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1年)十二月十日這天,廣西桂平縣金田村韋氏祠堂前的大草坪上,掛起一面杏黃色的“天”字大旗,成千上萬名手持長矛、獵槍的男女青年,威武雄壯,精神抖擻,正聚集在這里舉行隆重的誓師儀式。
不多時,一位身材高大、面目清秀的中年漢子,在眾人的簇擁下,健步登上祠堂前臨時壘起的高壇。這時,人群中響起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他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后拉開嗓門,莊嚴地宣布“拜上帝會”的決定:“立即舉行起義,鏟滅清妖,為民除害,永享太平!”并把這支隊伍定名為“太平軍”。
這位中年漢子就是洪秀全。歷史上把他領導的這次起義叫做“金田起義”。
洪秀全,又名仁坤,嘉慶十八年(公元1814年)十二月初十出生在廣東花縣一個農民的家庭。洪秀全7歲時入本村私塾念書。15歲時,因家庭經濟困難,中途退學,參加農業(yè)勞動。三年后,村里的群眾推舉他擔任私塾教師。
他曾懷著振興家業(yè)的希望,赴廣州參加秀才考試,未被錄取。后來,他又赴廣州參加了兩次科舉考試。初試時,他的名字排在前面,及至復試,卻又名落孫山。
科考屢次失利,斷絕了他躋身官場的路,同時也使他認清了清王朝的黑暗統(tǒng)治和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的嚴重后果。到處激起的人民反抗,更給洪秀全以很大震動,把他一步步引向革命道路。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洪秀全在廣州應試出場,遇到傳教士在街頭傳教,得到一本《勸世良言》。他帶回家中,翻閱后就丟開了。次年再次落第,憤世嫉俗的情緒越發(fā)不能抑止,大病一場。病中若夢若狂,假托上帝痛斥孔子,說“妖魔作怪”總由“孔丘教人之書多錯”,有時大呼:“斬妖,斬妖,斬呀,斬呀!”并吟作了“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的詩句。洪秀全的思想和基督教開始發(fā)生聯系,借用上帝的名義,宣告受命于天。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最后一次考試失敗,他立志要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這時他又把《勸世良言》撿出來,與好友馮云山、堂弟洪仁玕(gān)商議,吸收了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
開始時,他們在花縣的一些村莊發(fā)展會眾。洪秀全對大家說:“人人都是上帝的兒女,大家應該平等相愛。上帝派遣他的兒子耶穌到人間解救苦難,扶危濟困。我就是耶穌的弟弟,也是受上帝派遣來救世的。現在,大大小小的妖魔踐踏了上帝的真道,信仰上帝的人就要起來趕走他們,奪回自己的權力!”
后來,他又向大家講有關上帝斥責孔子的故事。他編造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要大家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投身到反對清朝專制統(tǒng)治的革命潮流中去。
此后,他又和馮云山、洪仁一道,砸毀了各村塾供奉的孔子牌位,表示要同舊禮教徹底決裂。
他們的行動,自然會引起當地士紳、封建衛(wèi)道士和深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人責難。這樣,他們在家鄉(xiāng)的活動就比較困難了,他也丟掉了教書的飯碗。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洪秀全和馮云山沿途販賣筆墨,來到廣西貴縣賜谷村,住在他的表兄家里。不幾天便打開了局面,有一百多個農民受洗參加了拜上帝會。
道光二十五年,洪秀全蟄居家鄉(xiāng),繼續(xù)教書,先后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等宣傳革命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洪秀全從農民思想出發(fā),吸取了西方基督教義的“平等”思想,并與中國古代的大同思想糅合起來。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洪秀全聽說廣州有個美國傳教士羅孝全,便和洪仁一起去找他。羅對洪秀全不信任,不愿接收他入教。洪秀全在那里兩個月,接觸了新約、舊約(圣經),結果和羅鬧翻了。早在洪秀全從貴縣回鄉(xiāng)之前,他的好友馮云山便到了桂平縣紫荊山區(qū)。這里地勢險峻,物產豐富。起初靠做短工度日,后來便到一戶人家做了家庭教師。他站穩(wěn)腳跟后,一門心思開始了傳教工作。不到三年時間,便發(fā)展了3000多名會眾,并且建立了完整的組織體系,擴大了拜上帝會的影響。
同年六月,洪秀全來到紫荊山區(qū),與闊別三載的馮云山相會了。在這里,他親眼見到了拜上帝會的興旺景象,高興地對老友說:“有這樣喜人的局面,何愁事業(yè)無成!”
第二天,他便把自己撰寫的《原道救世歌》等詩文抄錄下來,派人傳到各處,擴大拜上帝會的影響。果然,遠近的群眾紛紛前來參加。其中就有地主出身的韋昌輝和石達開。
頻繁的活動和不斷的集會,自然引起了官府的注意,不久他們便找了一個理由,將馮云山送進了監(jiān)牢。拜上帝會的弟兄們?yōu)闋I救他出獄,捐助銀兩,賄賂縣官釋放了他。
馮云山被捕后,會中沒了主持人。這時,拜上帝會的核心領導成員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傳言群眾,安定人心。不久,蕭朝貴也假托“天兄”耶穌下凡?!疤旄浮笔前萆系蹠淖罡咧髟?。楊秀清的代“天父”立言,適應了那時的要求,維系了拜上帝會組織。
洪秀全得知這些情況后,心里雖然很不高興,但在公開的場合,也承認他們說的都是來自天堂的旨意。
拜上帝會在斗爭中得到了鍛煉。他們到處搗毀廟宇偶像,不斷打擊封建勢力,有意識地把會眾引導到政治斗爭的旋渦中去。
金田起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
太平軍在洪秀全的領導下,作戰(zhàn)勇敢,多次打敗了前來鎮(zhèn)壓的政府軍隊。他們在武宣、象州、桂平、平南等地與政府軍激戰(zhàn),并攻克了永安州。
革命形勢的發(fā)展,需要組織政權機構。已經自稱天王的洪秀全,下令在永安整頓隊伍,建立政權。分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東王楊秀清節(jié)制其他四王。國號“太平天國”。
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二月,太平軍粉碎了清軍的圍剿,揮師北上,攻破了全州,乘勝向湖北進軍,于十二月四日攻占武昌。
太平軍所到之處,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他們逐殺貪官污吏,焚毀土堡衙門,把收繳的錢糧財物一部分充作軍餉,一部分賑濟貧苦農民。這時,太平軍已經有50多萬人了。
次年正月,太平軍又從武昌兵分兩路,沿江東下。只見“旌旗遍野,帆幔蔽江,聲勢浩大,所向披靡”,克九江,奪安慶,取蕪湖,于二月十一日占領了南京,并把它定為太平天國的首都,改稱天京。
此后,太平軍又相繼攻占了天京周圍的鎮(zhèn)江、揚州等地,在江南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個由太平天國統(tǒng)治的半壁江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