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雞蛋不宜多吃
雞蛋被認為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兒身體發(fā)育特別需要的物質。但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嗎?
吃雞蛋要適量
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另外,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進食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如肌苷、氮等增多,由于以上代謝產物大都經過腎臟處理,而兒童的腎臟功能發(fā)育尚未成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所以,1~2歲的寶寶,每天除普通食物外,添加1個或者1個半雞蛋就足夠了。
在下面這個網站中,你會了解到“雞蛋營養(yǎng)豐富卻難消化”
吃雞蛋要科學
1~2歲的寶寶吃雞蛋時應該把整個雞蛋都吃了。蛋黃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但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蛋白則基本上不含膽固醇,單獨吃哪一部分都不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因此,寶寶不要只吃蛋黃或者蛋白。
不能給孩子吃沒有煮熟的雞蛋。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寶寶吃,由于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和寄生蟲病。如果雞蛋中有“鼠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寶寶會因此而患腸炎;如雞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則表現為食物中毒。
還需要注意的是,生病的孩子不宜吃雞蛋。雞蛋蛋白食后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于病兒康復
吃蛋三忌
雞蛋忌與糖同煮。雞蛋與糖同煮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后會造成危害。
炒雞蛋忌放味精。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谷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后生成谷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鈉,炒雞蛋時如果放入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鈉,破壞雞蛋的鮮味。
冷水浸后熟雞蛋忌存放。將煮熟的雞蛋浸在冷水里,可使蛋殼容易剝落。但因為雞蛋煮熟后破壞了新鮮雞蛋外表的保護膜,置于冷水內又增加了微生物通過蛋殼的機會,貯藏時容易腐敗變質。
成長提示
雞蛋的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yǎng)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開水、牛奶沖蛋為93%,生吃為30%~50%。家長特別要注意,給寶寶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給寶寶吃生雞蛋。
此外,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治不了便秘,還會發(fā)生“弓形蟲”感染。這種病發(fā)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關節(jié)疼痛、腦炎、腦膜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