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的黏散度要適當
【摘要】:因為魚很少有牙齒,是靠唇吻去接觸餌料,有的是濾食方式,魚在吸食時將餌料吸入口中。初學者使用海竿時,常因為餌團過黏,釣魚效果受到影響。但是,餌料面粉量不足、過于松散也不行。怎樣才能恰當把握餌料的黏散度呢?餌料拌好時應仍是顆粒散狀,用手使勁捏才可捏成團。沾手的餌料不多,說明松散適度。在使用時也可檢驗餌料的黏度。通常餌團入水后在半小時之內(nèi)散開,提鉤時鉤上無餌團或只有少量的餌料,說明餌料的松散度合適。
餌料調(diào)拌時若加面粉過多,餌料的黏度過大,餌團入水后結(jié)成的團就不散開。因為魚很少有牙齒,是靠唇吻去接觸餌料,有的是濾食方式,魚在吸食時將餌料吸入口中。如餌團過黏,鉤不易露出,也就很難進入魚口中,釣魚效果差。初學者使用海竿時,常因為餌團過黏,釣魚效果受到影響。有人只擔心餌團入水就散了,所以加多了面粉,使餌團黏度過大,結(jié)果釣魚效果不佳。
但是,餌料面粉量不足、過于松散也不行。餌料過于松散,可能在拋鉤的過程中餌料就從鉤上脫落了;或者在鉤入水時就脫落了,鉤沉入水底時已是光鉤;即使是在水底松散開來,釣線、釣鉤也會因為水浪的波動,使鉤離開了餌料,也會影響釣魚效果。
怎樣才能恰當把握餌料的黏散度呢?這要靠在拌餌的實踐中去摸索、體會。拌餌時,先要用少量的面粉,若感到太松散,再不斷加面。餌料拌好時應仍是顆粒散狀,用手使勁捏才可捏成團。若拌餌料時餌料沾手,說明餌料過濕過黏。沾手的餌料不多,說明松散適度。
在使用時也可檢驗餌料的黏度。若餌團入水半小時了,起鉤時仍是一團硬餌,說明餌料黏度過大了。通常餌團入水后在半小時之內(nèi)散開,提鉤時鉤上無餌團或只有少量的餌料,說明餌料的松散度合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