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溢目前稱秀
石鼓文
小篆
《說文》中的秀,寫作“”,從禾從人。段注:“從禾人者,不榮而實?!庇终f:“出于稃(fū,谷殼)謂之米,結(jié)于稃內(nèi)謂之人(米仁)?!?span title="pagenumber_ebook=117,pagenumber_book=117" class="superscript">①“桴內(nèi)有人,是曰秀?!彪`書秀改從“乃”。乃是奶的初文。這是以乳房含乳喻禾穗含漿。所以說,秀的本義是谷類含漿抽穗。《詩·生民》“實發(fā)實秀”。朱熹注:“秀,始穗也?!惫庞小尔溞愀琛罚骸胞溞銤u漸兮,禾黍油油?!鼻f稼穗多表吉祥。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說到,漢劉秀之所以稱秀,是因為他出生的那年,濟陽生嘉禾,一莖九穗,于是劉秀便以秀為名。
秀,不只是指谷類開花抽穗,還引申用于草木。《農(nóng)諺》有:“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秀?!睔W陽修《醉翁亭記》:“佳木秀而繁陰?!痹僖隇槊?、出眾,如《夢溪筆談》:“雁蕩山,天下奇秀?!?/p>
秀的再引申,用以形容人物。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輕聲便體,秀外惠中。”便體是體態(tài)輕盈,秀往往表現(xiàn)于外。梅圣俞:“狀溢目前曰秀,情在詞外曰隱?!彼孕忝窦葱愠鲋?。秀也常用來形容拔尖人物。如新秀、狀元秀、明星秀等。《北史·蘇綽傳》:“古人云,千人之秀曰英,萬人之英曰俊?!睂θ藖碚f,人當秀出,優(yōu)異出眾做一個俊秀。在同輩中秀出,古稱“秀出班行”。只是做人不宜故意作秀。人要有秀骨,有不凡氣質(zhì),不用做作。要像范仲淹說的:“風神秀特,人望而欽之?!?/p>
什么是秀才,清代梁章鉅在其《浪跡叢談》卷八中,說到《管子·小匡》:“農(nóng)之子常為農(nóng),樸野而不慝(邪惡、邪念),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薄度罩洝氛f:“唐代舉秀才止(只)十余人?!薄读洹罚骸胺藏暸e,有博識高才,強學待問,無失俊選者為秀才?!?span title="pagenumber_ebook=118,pagenumber_book=118" class="superscript">②《明實錄》:洪武十四年六月,詔于國子諸生中選才學優(yōu)等、聰明俊偉之士,得三十七人。命之博極群書,講明道德經(jīng)濟之學,以期大用,稱之為老秀才。
成語“秀而不實”,有兩種意思,一是《論語·子罕》中說的:“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笨鬃釉捠钦f:“莊稼生長了,卻不吐穗開花,有這種情況吧!莊稼吐穗開花了,卻不凝漿結(jié)實,有這種情況吧!”孔子大弟子顏回死了,孔子以禾作譬,才說這番話的。他有感生長萬物而不能育成,痛心不已。秀而不實的另一種意思就是華而不實。外表好看,內(nèi)容空虛。原因很多。用梁代《徐勉傳》的話說:“為山累仞,惜覆簣之功?!本褪钦f華而不實緣于“功虧一簣”,未能堅持到底。
還有成語“秀色可餐”餐不作吃解,餐是美的意思。雖然餐常作吞吃解,如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餐是吃。餐玉也是吃,餐霞,是道家修仙學道。秀色可餐,如理解為秀色可吃,那就有悖事理了??刹褪莾?yōu)美異常?!段倪x·王儉〈諸淵碑〉》:“餐東野之秘寶?!崩钌谱ⅲ骸安停酪?。”這里秀色可餐,就是說秀色很美。引申為秀色可賞可贊。
秀與禿何干?為什么禿頂稱秀頂?段玉裁《說文注》:“秀、禿古無二字,殆小篆始分之?!倍d為什么從禾呢?段注:禿取秀之聲,故從禾。
注:
①段玉裁《說文解字注》32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日知錄》卷16,欽定四庫全書858—751頁。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