同的視角,對于一些同學來說,或許會有特別的作用。
——許翼翔
在我的印象中,徐天樂老師是一個相當富有學識且熱情真誠的人,不僅有科研人員的嚴謹認真,更有一種儒雅灑脫和易于親近之氣質。作為同學們的班導師,徐老師向來是盡心盡責。雖然老師平日工作忙碌,對于同學們的請求卻從不敷衍,從班會到講座,各種班導師活動,徐老師都是親自參與。給活動提建議,從各方面為活動的舉行提供支持,在活動中給與同學們科研方面的指導并且常常不吝惜時間,解答同學關于人生規(guī)劃的疑問。徐老師對同學們永遠是親切熱情的,同學若有問題請教,與之一番交談后必是如沐春風,不但可得釋疑,且??捎幸馔庵斋@,故大家常與老師溝通交流,或通過電郵,或登門拜訪,可謂亦師亦友亦如父。
記得第一次遇到徐老師時,他說希望成為我們的朋友。如今他已是2010臨八法文班同學之摯友,甚至遠高于此。
——崔旅純
徐老師像一個老朋友,容易接近。他不喜歡一板一眼給同學們灌輸知識,而是習慣于以一種很輕松的聊天方式和我們交談,然而句句又都包含這他人生至今所悟出的道理,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周金鑫
剛開始作為班導師活動負責人與徐老師聯(lián)絡時,他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有三:尊重每一個同學的意見,深思熟慮之后才作答,工作再忙也會及時回郵件。正是由于他對每一個同學都極其負責,從不給出草率的答復,并始終和班級保持聯(lián)絡,才保障了我們每次的班導師活動不是僅僅“走個形式”,而是真正地學到東西。
而作為班導師活動的一個普通參與者,“你們每次來,只要我在,我就很樂意跟你們交流”這句話讓我深受感動——而徐老師也真的是這樣做到的。盡管由于工作繁忙,他不可能教導我們每一個實驗,但他總是擠出時間、找到機會與我們深入交流,或是與我們分享一篇最新的科學論文,或是邀請我們參與神經(jīng)科學專業(yè)的研討會……在徐老師擔任我們的班導師之前,科學研討、組會、創(chuàng)新性實驗似乎都是遙不可及,然而徐老師卻將一切都變?yōu)榭赡堋?/p>
徐老師在第一次班導師見面會上曾這樣介紹自己的名字——天天快樂,在我眼中,徐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著正能量的人,并將快樂和收獲不斷輻射給我們。他總是說:“做了你們班的班導師,當然都是一家人。”“雖然叫不全你們全班人名字,不過今天又記住了一個同學的名字?!币苍S正是這點滴的用心,讓我,讓我們,都無比感恩。
——童一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