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yǎng)生Ⅲ
【糧食類精選】
1.“五谷之貴”惟小麥,養(yǎng)心安神止虛汗
小麥是北方人的主食。中醫(yī)認為,小麥性味甘平,具有補益氣血、養(yǎng)心安神、清熱除煩、止汗除蒸的功效。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古人認為“小麥秋種冬長,春生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谷之貴”;并說:“陳者煎湯飲,止虛汗”?!皨D人臟躁”,心血不足,表現(xiàn)為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呵欠連連、喜悲欲哭(相當于更年期綜合征)者,可用小麥與大棗、甘草同食;體虛自汗、盜汗者,宜用浮小麥(為未成熟的嫩麥,淘洗時漂浮于水面)與黃芪、大棗同煎湯服。用生麥芽煎湯內(nèi)服,還可用于產(chǎn)婦回乳。
2.薏苡仁健脾又除濕
薏苡仁又稱苡仁、薏米。中醫(yī)認為,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能利水除濕,健脾止瀉,其作用緩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除治腹瀉用炒苡仁外,其他均用生苡仁。
苡仁煲粥,有祛風濕、消水腫、止痹痛的功效,可治水腫、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與紅棗、糯米煮粥,更清香可口;與綠豆、紅棗煮沸取湯,又是解暑好飲料。因為薏米營養(yǎng)豐富,所以常用于久病體虛者或病后恢復期。對老人、兒童均是好的藥用食物。
3.綠豆能清暑解毒
綠豆被李時珍盛贊為“濟世良谷”。中醫(yī)認為,綠豆味甘性寒,功能消暑止渴,清熱除煩。李時珍稱其能“解諸熱益氣,解酒食諸毒,治發(fā)背疽瘡腫,湯火灼傷……水調(diào)服,解諸菌毒”。故用綠豆制作的飲料,既能清熱解暑,又能清熱解毒。綠豆的清熱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綠豆的皮稱做“綠豆衣”。將綠豆皮曬干做成枕,名“綠豆枕”,可明目、清腦、降血壓、治頭痛。
4.大豆本為“豆之王”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大豆有豐富的營養(yǎng),故有“豆中之王”的美稱。大豆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寬中,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對于不是人人都適合喝牛奶的中國人來說,將本品磨漿煮沸,就成為了營養(yǎng)豐富的早餐——豆?jié){。豆?jié){能補虛清火,利水化痰。長期飲用豆?jié){可以預防貧血、低血壓、血小板減少等疾病,對孕婦還有促進泌乳的作用。每天的適用量:成人200~400毫升,兒童200毫升。
【果品類精選】
1.山楂活血消食積
山楂,又叫“山里紅”、“胭脂果”,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除鮮食外,它還可制成山楂片、果丹皮、山楂糕、紅果醬、果脯、山楂酒等。中醫(yī)認為,山楂味酸、甘,性微溫,能消食積,散瘀血。多用于消化不良的泄瀉,又長于消肉積。
2.枸杞延年又養(yǎng)顏
枸杞子是一種已經(jīng)走入千家萬戶的保健食品?!侗静菥V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yǎng)肝,明目,堅筋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枸杞子味甘性平,與菊花配伍,泡水代茶飲,可以滋陰明目,清除肝火;與何首烏配伍,泡水代茶飲,能補肝腎,烏須發(fā);每日嚼服20克枸杞子,能滋陰養(yǎng)顏。
3.“木本糧食”屬大棗
大棗自古被列為“五果之一”,素有“木本糧食”之稱。“北方大棗味有殊,既可益氣又安軀”是古人對棗的營養(yǎng)及醫(yī)療價值的概括。大棗味甘性溫,功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diào)營衛(wèi)。用大棗50克,大米90克,加水煮粥食,具有補血健脾的功能。
4.生梨清熱,熟梨養(yǎng)陰
梨,味甘、微酸,性涼,功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侗静萃ㄐ氛J為其“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以本品與荸薺、藕、麥冬取汁飲,可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亦可制膏食用。“秋梨膏”即以本品為主要原料,加白糖、蛋清、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藥熬制而成。常服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療效。常覺口干舌燥者亦宜。
5.益壽常吃“長生果”
花生,又名長生果,落花生。中醫(yī)認為,花生味甘性平,功能醒脾和胃,潤肺化痰,對于營養(yǎng)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等病癥,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與豬蹄燉食,可用于產(chǎn)后氣血不足、乳汁減少;將花生連紅衣一起與紅棗配合使用,既可補虛,又能止血,最宜于身體虛弱的出血病人。但要注意霉變花生會致癌,不可食用。
【禽畜類精選】
1.豬蹄潤膚又養(yǎng)顏
豬蹄性平,味甘咸?!侗静輬D經(jīng)》云其能“行婦人乳脈,滑肌膚”,是女性的美容食物,尤適于產(chǎn)后血虛、乳汁不足者食用。產(chǎn)后乳絡(luò)不暢,乳汁清稀而少者,可用豬蹄2只,配通草、王不留行各10克,同燉至豬蹄爛熟,食肉喝湯。年老體弱,腰腳軟弱無力者也可食用豬蹄。
2.牛肉使你“壯如牛”
中醫(yī)認為,牛肉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胃,理虛弱,益氣血,強筋骨?!侗静菔斑z》指出:牛肉“消水腫,除濕氣,補虛,令人強筋骨,壯健”。故久病體虛、氣短乏力、面色萎黃者均宜吃些牛肉。
3.溫陽祛寒宜羊肉
羊肉味甘性溫,能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歷來作為補陽佳品,尤以冬月食用為宜,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以增溫御寒。因此,老年人、體弱者、陽氣虛而手足不溫者常吃羊肉有益。
4.鴨肉滋陰除虛熱
鴨肉,質(zhì)嫩味鮮,是人們公認的滋補妙品。鴨肉味甘咸,性涼,功能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健脾補虛。體內(nèi)有熱、有火的人可用老鴨加姜清燉服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