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的句法功能
1.3 “N前N后”的句法功能
在對檢索到的687條含“N前N后”例句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N前N后”直接做狀語占22%,做句首狀語占9%,組成介賓短語做狀語占19%,直接做賓語占8%,做定語占21%,做主語占10%,做謂語占2%,做補語只有1例。
1.3.1 “N前N后”做狀語
“N前N后”直接做狀語數(shù)量最多,而且呈上升趨勢,主要起到修飾限制的作用。其句法表現(xiàn)如下:
1.3.1.1 “N前N后”+V著
“N前N后”做狀語修飾謂語動詞加不加狀語標記“地”都可,如例(16)—(18),其后謂語動詞限于“跑、跟、轉(zhuǎn)”等具有自主特征的動詞。
(16)莊印芳讓他躺在地鋪上,又[房前屋后]地跑,找土方兒給小劉治病。
(17)謝少珊曾經(jīng)[鞍前馬后]跟著陳獨秀,備受陳獨秀的賞識。
(18)劉德山[屋前屋后]地轉(zhuǎn)著,把家當都拾掇得妥妥帖帖的。
“N前N后”做狀語后不加狀語標記“地”時后常加“V著”。這種情況下,“N前N后”后的“V著”不能單獨做謂語,或者前有修飾成分,或者后有后續(xù)成分。如例(18)“V著”后有“把家當都拾掇得妥妥帖帖的”這一結(jié)果成分。再如例(19)“V著”前有“仍要”這一修飾成分,例(20)“V著”后有連動成分“轉(zhuǎn)”且有后續(xù)句。
(19)門外就開始鼓樂喧天,江父、江母下樓,心中如滴了燙油般,但仍要[人前人后]地應(yīng)付著。
(20)人們[鞍前馬后]圍著轉(zhuǎn),搜腸刮肚地玩著花樣博“主管”一笑。
1.3.1.2 “N前N后”+動補結(jié)構(gòu)
“N前N后”做狀語時后接謂語動詞不單獨做謂語,后常有補充成分。如例(21)中的謂語“抬不起頭來”。
(21)他也扭不過來,覺得臉上沒有光彩,[人前人后]抬不起頭來。
綜上所述,“N前N后”作狀語,加不加狀語標記“地”均可,謂語動詞均為自主動詞,且不能單獨作謂語,或者前有修飾限制的成分出現(xiàn),或者只能作為一個分句出現(xiàn),后面一般要有后續(xù)句。
1.3.2 “N前N后”做賓語
1.3.2.1 “N前N后”做介詞賓語
“N前N后”常前加“在、于、到”等組成介賓短語參與造句。如下例(22)—(26)中的“家前屋后、房前屋后、村前村后、身前背后、飯前便后”等。
(22)她每天到地里割些草,拾點柴,其余的時間便只在[家前屋后]轉(zhuǎn)悠了。
(23)田綠油油的,泥土的腥味和糞池的漚臭常常充斥在[房前屋后]。
(24)金令久承包的幾畝責任田不夠種,就到[村前村后]開墾小片荒地。
(25)小王就花3000元給母親買了一只“西施”狗,小東西早晚追在母親[身前背后],使家中充盈著喜氣。
(26)他有意在[飯前便后]和兒子閑扯幾句,說些街上流傳的軼聞趣事。
1.3.2.2 “N前N后”做動詞賓語
“N前N后”做動詞賓語時,“前、后”多表空間義,如下例(27)中的“院前院后”是前面謂語動詞“去”的處所,例(28)“房前屋后”是其前“栽滿”的空間范圍。
(27)夜深時她須端燈去[院前院后]查看一遍,才回到自己房間里。
(28)人們便發(fā)現(xiàn)老研究員從山上挖回許多種野花,栽滿了[房前屋后],還見他把那些從城里帶回的花種子也埋進了泥土。
另外,“N前N后”做動詞賓語常有后續(xù)分句,或后有連動成分。如例(29)中“剖析重大事件的身前事后”后接“評點全球經(jīng)濟熱門話題”;或前有修飾語,如例(30)中的“山下周四根家的”。這兩例的“N前N后”實質(zhì)上是做賓語中心語。
(29)“94回眸”專欄,剖析重大事件的[身前事后],評點全球經(jīng)濟熱門話題。
(30)岳秀英和崔二月瞪大眼睛,不屈不撓地盯著周四根家的[房前屋后]。
如果沒有后接成分,語義不自足。如例(31)中的“轉(zhuǎn)”,如果去掉“轉(zhuǎn)”,句子不能成立。
(31)三個農(nóng)家孩子,探頭探腦地圍著外婆家的[房前屋后]轉(zhuǎn)。
1.3.3 “N前N后”做定語
“N前N后”做定語只能修飾名詞性的中心語,起限制作用,如(32)、(33)中“車前車后”和“婚前婚后”分別限制“漂亮標志”和“許多事”的空間和時間范圍。
(32)車停在外,一夜之間,[車前車后]的標志不翼而飛,成了“禿頭光腚”。
(33)他一個人躺在觀察室里想到[婚前婚后]許多事,忽然感到婚姻的某些前景是黯淡的。
“N前N后”做定語,加不加定語標記“的”都可以。
1.3.4 “N前N后”做主語
“N前N后”做主語跟做賓語一樣,也有許多限制,一般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可以做主語:
1.3.4.1 謂語動詞表示關(guān)系、存在
“N前N后”做主語時,謂語動詞常是表示關(guān)系存在的動詞,如“是、有、無、沒”等。如:
(34)[宅前宅后]都是花園,園里蒼綠可愛。
(35)家家戶戶住上了清一色的瓦房,[房前屋后]有花椒、蘋果樹,一畦畦菜地整齊鮮亮,圈里養(yǎng)著豬或羊。
(36)[房前層后]早沒了豬圈、牛棚,惹眼的是那車庫。
1.3.4.2 謂語動詞后加“著”的靜態(tài)句
“N前N后”常在謂語動詞后加“著”的靜態(tài)句中做主語,謂語動詞后加“著”表達動作在時間上的持續(xù),持續(xù)是狀態(tài)的一個特征,而“狀態(tài)”是物體在空間系統(tǒng)中的一種特征。如:
(37)這房子的地勢高出村莊,[房前房后]散布著稀疏的楊柳。
(38)明亮的磚瓦房,[房前屋后]圍著寬闊的草場,水草豐美,牛羊成群。
(39)在高潮村,許多咸菜商販家的[屋前房后]都深埋著一只只咸菜缸。
上述3個例句中“N前N后”后的“散布著、圍著、深埋著”都是靜態(tài)動詞。
1.3.4.3 沒有謂語動詞的描寫句
(40)[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上句為零動詞句,重在描寫。
1.3.4.4 謂語動詞帶補語
有時,“N前N后”充當主語時其謂語動詞往往帶補語,如:
(41)[房前屋后],田間路旁,連河灣石縫也見空插針地栽上花椒樹。(動詞后帶趨向補語)
(42)小付村的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擺滿了白花花的麥秸氨化池,處理過的麥秸在陽光下發(fā)生著化學變化。(動詞后帶結(jié)果補語加“了”)
(43)[房前屋后]、山坡地堰便都成了桃子安家落戶的理想場所。(變化動詞加“了”)
(44)那時星光滿天,微微有點風,[村前村后]都斷斷續(xù)續(xù)傳來了吆喝和歡笑。(動詞后加趨向補語加“了”)
(45)老衛(wèi)就摸索著自己育苗了。先占了院子,[屋前屋后],擠得沒處落腳。緊接著占了自留地,絕了一家人碗里的菜。(動詞后加情態(tài)補語)
動詞后加趨向補語或結(jié)果補語、變化動詞加“了”、動詞后加趨向補語加“了”、動詞后加情態(tài)補語等都是表達動作的終點,在此,用終點表示在“N前N后”表達的空間范圍之內(nèi)。
可見,“N前N后”做主語時不像一般名詞那樣自由,其謂語動詞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句子表達的是絕對靜止或相對于參照物靜止的狀態(tài),“N前N后”一般是在存現(xiàn)句中充當主語。
1.3.5 “N前N后”做謂語
“鞍前馬后、腳前腳后”等“N前N后”幾個用例可以做謂語,如:
(46)陳建平律師[鞍前馬后],為華泰公司竭盡法律顧問之責,向外界力陳己見。
(47)這么多年了,你[鞍前馬后]的,從沒提過別的要求。
(48)和你們[腳前腳后],不差兩袋煙。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