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減速器的潤滑
減速器的潤滑方式很多,如油脂潤滑、浸油潤滑、壓力潤滑、飛濺潤滑等。下面分別介紹幾種常見的潤滑方式。
5.1.1 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的潤滑
減速器的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當齒輪的圓周速度v≤12m/s時,蝸桿的圓周速度v≤10m/s時,常采用浸油潤滑。采用浸油潤滑時,為了滿足潤滑和散熱的需要,箱體油池內(nèi)必須要有足夠的儲油量。同時為了避免浸油傳動件回轉時將油池底部沉積的污物攪起,大齒輪的齒頂圓到油池底面的距離應大于30~50mm(圖5.1)。大齒輪浸入油中的深度h約為一個齒高,但不能小于10mm。圖中的這個油面為最低油面??紤]到使用中油不斷蒸發(fā)損耗,還應給出一個允許的最高油面。對于中小型減速器,其最高油面比最低油面高出10~15mm即可。此外還應保證傳動件浸油深度最多不得超過齒輪半徑的1/3~1/4,以免攪油損失過大。由此確定減速器中心高H,并圓整。
對于下置式蝸桿減速器,蝸桿浸油深度取1~2個齒高作為最低油面,同樣浸油深度不應小于10mm,最高油面比最低油面高出10~15mm,但一般不應超過滾動軸承最低滾動體中心,以免影響軸承密封和增加攪油損失。如果油面高度受到軸承最低滾動體高度限制時,蝸桿常接觸不到油面,這時可在蝸桿軸上裝濺油盤,以使油飛濺到蝸桿上而進行潤滑,如圖5.1(c)所示。
浸油深度決定后,即可定出所需油量,并按傳遞功率大小進行驗算,以保證散熱。油池容積V應大于或等于傳動的需油量V0。對于單級傳動,每傳遞1kW需要油量V0=0.35~0.37dm3;對于多級傳動,按級數(shù)成比例增加,如果不滿足,則適當增加箱座的高度,以保證足夠的油池容積。
對于下置式蝸桿減速器,當油面高度能同時滿足軸承和蝸桿浸油要求,則兩者均采用浸油潤滑,如圖5.1(c)所示。這時蝸桿浸油深度取1~2個齒高作為最低油面,同樣浸油深度不應小于10mm,最高油面比最低油面高出10~15mm,但一般不應超過滾動軸承最低滾動體中心,以免影響軸承密封和增加攪油損失。為防止由于浸入油中蝸桿螺旋齒排油作用,迫使過量的潤滑油沖入軸承,需在蝸桿軸上裝擋油盤(圖5.1(c))。擋油盤與箱座孔間留有一定間隙,既能阻擋沖來的潤滑油,又能使適量的油進入軸承。
圖5.1
在油面高度滿足軸承浸油深度的條件下,蝸桿齒尚未浸入油中(圖5.1(d)),或浸入深度不足(圖5.1(e)),則應在蝸桿兩側裝濺油盤(圖5.1(d)),使傳動件在飛濺潤滑條件下工作。這時滾動軸承浸油深度可適當降低,以減少軸承攪油損耗。在蝸桿浸油深度不足時,也可以在蝸桿兩側裝設兩個結構簡單的濺油盤輔以濺油潤滑。
浸油潤滑的換油時間一般為半年左右,主要取決于油中雜質(zhì)多少及油被氧化、污染的程度。
潤滑油的牌號可參考[1]→【潤滑與密封裝置】→【潤滑劑】→【常用潤滑油的牌號、性能及應用】→【常用潤滑油主要質(zhì)量指標和用途】進行選取。
5.1.2 滾動軸承的潤滑
滾動軸承通常采用油潤滑或脂潤滑。其常用的潤滑方法有以下幾種:
(1)潤滑脂潤滑
當軸頸徑d(mm)和轉速n(r/min)的乘積dn≤(1.5~2)×105,或減速器中浸油齒輪的圓周速度太低(v<1.5~2m/s),難以將油導入軸承內(nèi)使軸承浸油潤滑時,可采用潤滑脂潤滑。潤滑脂主要根據(jù)工作溫度和工作環(huán)境來選擇。潤滑脂的牌號、性質(zhì)及用途可參考[1]→【潤滑與密封裝置】→【潤滑劑】→【常用潤滑脂】→【常用潤滑脂主要質(zhì)量指標和用途】。
潤滑脂方式較簡單,密封和維護方便,只需在初裝時和每隔半年左右補充或更換潤滑脂一次,將潤滑脂填充到軸承室即可。但潤滑脂黏性太大,高速時摩擦損失大,散熱效果較差,且潤滑脂在較高溫度時易變稀而流失。故潤滑脂只用于軸頸轉速低、溫度不高的場合。
填入軸承室中的潤滑脂應適量,過多易發(fā)熱,過少則達不到預期的潤滑效果。通常的填充量為軸承室空間的1/3~1/2。
采用潤滑脂潤滑時,為防止箱內(nèi)的潤滑油飛濺到軸承內(nèi)使?jié)櫥♂尰蜃冑|(zhì),并防止?jié)櫥蛶虢饘傩蓟蚱渌畚?,應在軸承向著箱體內(nèi)壁一側安裝擋油板,如圖5.2、圖5.3所示,擋油板可用薄鋼板沖壓成形(圖5.2),也可用圓鋼車制(圖5.3),也可以鑄造成形。軸承離箱體內(nèi)壁的距離和參考尺寸的計算見圖5.3。
圖5.2
圖5.3
(2)潤滑油潤滑
①飛濺潤滑
減速器中只要有一個浸油齒輪的圓周速度v≥1.5~2m/s時,就可以采用飛濺潤滑。為了使?jié)櫥煽?,常在箱座結合面上制出輸油溝,使飛濺的潤滑油沿箱蓋經(jīng)油溝通過端蓋的缺口進入軸承對其進行潤滑(圖4.15)。圖4.15(b)是用不同加工方法得到的油溝形式,其尺寸計算如圖4.15(c)所示。為了防止裝配時端蓋上的槽沒有對準油溝而將油路堵塞,可將端蓋的端部直徑取小些,使端蓋在任何位置油都可以流入軸承(圖5.4)。為了便于油液流入油溝,在箱蓋內(nèi)壁與其接合面相接觸處須制出倒棱(圖4.15C- C截面)。
圖5.4
采用飛濺潤滑時,如果為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而小齒輪直徑又小于軸承座孔直徑時,則應在小齒輪軸滾動軸承面向箱內(nèi)的一側裝設擋油環(huán),以防止斜齒輪嚙合時,將油池中不清潔的熱油擠入軸承內(nèi)(圖5.5)。
②油潤滑
下置式蝸桿的軸承常浸在油中潤滑。此時油面一般不應高于軸承最下面滾動體的中心,以免油攪動的功率損耗太大(圖5.1(c)、(d))
圖5.5
③潤滑油的選擇
潤滑油的選擇與潤滑脂一樣,同樣要考慮到傳動類型、載荷性質(zhì)、工作條件、轉動速度等多種有關因素。減速器中齒輪、蝸桿、蝸輪和軸承大都依靠箱體中的油進行潤滑,這時潤滑油的選擇主要考慮箱內(nèi)傳動零件的工作條件,適當考慮軸承的工作情況。潤滑油的牌號、性質(zhì)及用途可參考[1]→【潤滑與密封裝置】→【潤滑劑】→【常用潤滑油的牌號、性能及應用】→【常用潤滑油主要質(zhì)量指標和用途】→【工業(yè)閉式齒輪油(GB 9503—1995)】。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